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CBD她力量
她们,让这个三月非同寻常

侨鑫国际物业助理兼文员 黄渝珊

侨鑫国际礼宾部 廖思慧

中信广场保安部 唐亚玲

中信广场客户服务中心 廖颖瑜

中信广场保洁项目负责人 刘小青

农信大厦前台 朱利娟

富力新天地停车场管理员 谢惠兰
侨鑫国际物业助理兼文员 黄渝珊
好想念料理和刺身的鲜美
广州人黄渝珊是侨鑫国际物业团队的“贴心小棉袄”,因为她的日常工作与同事们的防疫物资息息相关。主要负责日常物资的协调分配和申请购买等,小到一支铅笔,大到消毒防护服,都需要通过黄渝珊来协调。
早在春节期间,黄渝珊便通过轮值的方式参与到大厦的防疫工作中,调配物资的工作中让黄渝珊学会了“观天色”备物资。她清楚地记得2月14日是春节后第一个降温天,近10℃左右的低温,让不少人捂紧了御寒的衣物。在这一期间,黄渝珊申请加大了暖宝宝的供应,公司还为物业员工添置了加热围巾。而这一天,黄渝珊也收到了公司准备的热水袋作为情人节礼物,让她倍感窝心。
“防疫工作对物资的需要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做好规划以便公司储备物资。”黄渝珊分享,在防疫物资方面,公司提早在春节前开始准备,例如额温枪,根据商业体开放的出入口统计所需的数量,正在这个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安全库存,以便出现故障时有替代品可以使用。
这是黄渝珊第一次经历疫情,也让她涨了不少工作经验。黄渝珊坦言,管理库存的细致工作,相比之下女生更有优势,会更细心一些,想到的会多一些,也让物资准备更加充足一些。
据了解,黄渝珊的日常生活主要和奶奶居住在一起,因为疫情导致公园关门,奶奶无法到公园里散步,只能独自留在家中。而这,也成为了黄渝珊日常工作最大的牵绊,黄渝珊坦言在不用加班的时候会挤出时间来陪伴奶奶,“虽然有时回家奶奶已经休息了,如果下班比较早,她会煲好汤等我回来喝。”
黄渝珊笑着说:“疫情发生后,长辈有时会担心我的工作,但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每天都会念叨着要我做好防护,注意身体。”
期盼疫情早日结束,不仅仅让奶奶可以回到公园散步,黄渝珊还笑称自己是吃货,因为想念日本料理和刺身的鲜美,她期待着可以早日摘掉口罩大吃一顿。
侨鑫国际礼宾部 廖思慧
差点变成了朋友圈里的厨神
来自广西的廖思慧半年前入职侨鑫国际,成为了物业部礼宾员。而这个职务,也让她成为了防疫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这段时间主要负责各个测温点和三大前台的指引工作,来到写字楼的每个人,第一个接触到的人,就来自物业部。”
廖思慧坦言,“刚开始有点担心,毕竟业户来自五湖四海,会害怕一个不小心就有意外发生。”除了做足防疫准备,廖思慧说,疫情期间,更是把自己逼成了一个有洗手强迫症的人。“疫情发生前,洗手比较随意,上完厕所、吃饭前洗手,但现在变成了有时间就回去洗手,洗到手都有点脱皮了,需要护手霜来解救。”
近段时间冷空气不时前来造访,为了避免感冒,每次上岗前廖思慧会贴足暖宝宝,公司准备的电热围巾、热水袋和暖灯柱,也让她倍感窝心。廖思慧坦言,楼内业户对于物业人员工作的支持,也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省了不少心,“工作是相互的,对业户态度友好,业户也会配合到我们日常的检查工作中,穗康和行踪轨迹的查询,每次都比较顺利。”廖思慧坦言,这或许也是女生作为礼宾员的优势之一。
原计划10日才复工的廖思慧,早在2月1日便回到广州,“家人很担心,每天都会打电话来关心我吃饭吃得够不够,有没有穿足衣服。”疫情的发生,让廖思慧变成了一个“精致女孩”。“过去随意吃路边摊,现在外卖也不敢买了,即便是速冻食物,也要回家自己做饭吃,每天也会争取早起做早餐,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增强抵抗力。”为了增进厨艺,更是跟着抖音等社交媒体学习烹饪,“厨艺没有进步,却发现朋友圈里多了不少厨神。”
