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CBD她力量
她们,让这个三月非同寻常

越秀金融大厦综合部 何隽

城建大厦物业部 易承凤

侨鑫国际写字楼中区客服 陈洁莹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物业部 孙婧

珠江城物业部物业经理邵雅丝
三月,是属于女性的月份。疫情肆虐下,有这样一群“娘子军”选择了逆行而上,她们忙碌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现场,从写字楼出入口,到日常的卫生清洁,以及客服服务,严格落实执行科学复工检查等。她们肩负着抗击疫情的重担,也有人同时承担着守护家庭照顾家庭的责任。致敬她们奋勇担当的责任意识,因为她们,让这一年国际妇女节,变得更加非同寻常。
越秀金融大厦综合部 何隽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和亲戚聚一聚
工作在珠江新城,生活在天河,何隽是位地地道道的广州人。疫情发生以来,她便加入了保障防疫物资供应、排查员工健康和防疫宣传教育的工作中。
早在过年前得知病毒能人传人后,何隽就意识到这场战“疫”即将打响。于是她紧急安排抢购了两批一次性口罩,数量达到14000个,为后来正式拉响的防疫抗战做好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疫情暴发后,何隽依旧时刻关注防疫物资的情况,她每天和供应商沟通,发动家人、朋友等身边一切可利用资源寻找供货渠道。此时口罩、消毒液等已非常短缺,经常断货、没货、不发货,但她不气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何隽感叹地表示,“这次防疫物资的紧缺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医用口罩、测温枪这种防疫物资,在假期里面找了很多渠道,看着海鲜价的物资,但是又不能不买。有时还会在买家的反复变化中经历各种好消息坏消息的冲击。何隽坦言,压力感随之而来。
经过多番努力,何隽带领的团队终于在2月10日正式复工前准备好测温枪、消毒水、护目镜等物资,再一次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疫情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考验,还有一些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躺在抽屉里来不及拆封的化妆品至今还没有用上的机会,何隽笑着说,“实在有些浪费。”疫情发生后,两点一线的日子也让她体会到过去生活的美好,“现在的日子少了很多乐趣,唯一的休闲时间就是晚上小孩睡了后看看电视剧。”而最终影响的,是家人。
何隽坦言,在这次疫情中,感触最深,也是最难学会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
家中刚满一岁的儿子,是何隽假期里最重要的牵绊,“这段时间带小孩的阿姨刚好回乡下,因为儿子比较粘我,吃饭睡觉苦恼都要找妈妈,一边是孩子,另一边是工作,有时公司临时有视频会议,我只能把孩子交给先生带,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工作,那时会特别难受,因为有时先生也不理解工作的忙碌,因为职务特殊,要担起整个中心物资保障和人员安全保障的重任,无法不忙碌。”
也正因为如此,何隽期盼着疫情可以早日结束,脱掉口罩,带着孩子到动物园走走看看,晒晒太阳。“亲戚们也特别想见见我儿子,疫情结束后,大家一定要聚一聚。经过这次疫情,让我更懂得珍惜当下。”
城建大厦物业部 易承凤
接来孩子为工作又送回老家
来自湖南的易承凤在广州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这个春节因为一场疫情而变得不同,对于易承凤来说,这种变化尤其深刻。
整个春节期间,易承凤按照政府及公司要求,在家里做好自我防护,但心里依然和工作、客户们连在一起。她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与客户们保持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大厦的关心,即使部分客户在深夜向她反馈问题,她也争取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疑难。这段时间与其说她在家防护,不如说是把工作、把岗位搬回了家里。
为了做好复工准备,易承凤和同事们有序地开展人员信息排查、统计等工作,要知道这是一组庞大的数据。但易承凤认为,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完成,她和同事们共收集了超过1300人的疫情轨迹,排查了20多位曾前往湖北或密切接触湖北人员的客户,建立有效、清晰的客户台账。
“做好抗疫工作,保一方平安”是易承凤在防疫期间的工作宗旨,也是她对每位客户做出的坚定承诺。
