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生鲜超市瞄准零售市场,电商助力广东速食卖遍全国
今天,你买了半成品菜没

不用洗、不用切、直接下锅,省时省力还好吃。疫情期间,半成品菜成了宅家一族打牙祭的“救星”。国内不少餐饮企业也将部分产能用于开发半成品菜,转型零售化。电商平台也为餐企组建“餐饮零售发展联盟”,助力餐饮企业将冷冻速食卖到全国各地。
在广州,半成品市场成为群雄争夺的餐饮新高地,除了传统的利口福速冻食品开发全新的即食菜外,盒马鲜生也推出预制的生鲜半成品菜,渔民新村、海底捞也推出餐厅厨房配好的预加工食材,形成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和生鲜超市三足鼎立的半成品菜竞争格局。
冷冻即食菜成市场新宠
今年3月初,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公司为前线医疗队送去2000箱即食广府靓汤。在特殊时期,对比驰援的生鲜蔬菜,即食食品能快速抚慰辘辘饥肠,缓解乡愁。
“这个味道,和我妈煲出来的,是同一个味道。”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队员郭远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边喝着老火汤,一边赞不绝口。
除了即食老火汤外,利口福公司在原有的速食点心基础上,还推出了酱香辣猪手、咸香鸡、紫苏鸭等预制冷冻即食菜。
半成品菜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以往半成品菜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工作忙碌的白领、“厨房小白”,疫情期间“全民下厨”更刺激了半成品菜的发展,一些餐饮企业开始转型。
盒马工坊开发了近百款半成品菜,已经形成家常菜、调味肉、海鲜、熟食、免洗净蔬菜等多个系列。“目前新上架的快手菜销售增长较高,在广东区域,最受欢迎的分别是广式鸡煲、胡椒猪肚鸡和子姜炒鸭。”盒马工坊广东区域负责人肖园表示。
盒马的上游合作企业负责人陈承介绍,半成品菜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以餐饮企业逢年过节推出的礼盒装形式售卖,用于送礼。后来以蔬菜为主的净菜产生,以大量供应餐饮业为主。到了现在,菜式、口味、包装形式日渐多样化,炒菜、炖菜、锅物等花样百出,消费也越来越家常化。
餐饮业争相推出半成品菜
疫情期间,不单有超市跨界做餐饮,也有餐饮跨界做超市。在广州有20多家门店的连锁粤菜酒楼渔民新村,就在利用其生鲜供应链健全的优势,在门店开起“合力生鲜”超市。记者在番禺迎宾路的渔村皇宫店看到,现场有海鲜、肉类、蔬菜等数百种食材,也有分类包装好的半成品菜,如酸菜炒大肠、冬菇马蹄蒸肉饼等,不过里面没有酱料和说明书,对于厨艺“小白”来说有一定难度。
过年期间,广州许多知名酒家食肆推出招牌半成品盆菜。也有餐饮企业将工序复杂的硬菜做成半成品来卖。比如消费者在家想吃酸菜鱼,可杀鱼、去刺又非常麻烦,川偎杂谈餐厅就做出半成品菜,顾客买回家以后,直接倒入汤底,加入配菜和鱼片,加热3-5分钟后就可以吃到“大餐”了!
海底捞也推出了方便菜肴系列,都是新鲜现做的半成品,保质期4天,消费者通过3-5分钟的简单翻炒即可食用。
半成品菜或成零售新风口
电商也在行动。2月6日京东生鲜发起了“餐饮零售发展联盟”,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平台将餐饮企业做成的“速食”商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市场。目前,已有包括海底捞、西贝筱面村、东来顺、哈根达斯、广州酒家、狗不理在内的100多家餐饮企业加入。
另外,盒马等生鲜电商也加大了半成品速食的供应量,胡椒猪肚鸡锅、罗宋汤、韩式部队锅、日式寿喜烧等半成品菜肴都成为最近的热销“爆款”。从今年春节至今,卖得最好的菜品日均销量甚至能达到平时的10倍多。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量不仅为上游企业带来红利,也为生鲜食品企业打开“转危为机”的新思路。
长期关注消费领域的麦星投资董事总经理郑重表示,2019年中国家庭户均消费半成品菜市场规模,大概只达到日本2004年家庭户均消费的5%。这次疫情也间接推动了经济、卫生、方便的半成品菜消费在国内市场的扩大。
“从未来发展角度结合整个新生代生活节奏、工作节奏来看,半成品制品肯定会成为一种趋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吴广宇 实习生 王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