倘若说疫情带来工作的变化,廖思慧表示,生活的影响也不小,“戴着口罩上班很不方便。例如不能化全妆,刚开始觉得还好,但现在觉得自己有些邋遢,新买的口红来不及拆开来用,现在见到喜欢的色号也不敢买。”不难看出,廖思慧骨子里也是位爱美的女生。
除了希望可以化个精致的妆容,廖思慧坦言,还希望可以大吃一顿。“想吃的东西太多,等疫情过后,再一一品尝。”
中信广场保安部 唐亚玲
疫情结束后 要带家人外出走走
唐亚玲可以算是物业行业的资深员工了,在广州工作生活20多年的时间里,唐亚玲一直在物业行业里工作。15年前,她选择加入保利物业,先后在南方电网及中信广场的项目任职过。
“两年多以前,从南方电网项目调到了中信,疫情发生以前主要负责来访登记、维护大堂秩序和客户指引的工作。但疫情发生后,工作量一下子就加大了,负责查证、量体温以及登记。”唐亚玲表示,三大块内容缺一不可,而这也让工作难度加大了不少。
据介绍,为了严格控制进出人员的情况,中信广场方面为业户增设了出入证,根据穗康信息及行踪记录办理,落实到每一位进出大厦的人员身上。也正因为如此,加大了唐亚玲门岗位置的检查任务。
唐亚玲坦言,偶尔难免会遇到不配合工作的访客,她还记得,有一次,一位女白领前来接先生回家,手持着先生未填写完整的出入卡,唐亚玲当场要求其完整填写先生核对无误才能进入第二道检查工序。“客户一开始很不配合,不愿意做,我们只能现场劝说,把实际情况说明清楚。”在唐亚玲的坚持下,该女白领最终配合地填写了先生的信息,同时出示了个人的穗康码等相关信息作为佐证才得以被放行。
“因为公司要求,出入需要携带身份证和出入卡作为检查的内容。来访的客人会觉得麻烦,一开始也有很多业户表示不习惯。”唐亚玲表示,这种情况下只能尝试好言相劝,让业户配合完成这项工作,在她看来,这也是对大楼业户安全的保障。
在此前的工作中,唐亚玲也曾经历过非典,她坦言,“相比之下,这次疫情的冲击要更大一些,大家的防患意识和方式也提高了很多。”例如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唐亚玲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把自己从头到脚彻底消毒,并且第一时间洗干净双手。
在广州20多年的生活里,唐亚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在采访过程中,不难听出唐亚玲对于女儿的牵挂。“现在对于女儿来说,就是最紧张的时期,因为马上要中考了,她很希望考上心仪的重点学校,因为成绩上还稍有一点点距离,这个假期她哪里都没去,一直在家里学习。”谈及此,唐亚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透露,在疫情结束后,女儿完成中考后,将带着家人外出走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中信广场客户服务中心 廖颖瑜
为保安全 一个多月没见女儿
廖颖瑜到中信广场工作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主要负责业户关系的协调,业户日常事务的协助,大厦公区设施管理和维护以及疫情期间资料搜集统筹。
