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黄茅峡水库开工 北江防洪补上“关键拼图”

总投资135亿元,极大缓解广佛等城市防洪压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07-23 00:10

  黄茅峡水库效果图。

  广东防洪体系补上“关键拼图”!7月22日,黄茅峡水库工程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镇正式破土动工。作为连江干流首座控制性防洪工程,黄茅峡水库估算总投资135亿元,建成后将为北江流域防洪体系补上“关键拼图”,对完善连江流域中下游防御体系、筑牢水安全保障、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预计年均输出1亿多千瓦时绿色电能  

  黄茅峡水库位于连江英德市大湾镇区下游6公里处,估算总投资135亿元,防洪库容5.47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为主,结合航运,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民生工程”。

  作为北江防洪体系的“关键一环”,黄茅峡水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极大缓解广州、佛山、清远等城市的防洪压力,减少飞来峡库区内的临时滞洪区启用几率。

  航运方面,黄茅峡水库将同步建成Ⅳ级航道体系,把5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延伸至连江腹地,改善连江通航条件,显著提升水运物流效率,促进区域间物资流通与经济交流。

  发电方面,打造“绿色能源”,预计年均输出1亿多千瓦时绿色电能,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清洁动力”。

  灌溉方面,可为连江英德灌区提高灌溉供水保证率,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抬高农田高程,大量减少征地  

  在规划设计阶段,广东把黄茅峡水库工程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硬投资”与“软建设”相配套,不仅打造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精品水利工程,更以工程建设带动库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多维突破。

  在生态保护方面,该工程创新采用抬田技术,通过抬高农田高程,可大量减少征地,大幅节约土地征收成本,同时推动耕地连片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在民生保障方面,工程立足水系、山体、建筑、路网等要求,提升空间造景,丰富节点设计,致力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活化利用商业街区,计划建设一批绿美人居示范点,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通过重塑大湾镇区布局,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水+农文旅”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连江,让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可持续、能发展。

  在融资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将黄茅峡水库工程作为水利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通过公募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盘活水利资产,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进一步充实资金池,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在建管机制方面,创新采用省属国企粤海集团组建项目法人的模式,实现投资、建设、运行、管理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实现飞来峡、乐昌峡、黄茅峡三大水利枢纽联调联控。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粤水轩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