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超级电厂”上线!
10家运营商拉开广东虚拟电厂规模化、市场化序幕

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 梁宇博 摄

工作人员正在利用粤能投虚拟电厂平台监控车网互动情况。 吕安妮 摄
9月,广东虚拟电厂建设迎来重要进展。10日,2025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十大引领工程”正式发布,由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牵头建设的“南方区域虚拟电厂源荷互动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获得国际权威认可;1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批10家列入虚拟电厂运营商目录企业名单,标志着广东虚拟电厂从试点探索迈入规模化、市场化运营新阶段,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按下“加速键”。
制度破冰:
谁能参与?怎么分钱?
当前,广东正面临能源转型的新挑战: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突破1.6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80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负荷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一张庞大而分散的“能源互联网”。如何让这些零散资源高效聚合并纳入电力市场体系,成为推动虚拟电厂发展的关键命题。
今年6月底,《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广东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了“谁能参与、怎么参与、如何结算”三大核心问题,扫清了规则障碍。
虚拟电厂如何进入市场?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部专责周之鼎把运营商注册比作“三步走”小游戏:先亮出售电资质,再把软硬件资料打包提交,经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资料审核、技术把关及系统对接、30天公示通过,就能领到“虚拟电厂身份证”。截至9月23日,广东已累计公示两批共19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注册名单。
有了“身份证”,运营商即可启动资源聚合工作,将分散的代理用户资源进行整合打包,聚合成符合市场交易标准的虚拟电厂交易单元。
技术攻坚:
空调、充电桩如何听懂电网“口令”?
虚拟电厂的核心在于“聚合”与“调控”。针对负荷侧与发电侧资源特性的差异,广东实行分类接入策略,构建起适配不同场景的技术体系。
在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的大屏上,展示了电网侧与虚拟电厂的系统联调全过程。“我们搭建了虚拟电厂全景应用模块,支持负荷监测、指令下发、响应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首批注册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已全面联通了运营商侧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数据通信链路,相当于电网侧与虚拟电厂实现‘共享大脑’。”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负荷管理数据应用专责唐曦凌介绍道。
发电类虚拟电厂则接入属地调度自动化系统。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7月发布的《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规定,虚拟电厂按交易单元管理,“虚拟电厂以所在现货市场220kV电压等级出清节点为单位聚合为交易单元,以交易单元为主体进行并网管理及调度运行,由对应220kV节点所在地区的地调调管。”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新技术新业态组组长陆秋瑜介绍道。
广州样本:
三年补贴“红包”+实战验证
“市级财政准备了三年专项‘红包’,参与有功响应、无功调节、备用服务都能拿钱。”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经理余志文介绍,广州地区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在参与省级电力市场交易的同时,也可以申请接入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参与市级虚拟电厂应用,进一步丰富收益渠道。
今年7月底,广州通过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聚合53个充电站、163个V2G充电桩,开展国内场景最复杂的车网互动实测。这次“实战”最高响应负荷2.5万千瓦、响应电量5.4万千瓦时。“虚拟电厂成为本次实测的关键——没有平台,单个充电桩、单辆车无法对接电网调峰需求。”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经营部总经理侯铁铸具体解释,“本次活动收益也很明确,每度电放电补贴最高3.5元,一辆电动汽车放50度电就能收益200元。对车主来说是额外收益,对我们运营商而言,也通过虚拟电厂找到了V2G资源的市场化运营路径。”
“广东人或将‘躺赚’绿色收益。”参与车网互动的充电车主邓先生谈到了对虚拟电厂的未来想象。这一场景或将在未来实现:夏夜,空调自动调高1℃、电动车反向放电、屋顶光伏多送出一度电——千家万户的微小动作,在虚拟电厂的“指挥棒”下汇聚成电网的“定海神针”,也为每个参与者带来一份绿色收益。
文:沈甸 欧阳逸雪 彭晶晶
推广
- 上一篇:以总理联大发言 多国代表退场抗议
- 下一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