对外坚守承诺,而对家人,易承凤则一度哽咽地表示,“有些对不住。”
易承凤分享,过去孩子一直在老家和爸妈一起生活,今年过年,易承凤把孩子接到了广州来,然而还没来得及过上年,疫情便暴发了。易承凤转身开启了忙碌的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家人。
“中间疫情情况愈发严重的时候,又无法好好地照顾孩子,当时就觉得特别后悔和愧疚,为什么要把孩子接到广州来。”谈及此,易承凤哽咽了起来。
工作忙碌的时候,易承凤需要回到办公室里核查企业复工情况等,和客户近身接触的过程中,也让易承凤心理产生担忧,回到家里,当孩子想跑上前来保住她时,被怒斥了一把,“因为担心在外面空气质量不好,会带着细菌在衣服上,孩子想抱我,我不敢给他碰,要洗漱完毕后才可以和孩子近身接触。”
为了避免孩子在广州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易承凤最终决定委托朋友帮忙把孩子带回老家,如今这块大石早已落地,易承凤也更安心地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开展工作。
谈及疫情所带来的点滴影响,易承凤更期盼疫情结束的时候,“想念湖南的家人,想回家看看。”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物业部 孙婧
后勤文书主笔编写应急预案
大学毕业后,孙婧便进入了物业行业工作,文秘专业出身的她过去主要做后勤文书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次疫情发生后,她主笔编写了《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预案》,春节期间,继续参与编写《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防疫管控标准》《节后复工方案》等,成为了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防疫文字工作的主力写手。然而,她现阶段的本职工作主要是在前线提供客户服务。
回忆起编写《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预案》的过程,不得不说孙婧是位快手编辑,“在这个抗疫过程中,我觉得最难的地方在于争分夺秒,‘疫’往直前。21日当天下午开会,公司提出编写这个应急预案,当天六七点时组织了同事一起展开做,花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收集资料,根据公司现有的应急预案的框架做内容的修改和填充,凌晨12点的时候完成了初稿。”
1月22日,广州的疫情拉起了警报声,这一天,孙婧和团队刚编写出炉的应急预案恰好赶上了第一波防疫工作。随后的防疫工作的升级,也都在应急预案的建议下调整优化。
孙婧坦言,应急预案的编写对她来说是抗疫工作期间最难忘的事情,也挑战了自我,“在广州市内尚未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案例,该传染病的应急处置的参考内容较为缺乏,加上时间紧迫,依据个人对项目情况的熟知了解,可以说是迎难而上展开编写的。”
然而,这些资料让防疫工作有纲可依,各阶段指引清晰明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为了向客户宣导科普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注意事项,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对接,传达大厦应急处理工作。在防疫期间,她和团队还及时编写了多篇项目通知公告函,设计多个项目现场防疫指引的中英文标识,并策划推出多篇创意科普推文、海报及标准指引视频,通俗易懂地传递科普防疫知识,对外展示广州IFC的“硬核”防疫工作,效果显著,有效传播让租户安心、放心。
翻阅孙婧的工作经历,编写应急预案并非她现阶段的本职工作,然而客户服务工作也没有落下。“刚开始会有些许担心,但细想,作为工作人员如果我们也表现出很担心、畏畏缩缩的样子,很难让客户放心。”不难看出,孙婧的“硬核”心理,她表示,“抗疫工作面前,无分国籍性别,无分你我,人人有责;我们必须肩负起守护作为华南区域的地标性商业写字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工作。”
从长大有认知以来,这是孙婧第一次新春过年是蜗居在家不外出,而且在家随时候命办公的状态,她形容每天都是被“疫情”与“防控”的工作唤醒,她期待着疫情结束,想出国旅游,身心需要休个假了。
珠江城物业部物业经理 邵雅丝
和客户沟通,还要为员工疏导心理
初见邵雅丝是位个头小巧的女性,然而工作上,她却扛起了重担,“从消毒清洁到客户的日常沟通,以及写字楼的防疫宣传、消毒物品的采购,所有的统筹工作都由我这边负责。”
