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本月羊城论坛聚焦医疗保险

打造24小时服务平台 为医保报销审批提速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伊欣 王道斌 08-26 04:20

    南都讯 见习记者张伊欣 记者王道斌 截至2016年6月,广州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01年的52万人扩大到1055 .8万人。去年新办法实行以来,大家对医保制度又有了新体验和新看法。昨日,在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羊城论坛上,广州市市民畅所欲言,反映了医保报销慢与报销难、社区医院医生流失率高等问题,市卫计委和市医保局的负责人一一做了回答。

    打造24小时服务平台

    医疗保险报销难、报销慢;异地就医,金融账户激活难;办理医疗保险手续繁琐,网络信息不对称,这些问题不仅仅让参保人员感到头疼,有时医保经办人也感到麻烦。

    针对异地就医问题,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现在已在推广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不管是省外还是省内,异地就医可以即时结算,只要凭医保卡和相关的手续就可以到指定地点的异地就医医疗机构进行结算。目前省内外有20个地级市可以实现即时结算,今后医保局会更加积极地将这方面的政策推向全国。

    其次,市医保局将打造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平台,服务于一些非行政许可的审批,例如普通门诊选点的手续,基本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可以实现,不需要再到经办机构办理,医院选定之后再去经办机构确认选点,这个措施将会大大方便市民。

    加强社区医院建设

    如今广州市130多个街镇都已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触角基本延伸到村、居,然而在场市民愿意去社区医院的寥寥无几。据了解,社区医院的药品量少、品种少,一些病人在社区医院开不到需要的药品,或者无法多开几疗程的药,因而宁愿在大医院多排会儿队。社区医院除了药,医生也缺。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队伍人才流动大,流失也很大。

    广州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王俊杰表示,市卫计委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阻止人员流失,对于社区医生,市卫计将会跟社保、人社部门一起开展绩效考核,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联动大医院和小医院也是未来的工作之一。现在广州市11个区已经有21个医联体,三甲医院跟社区的服务工作都联合在一起,很多社区每一年都有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坐诊。形成了医联体以后,医生、专家到社区服务机构坐诊,还会带社区医生去查房。这将促进医生资源流动,缓解全科医生资源短板。

    监督社区医院多进药

    针对市民反映的社区医院缺基本药物的问题,王俊杰也作出了回应。前些年国家发布过一个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较少,但从2014年开始,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已扩容至10 0 0多种,随后省卫计委专门下发文件,出台了关于如何加强配备基本药物的管理规定。“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基本药物以外配备非基本药物的比例,如采购品规不超过基本药物的40%,目前我们基本没接到基层医疗机构反映基本药品不够,广州已放开允许进非基本药物的药品,我们也会强调社区医院做好进药工作,为老年人服务。”王俊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