或许是善于打交道,当提起防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时,同事们觉得障碍重重的承诺是回收以及资料收集的困难,廖颖瑜反而觉得“很容易”。她笑称是客户对于工作的理解,所以十分配合与支持。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廖颖瑜回收资料的过程中,她所负责的写字楼区域,也有业户主动提出给团队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廖颖瑜感叹地说:“疫情特殊时期,大家都是共同进退,共渡难关。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客户关系维护,廖颖瑜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难免会遇到有些要求比较高的客户,日常走访时,多留心多抽时间去拜访,和客户间的关系也会慢慢融洽起来。”据了解,她所负责的楼层区域,甚至收到过客户的表扬信。
作为和客户最近距离接触的岗位,廖颖瑜坦言,对于自身安全问题难免会有些担心,为了避免给家人带来影响,一个多月前,廖颖瑜从丈夫家中搬了出来,回到爸爸妈妈家中暂时居住,“因为老人家年纪也比较大,小朋友也才两岁,担心抵抗力不足,如果我回家消毒没做足怕有影响,之前在家里的时候,一度要戴着口罩。”廖颖瑜表示,“因为先生这段时间一直在外地出差,爸爸妈妈和哥哥也都需要上班,大家接触的时间不会太多,影响也不会太大。”
谈及女儿,廖颖瑜一度眼眶泛红,会担心女儿的身体近况,“搬出来之前备好了奶粉和纸尿裤等物资,现在每天都要和女儿视频对话,发现她学会了模仿电视上的表演,感觉她又长大了一些。”
挂念家人,廖颖瑜同样期盼着疫情可以早日结束,“生命可贵,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在一起,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她表示,疫情结束后,第一时间回家陪伴家人。
中信广场保洁项目负责人 刘小青
想回湖南的老家探望长辈们
在广州工作生活已有20多年时间的刘小青,目前负责中信广场的日常保洁工作。凌晨5点半,刘小青起床收拾完毕后便会从吉山的家里骑电单车来到中信广场上班。
对严峻疫情,中信广场管理方对大厦的保洁标准、消毒频次提出了更高要求,身为保洁项目负责人,刘小青放弃了春节回家团圆的机会,带领团队承担起大厦防疫和保洁工作的重担。刘小青分享,为了让工作可以落到实处,部门里设立了责任人制,制定消毒计划和工作安排,刘小青表示,实际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内容。每个区域会有固定的责任人完成,并且通过签到的形式,跟进工作情况。刘小青形容,卫生清洁工作的每一员就像是一个分子组成,缺一不可。
此次疫情中,部门还特设了消毒专员,对各个区域的消毒工作进行加强和补充,新增的6名消毒专员的工作强度可不低,覆盖了中信广场的写字楼、商场及公寓三个区块。进行防疫消毒工作前,消毒专员需要先做好个人的防护,佩戴口罩、手套及穿上防护服,背着装了25公斤消毒液的喷杀器进入工作。“同事们结束工作回来后,一身都湿透了,让人看着心疼。”刘小青坦言,这个辛苦的工作岗位,让不少人看了望而却步,或是受到家人的阻挠,要求休假回家。
刘小青表示,可以理解同事的顾虑,也正因为如此,在做这项工作过程中,会加强安全培训,同时也会给予适当的奖金作为奖励补贴。
纵观刘小青部门的团队,有2/3的成员为女性,刘小青坦言,虽然是体力活,但女性更有优势一些。相比之下,女性做清洁工作会更加细心到位。
疫情暴发前,刘小青的家人早已回到了老家湖南过节,而未来得及搭车的刘小青,因为疫情的关系,假期一直留在了广州。和家人分隔两地的日子里,刘小青每个周末都会和家人视频通话。因为工作忙碌,周末是她享受生活的短暂时光,买足一周的菜,和家人互道一声平安,成为了近段时间的指定动作。
刘小青坦言会想念家人,期盼着在疫情结束后,回湖南老家探望长辈们。
农信大厦前台 朱利娟
留守前台 每天洗手20次致过敏脱皮
自疫情发生以来,朱利娟一直坚守在农信大厦前线,每天对进出大厦的客户测体温并一一核实身份登记,就连春节也没回家。
“我家在深圳,坐车一个多小时就回去了。但由于经常在外面接触不同的人,有一定风险,所以暂时在广州自我隔离。”朱利娟表示,特殊时期,大厦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过年到现在一直坚守岗位,自己也想出一分力与大家一起奋斗一线。
