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她,能否打破日本“短命首相”魔咒?

分析称,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在政治“黑金”、物价高企等问题上,困难重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新华社 央视 10-23 00:40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进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讲话。 新华社发

  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21日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当地时间21日20时56分左右,高市早苗内阁大臣认证仪式结束,新内阁正式成立,多名保守派政治人物出任要职。在就任后的首次记者会上,高市早苗称将凭借强有力的经济举措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有分析称,新执政联盟在政策上将进一步右转。

  然而,自维两党尚有分歧,且在国会仍为少数,未来政策推行面临不确定性。在政治“黑金”、物价高企以及外交政策等问题上,高市早苗能否交出一份令日本民众满意的答卷,仍有待观察。

  “凑票数”当选 全面向右转  

  高市的拜相之路充满波折。本来,自民党虽在国会两院失去多数地位,但仍是第一大党,与此前的执政伙伴公明党相加在两院距离过半数席位都不太远,高市当选首相并无悬念。但高市对“黑金”丑闻的处理引发公明党强烈不满,公明党于本月10日宣布结束与自民党持续26年的结盟关系,令高市当选首相的前景陡生变化。

  高市最初想与国民民主党合作,但遭拒绝,只能转向日本维新会,最终以在政策上作出一定让步为代价与其结成联盟,双方于20日签署联合执政协议。这也让立宪民主党的三党联盟构想彻底告吹。自维两党结盟后在众参两院距离过半数分别只差2个和5个议席,这为高市当选首相奠定基础。

  在此次围绕首相指名选举的合纵连横中,“凑票数”成为关键词。日本立正大学教授苑志佳说,高市不得不去“凑票数”,因为议席数不足,其他一切便无从谈起。分析人士指出,这再次揭示日本政坛选票政治的本质,正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说,“政治就是数字”。

  日本媒体认为,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组成的新执政联盟在政策上将进一步右转。双方在联合执政协议中明确,将提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加快扩充军备,并推动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将设立独立的对外情报机构,并加快推进“反间谍法”等立法。

  高市本人也以其鲜明的右翼保守主张著称,其右翼形象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有日本外务省官员对高市执政下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表示担忧。

  从内阁人事安排来看,高市任命了多名保守派政治人物出任要职。内阁二号人物官房长官一职由前防卫大臣木原稔出任。他赞成修宪,此前任防卫大臣期间于2024年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成为首名在日本战败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的在任防卫大臣。

  此次出任防卫大臣的小泉进次郎过去也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出任外务大臣的茂木敏充9月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大肆鼓吹“周边威胁”。

  分析认为,高市当选首相不太可能被视为进步变革的标志,而是可能标志着更加强硬的右倾化。  

  执政存隐忧 接手“烂摊子”  

  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虽组成联盟,但双方在企业和团体政治献金等一些重要政策领域仍然存在分歧。日本维新会此次并未派成员加入内阁,而是以“阁外合作”方式参与执政。日媒指出,此举为日本维新会保留了可“随时抽身而退”的空间,一旦两党分歧无法弥合,执政联盟极可能瓦解。

  与此同时,由于高市未能拉拢更多其他政党实现在国会“稳定过半”,因此自维联盟在编制2025年度补充预算案以及推进争议性政策时仍将受到在野党牵制。这可能会使高市政府不稳定且“短命”。

  此外,高市上任后很快将迎来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美国总统访日等一系列外交日程。高市虽历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总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等职,但缺乏担任外务大臣或防卫大臣等直接负责外交安保政策职务的经历,其外交表现有待观察。

  日本民调显示,物价高涨和政治资金的透明化依然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日本专家白鸟浩称,若内阁无法在这两方面有所作为,民众的信任将迅速瓦解。

  白鸟浩表示,目前民众最关注两项政策:

  一是针对物价高涨,政府应有所行动。此前执政党和在野党都声称正在应对,但却无任何实际作为。民众忍耐也到了极限。

  二是自民党因涉及“政治黑金”被视为在金钱问题上不可信。

  白鸟浩还表示,高市内阁的经济政策以及各项改革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果,仍有待时间验证。  

  观察

  “希望她不会将日本带入歧途”

  据新华社报道,现年64岁的高市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以极端保守立场著称。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的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同一天,石破茂表示,“希望她不会将日本带入歧途”,此中深意引人深思。  

  鲜明右翼保守立场

  高市早苗1961年出生于日本奈良县。高市的极右翼倾向与她的经历和个性不无关联。她出身草根,父亲是公司职员,母亲是警察。年少时,高市喜欢骑摩托车,听重金属音乐,她崇拜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或许那时,叛逆和强硬就已经根植于她的性格之中。

  1993年,高市正式进入政坛,她曾在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两次入阁,出任总务大臣等职务,主张修宪、强化国防,延续“安倍经济学”框架,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华对韩言论偏激,她也被称为“女版安倍”。

  在保守派支持下,她三次向自民党总裁之位发起冲击,第一次输给岸田文雄,第二次输给石破茂,这一次如愿以偿。  

  “短命首相”魔咒

  自民党总裁选举后,日本迎来最近5年的第4次“换相”,“走马灯换首相”是日本政坛的常态。自明治时代实行宪政以来,近140年间日本诞生了100多任首相,平均每任首相在任不过一年多。

  进入21世纪,除了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执政超过5年外,其余首相的任期依旧短促。

  日本为何陷入“短命首相”魔咒?在张勇看来,这既是个人资质所致,更是制度与环境叠加的结果。

  日本实行内阁议会制,首相由政党或执政联盟推选,经国会众参两院投票选举产生,拥有多数议员席位的政党党首通常会出任日本首相。如果执政党在选举中失败,或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党内通常会通过更换党首来挽回局势,作为党首的首相自然就要下台。如果首相失去党内多数派系支持,往往也会选择主动辞职,以避免“党内分裂”。此外,在野党对首相提出不信任案,又获得议会通过,首相也会面临“下岗”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勇表示,虽然自民党内的派阀纷纷解散,首相仍必须持续平衡各派,一旦哪一端失衡就会被拉下台,参众两院时常扭曲,意见对不上,政策推进受阻,就会反噬支持率。

  其次是环境。经历泡沫经济后“失去的30年”,如今的日本,债台高筑,政府债务连续九年刷新历史纪录。经济复苏乏力,潜在经济增长率不到0.5%,日元大幅贬值,日本失去第三经济大国头衔。物价不断攀升,民生必需品价格屡创新高。以大米为例,今年日本大米每斤约合21元人民币,是去年的两倍,五年前的三倍,经过多轮磋商艰难达成的对美关税协议,严重削弱日本产业竞争力。

  比经济低迷更严峻的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截至2025年1月1日,日本人口总数较上年减少约90万,连续16年减少,且创下1968年有统计以来最大跌幅,65岁以上人口占比29.6%。日本机构预测,到2040年,日本劳动力缺口将高达1100万。

  高市能否打破“短命首相”的魔咒?张勇说,关键在党内整合以及经济民生外交答卷,这些关过不了,一时的人气也会被制度、舆论的齿轮迅速吞没。

  来源:新华社 央视

  整合:易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