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举行

中国是周边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08-30 00:54

  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塔什干的中亚班列从天津港物捷三堆场发车。   新华社发

  8月29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了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朝旭介绍,在中方同各方携手努力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实现了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发展到安全、从合作到治理的历史跨越,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  

  马朝旭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马朝旭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亲力亲为,亲自开展亮点纷呈、高潮迭起的元首外交,共出访55次,往访72国,足迹遍布五大洲,接待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230多人次。

  习近平主席同各国领导人深入战略沟通,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深入阐释和平发展之理、合作共赢之道、“同球共济”之策,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高铁、观看球赛,为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庆祝生日,在智利总统博里奇随身携带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上签名等,成就了一段段外交佳话。从国事访问到主场外交,从国际多边峰会到国内重要会议,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这一重大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国际共识不断加深。

  同中国合作既得尊重,又得实惠  

  马朝旭说,中国同中南半岛、中亚国家在双多边层面实现共建命运共同体全覆盖。中国已同周边25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是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马朝旭说,中国同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经济合作产业园、跨境电商枢纽、智慧农业网络落户周边,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同中国合作既受尊重,又得实惠,这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共识。

  “中国倡导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推动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马朝旭表示,中国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采取便利人员往来举措,推动“澜湄签证”“东盟签证”相继落地,同部分东南亚国家互免签证,文化、旅游、青年、地方、媒体、智库等领域交流不断扩大。

  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马朝旭表示,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已经有183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他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当前,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完成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少数外部势力妄图搞“以台制华”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鼓吹甚至制造文明冲突,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会上有记者问:近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沉渣泛起,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冲突和挑战也更为复杂。请问中方对消除文明隔阂、促进文明互鉴交流有哪些立场和主张?

  对此,马朝旭回应称,2023年,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指引,为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朝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日益成为全球性共识,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及各种双边和多边文件。2024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55国实行过境免签,“中国游”持续火爆。《黑神话:悟空》、《哪吒2》、“拉布布”等文化产品风靡世界,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的动人故事。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马朝旭强调,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鼓吹甚至制造文明冲突,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