疫情期间,农信大厦采用了封闭式管理,为了提前做好给业户出入证派发的准备,朱利娟自行将工作时间从八个小时延长到了十个小时。
“一开始会有一些害怕,焦虑自己会不会感染。后来,大厦项目经理为减少近距离接触式测温,急购了热成像测温仪,岗位上实现零接触式测温,相对安全多了,心也安定了许多。”朱利娟表示,疫情发生后,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自己也经常会很紧张,时不时自测体温,查看是否有发热症状。
除了工作时间的延长外,为了个人与业户的健康安全,朱利娟每天都会反复洗20多次手,手部出现了脱皮和过敏的症状。“有一段时间手上出了很多红点,还挺严重的,有业户看到了,送来酒精和有润肤功能的洗手液。”朱利娟表示。
工作时间严格按规定,要求其出示穗康码、身份证以及核对行动轨迹后方可进入大厦,当然遇到不配合防疫登记的客户也是有的,当场辱骂工作人员这是轻的,还有边骂边脱口罩吐口水的,这严重危害了大厦客户公共安全。
“还有一些人不会用手机申报穗康,需要一个个耐心地教会她们操作。”朱利娟说,自己辛苦一下没问题,重要的是客户的配合,希望大家一起做好防护,共同抵抗疫情。
“疫情结束后,想马上飞奔回家,上一次回家还是2019年12月,我妈也想我了。”朱利娟表示。
富力新天地停车场管理员 谢惠兰
退休在即 却想疫情结束后继续工作
谢惠兰是富力新天地的一名车场管理员,作为富力的“老员工”,公司里的人都会称呼她“兰姐”。兰姐还剩不到半年就要退休了,但在疫情当前,春节期间她依然坚守在大厦一线岗位,为防疫工作尽一己之力,其间更是一度冒着危险拦住了没有戴口罩进入停车场的外来人员。
谢惠兰的憨厚老实不仅仅表现在工作里,对她进行采访期间,总是乐呵呵地笑出声来。
“家人也说我还有两个月不到就要退休了,为什么还这么拼?”然而在兰姐看来,这是工作职责。“公司里有不少人来自外地,临近春节前有不少人回家了,人手紧张,如果我丢下了工作,谁来负起责任?自己的工作还是必须自己负责。”
虽然负责停车场的管理,但同样会有风险存在,2月3日14:42,正在车场卸货区值班的兰姐发现车厂入口道闸有一名男子从道闸下方钻进来,她随即飞速赶到该男子面前,对该名男子进行问询,“我一看对方没有戴口罩,就提问为什么不佩戴口罩,告诉他如果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仅是他个人,而且涉及整栋写字楼里的人。”随后,兰姐现场进行了一番告诫教育,并要求测量体温,确定无异常后,要求其戴上口罩方才让对方进入写字楼,“当时对方没有戴口罩,我和他交谈过程中也距离得比较近,后来下意识紧张了起来。”兰姐笑着说。
自从那次后,兰姐自行升级了防护装备,“家里有护目镜,但当时觉得太夸张了,不敢戴出门,后来选择了戴墨镜上班。”谈及此,她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担心在外携带细菌回家,兰姐也有一套回家的防疫做法,担心会把细菌带到门把手上,为了避免传染,兰姐外出时钥匙手袋统统都不带,按下门铃后家人帮忙开门,“待消毒清洁干净了,再进家门,随后家人协助把门关上。这样我就不会碰到门把手了。”
职场工作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兰姐却表示,还想继续工作。“疫情结束后,调理一段时间,让身体适当休息一下。如果还有工作机会,还想继续工作下去,觉得自己还能工作一段时间,除此之外,抽出时间来学学唱歌跳舞。”
统筹:南都记者 郑雨楠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王美苏 通讯员 丁芳明 利莉
图片:南都记者 黎湛均 冯宙锋 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