她是位5岁孩子的母亲,也是珠江城物业部的经理,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她选择了奋战在一线,和同事们一起抗击疫情。在此次疫情发生后,邵雅丝一直带队工作,从春节前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过
8年前,邵雅丝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物业行业,6年多以前,她来到了珠江城项目开始工作。邵雅丝坦言,对于珠江城有着很深的感情。
“有时下班回家已经七八点了,吃完饭后会陪小孩,等到他睡觉后,11点多又开启了线上办公的模式,确定次日的工作等事宜。有时如果是客户找来,深夜12点甚至凌晨时分都有出现过。”邵雅丝坦言,能够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取得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是因为有家人的支持。
在邵雅丝主管的客户服务中,通知业户大厦相关防疫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客户进入大厦测温检查是属于写字楼的第一道检查门槛,稍有差池便会对整栋楼的业户带来影响。邵雅丝回忆,有一次员工测量体温的过程中,发现一位体温超标的业户,“当时业户自己害怕了,员工第一次遇到也有些惊慌。”随后,团队根据相关政府文件的指导进行处理,间隔了15分钟后做第二次测量,同时详细了解该业户去过的地方及近期接触过的人等。最终再次测量时发现没有异常的情况下,才得以放行。
“员工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心理阴影,因为感觉跟对方有近距离接触,除了要和客户沟通,还要和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虽然客户检查后没有问题,但当天邵雅丝回到家后除了进行彻底消毒,自己也不敢和孩子近身接触。
邵雅丝介绍,客服服务团队中,一共有30多位员工,只有3位是男性。相比之下,女性从事客服工作会有一定优势。“女性在考虑问题上会比较周全,处理问题也比较有耐心,让客户感觉比较贴心。”在经历了这次抗疫工作后,邵雅丝表示,“感受到大家都成长了,抗压能力更强了,团队也更加有凝聚力了。”
从春节前到现在,邵雅丝还未曾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她坦言期待着疫情可以早日结束,到时可以带家人外出旅游走走看看。
侨鑫国际写字楼中区客服 陈洁莹
梦中都是消毒的场景,期待早日摘口罩
1994年的陈洁莹是位来自广州本地的物业工作人员,采访前她打趣地说,“因为戴口罩没有化全妆,如果需要拍照可能不太好看。”和普通白领女生一样,化妆早已成为了日常上班生活的一部分。
早在2月10日复工前,陈洁莹就已经回到岗位上开始工作,因为疫情,陈洁莹的工作内容从日常的对接业户,增加了测温、消毒等环节。而在此之前,她从未经过重大疫情防御工作。
为了让业户可以安心复工,在侨鑫国际内,为业户提供了免费的消杀服务,业户通过提前预约,便会有物业团队上门对办公室进行消杀,而陈洁莹是消杀工作过程中的领路人。“一开始很多清洁工未必知道如何正确消杀,需要带着他们一个个地方进行消毒,加上每个业户预约的消杀时间不同,有时同一个楼层可能要跑几次才完成消毒工作。”陈洁莹表示,楼梯间跑上跑下也是常有的事。
抗击疫情 CBD她力量
她们,让这个三月非同寻常
陈洁莹坦言,这也是防疫工作过程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清洁工们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箱一路消毒也比较辛苦,有时忍不住就上前帮忙托一下箱子。”由于消毒剂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这个简单的举措,可能会导致陈洁莹的鞋子和工衣留下不可逆的印记。“每次带队消毒完鞋子就湿了,早已有工衣留下了被消毒过的痕迹。”她打趣地说,“消毒工作频率高,有时连夜间睡觉都会想起消毒的事情。”
作为客服,陈洁莹时常会和楼内的租户产生最近距离接触,团队成员更是给自己取了“敢死队”的外号,“因为每天都要和业户近距离接触做测温,虽然进出写字楼会严查穗康小程序等,但难免会担心。”
为了避免无意识接触中受感染导致家人受影响,在复工后,陈洁莹更是选择了搬出来居住,“这段时间减少和爸妈的近身接触,以防万一。”偶尔想喝妈妈煲的老火汤,陈洁莹也不敢踏入家门,“让妈妈把汤放在家门口,我在门口喝完就走了。”谈及此,陈洁莹眼眶稍有泛红。
疫情的出现打乱的不仅仅是工作节奏,还有日常生活,陈洁莹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她希望在结束疫情后,可以摘掉口罩,化一个精致的妆容上班,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王美苏 通讯员 丁芳明 利莉
图片:南都记者 黎湛均 冯宙锋 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