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午7-9时下午5-7时统一灭蚊
重点覆盖绿化带、卫生死角、楼宇天台、有院落的住户周边、空置屋等

7月27日下午,广州市越秀区五羊北社区进行全覆盖灭蚊喷杀作业。 南都N视频记者 任磊斌 摄

连日来,佛山市禅城区湾华村组织工作人员清理积水,就连下水道的小孔也贴上了隔离膜。 南都N视频记者 伍月明 摄(视频截图)
7月28日,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正值蚊媒活跃期,广州全面启动灭蚊行动,各区统一灭蚊时间为上午7时至9时、下午5时至7时,以有效降低蚊虫密度,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行动重点覆盖绿化带、卫生死角、楼宇天台、有院落的住户周边、空置屋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采取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喷雾、滞留喷洒等方式,力求不留死角。
广州要求作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器械使用、药物配置及喷洒规范。若遇到降雨天气,则优先开展室内或室外有遮蔽区域的灭蚊作业,确保行动持续推进。
广州卫健委提醒,居民在灭蚊期间应积极配合,注意关门关窗,防止蚊虫侵入,必要时可同步使用灭蚊片或气雾剂进行室内灭蚊,以营造健康宜居环境。
科普
权威专家:基孔肯雅热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近期,广东佛山等地基孔肯雅热病例增多,市民对症状识别与防治高度关注。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等权威专家联合解读指出,基孔肯雅热虽传播力增强,但通过科学防控与规范治疗,完全可防可控可治,公众无需恐慌。专家团队详细解析疾病特征、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为市民提供全面指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陈志海表示,一次感染接近终身免疫,基孔肯雅热不会发生二次感染。广医三院感染疾病科潘兴飞主任医师则表示,基孔肯雅热病毒的母婴传播情况较为少见,多数发生在孕中期。如果孕妇在分娩前后感染了基孔肯雅热病毒,可能会在产时传播给新生儿,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导致新生儿病情较为严重。
在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特征。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关节疼痛等(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基孔肯雅热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三大症状。
基孔肯雅热在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是通过伊蚊(花斑蚊)来传播的。没有蚊子叮咬就不会得基孔肯雅热。携带病毒的蚊虫,它们叮人以后,人就被感染了,病毒在人体内又会复制,一般会经过3-7天人就发病了,出现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这段时间蚊虫叮人以后,蚊虫就被感染,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后,蚊子再叮咬人时,就传播病毒了,这样不断循环。
防蚊虫叮咬两个重点时段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经伊蚊传播。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装纱窗、支蚊帐、长衣裤、驱蚊剂)。
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是比较高峰的,但是蚊虫也不是温度越高它就越多。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的伊蚊习性有所不同,最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如果气温超过33℃,甚至35℃,实际上蚊虫的密度并不是最高的。由于昼夜温差,晚上往往是比较适合它的。伊蚊活跃的叮咬高峰时段是早上7时至9时和傍晚17时至19时,所以这个时间段也是防止蚊虫叮咬的重点时间段,但是其他时间也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7月22日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到我国,加上我国也有这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伊蚊,就会引起在本地传播,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今年有可能基孔肯雅热病例比较多。
目前基孔肯雅热无法自测
如果我家附近有基孔肯雅热病例,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被蚊子叮咬。可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住所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
还要做好防蚊灭蚊,检查阳台、室内容器等,清倒积水;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如垃圾袋、一次性饭盒、水杯等。
另外,如果出现关节痛、皮疹和发热症状,请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若出现三大症状(关节痛、皮疹和发热)之一且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可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无上述症状,不需要开展基孔肯雅热检测。目前基孔肯雅热没办法自测,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首选有农药登记证驱蚊产品
预防基孔肯雅热最关键的就是防止伊蚊叮咬,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驱蚊剂?关键是选择取得国家正式农药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
首先要看标识,标识里边最关键的就是农药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这就代表驱蚊产品是有质量保证的,并且对人类的危害刺激是在安全值范围内。
第二,看驱蚊产品的有效期和保护力,如果产品标注可持续驱蚊4小时以上,涂抹后驱蚊效果可维持4小时。如果希望加强驱蚊效果,可缩短涂抹时间,在出汗后及时进行补涂。
不建议自行使用布洛芬等药
伊蚊叮咬病人后,可能还会传播给家人及邻居,为了大家的健康,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配合医院和社区要求做好防蚊隔离。
治疗以退热、关节炎止痛、缓解皮疹瘙痒等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后再开具药物。在未排除登革热之前,不建议自行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陈斌颖 李文 伍月明 实习生 温玮 综合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