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闹市拆弹 6000人疏散
发现一枚二战遗留炸弹 被警方原地锯开烧毁

炸弹内的炸药全数烧毁。央视截图

警方小心翼翼地拆弹。 香港警务处供图

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空投炸弹。

警方用沙包和水沙包以降低炸弹温度。

警方成功拆弹。
19日中午,香港北角鲗鱼涌滨海街发现一个长约1.4米、疑似战时炸弹的物品,香港警方爆炸品处理课及消防员到场进行处理。
9月20日下午,南都记者从香港警务处获悉,香港鲗鱼涌滨海街地盘发现的炸弹已于9月20日中午11时48分成功拆弹,现场已安全。拆弹行动冒着三号风球影响连夜展开,目前已消除风险,周边交通逐渐恢复。警方特别感谢了所有受影响居民的配合。据悉,为确保安全,此前约有6000人紧急撤离,涉及附近的18幢住宅和商厦。
香港城巴路线及电车服务恢复正常,香港地铁鲗鱼涌站A、B出入口重新开放,附近居民已逐步恢复正常通行。
炸弹仍有极高潜在危险性
南都记者从香港警务处获悉,9月19日晚,香港东区警区指挥官陈天柱进行事件简报时称,警方于19日11时15分接报,有工人在香港鲗鱼涌附近一个地盘进行地基挖掘工作期间,在10米深处发现可疑大型物件,经相关调查人员和爆炸品处理课专家到场调查后,证实该物件为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空投炸弹,该炸弹仍具有极高潜在危险性。
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表示,该炸弹为美军标准空投炸弹,长约1.5米,重约1000磅,内含500磅高性能TNT炸药,外壳完整无缺,为空投后未经引爆的炸弹,有前置及尾置引线,该炸弹型号与2018年香港沙中线工程发现的炸弹型号一致,由于炸药至今仍有效,该炸弹引爆后的破坏力与二战时期对人员杀伤力一样。
李展超表示,基于炸弹经岁月洗礼后可能存在不稳定性,他们采取不现场引爆,而是原地用火烧毁的方式处理炸弹,并在附近安置沙包和水沙包以降低温度,团队将安排10人左右进行处理。如处理过程引爆炸弹,爆炸的威力将会导致冲击波,弹出烧红的金属碎片,会引起火警。
香港警方介绍,此次炸弹处理工作分步骤完成。第一阶段即疏散周边市民,将区内约6000人带往安全区域;接着对炸弹进行切割;完成之后,进行炸弹销毁程序;最后,现场清理炮弹,并检视是否有任何遗留的事情需要处理。
1900余户6000人被疏散
19日19时30分,香港警方、消防部门及民政事务局召开记者会。东区警区指挥官陈天柱表示,需疏散18栋商业及住宅大厦,涉及1900余户约6000人。香港警方爆炸品处理课表示,会将市民安全放在首位,力争在20日白天前排除风险。
警方决定于19日夜间23时前实施炸弹附近地区的人员紧急疏散工作,包括事发现场附近18栋商业及住宅大厦,涉及1900余户共计6000人需要疏散。爆炸品处理人员会在次日凌晨2时许进行炸弹处理工作,附近路段会进行封闭。警方表示,会尽快做好炸弹处理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
20日凌晨1时许,警方称已于20日0时45分成功疏散附近居民。
警方9小时成功拆弹
李展超昨日表示,警方当日凌晨2时起进入炸弹处理程序,上午11时48分,成功将炸弹炸药全数烧毁。
李展超表示,炸弹有500磅TNT炸药。由于天气恶劣,以致设置装备有延误,但最终成功切开洞口,再燃烧炸药。处理过程中,可见烈性炸药燃烧时的情况,反映炸弹仍有效,威力与二战投入时近乎一样,非常有破坏力,反映出要当场处理及疏散市民的原因。炸弹威力强,如果处理不当导致误爆,后果不堪设想。
李展超还表示,整个处理过程历时约9小时,这已是过去12年来警方执行过的最快行动之一。
他说,通常处理类似炸弹需要17至27小时,而海外一些国家甚至需要几天到几周。香港始终坚持尽快恢复市民安全生活的传统,力争在一天内完成处置。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陈丹玲
摄影:南都记者 李敏谊
综合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