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有成百上千位妈妈站在抗疫第一线 像一束束光!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伊欣 05-11 00:30

女儿给刘星怡写的“信”。

此前,在雷神山医院上班前,刘星怡拍了个照。

与家人见面,小儿子与妈妈邹艳平隔着口罩亲吻。

女儿为邓荔画的画。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打断了别具意义的节日仪式感。春节元宵,本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坚守岗位的人们与家人聚少离多;清明五一说走就走的旅程无奈取消,做好的行程攻略只待来年重启;说好一起度过情人节,眼见成为靠视频通话触摸不到的恋人……而慢下来的生活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拾起被忙碌工作忽略的亲情,重新发现一同“隔离”在家的母亲的小事,尤其是在疫情逐渐好转、生机勃勃的夏日,重新收获回归母亲身边的感动。在2020的这个母亲节,我们邀请了母亲/孩子聊聊他们在疫情下对“母亲”这个概念的感悟。

援鄂医疗队队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整形外科护士长

刘星怡

小女儿说:你是个骗子,说好三天就回来,都过了这么多个三天你都不回来!

我们是2月21日出发的,17日就接到了通知,那天刚好也是我的生日。我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12岁了,小女儿6岁。大女儿还好,比较理解我的工作,只是不情愿我走;小女儿还小,不是很理解,离开前,我去哪儿她都要跟着我,生怕我走。我骗她说“因为有人生病了,我要去给他们送东西,三天就回来”,她才勉强同意。

去了武汉以后,最开始的三周我几乎天天失眠,需要服用助眠的药物,到后面需要借助抗焦虑的药物,整个人绷得很紧。

由于时间基本不够用,我与家人也没法天天联系,只能尽量在每天晚饭后抽空打电话,但更多只敢与先生联系。因为只要一跟孩子联系,孩子就一直在哭。小女儿到后面都生气了,她说:“你是个骗子,说好了三天就回来,都过了这么多个三天你都不回来!”

到后面,我怕我的情绪波动大会影响工作,就几乎不敢跟孩子们联系了。但我的先生会常常拍孩子的视频给我看。现在大女儿刚上初中,课业繁忙,我先生刚开始会经常把课表搞乱,后来我帮他们远程做好了课程表,让先生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面。我先生平日经常出差,在我离开后,为了支持我的工作,整整两个月时间里,他就呆在家里照顾孩子,非常感谢我先生。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大女儿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她写了一封信告诉我“病毒虽然很厉害,但是我们不怕,因为在这场疫情中,有成百上千位妈妈,像我的妈妈一样,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站在了抗疫第一线,像一束光照进了病人的心坎里”。我记得那时我刚从病区里面出来(病区不能带手机进去),看到了她的信,一下子就坐在更衣室里面哭起来。我也以她为豪,小小的年纪能够理解这种大义。

4月10日我们从武汉乘专机回到广州。家属不让去机场,但我先生就偷偷跑到机场旁边的高架桥下面,在草丛边上远远地见了我一面。隔离的时候,我的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先生带着孩子们来到隔离酒店,隔了很远的距离见了5分钟。50天后第一次再见到他们,妹妹哭得特别厉害。很快,隔离结束后,我的先生、妈妈、婆婆和小女儿都来了,大女儿当天还要上课就没来。小女儿带了很多她做的礼物,有橡皮泥做的小项链、小手链,还有折纸、画画,她写了“妈妈,我爱你”,还画了一个小嘴嘟起来亲嘴的图案。当天家人给我做了我最爱的青椒炒肉丝和红烧肉,我妈妈跟我婆婆每人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我“很勇敢”。

在医院工作,有紧张的时刻,比如防护服被割破了,后来我们用透明胶把尖锐的东西包裹起来,这些情况就慢慢减少了;也有温情的时刻,我在武汉遇到一对70多岁的爷爷奶奶,奶奶生着病还要尽量去照顾爷爷。爷爷在妇女节给奶奶送了玫瑰花,很动情地跟奶奶表白。在场的人都非常感动。这对老夫妇携手结婚50年了,从来都没有分开过。

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生命无常,要好好珍惜生命,我希望以后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我家人。有他们的全力支持,我才能用十二分饱满的精神去完成我的工作。希望孩子们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援鄂医疗队队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师

邹艳平

母亲专门戴着口罩去地铁与我的海报合影

我是1999年毕业的,在南方医院心内科的重症监护室——CCU病区工作了18年,2013年成为了重症监护领域的ICU专科护士。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调至老年病科,现在也是广东省护理学会培养的老年专科护士。

1月24日,大年除夕,医院接到广东卫健委通知要紧急组建援鄂医疗队,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当时媒体报道,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成为了新冠肺炎感染的危重症患者,我觉得我去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家有两个小朋友,分别是13岁和10岁,分别上初二和小学四年级。小儿子知道我要离开家去武汉支援的消息以后,就只是紧紧地抱着我,没有说话,眼睛有点红,虽然泛着泪光,却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而一直内向腼腆的女儿也默默接受及认同了我的选择。在武汉的时候,我最想吃的是女儿烘焙的小饼干。我平时跟女儿的互动不太多,有段时间还比较疏离,所以,特别想多点时间陪伴她。从武汉回来后的休假时间里满足了这个愿望,我很欣慰。

其实,一开始跟家人联系是用微信视频聊天的,但他们看见我脸上的皮肤状况会难受,所以,后来就改用语音交流了。我的父母是大年三十从新闻上看到我的名字,才知道我驰援武汉的消息,我妈当场跟我妹抱怨说:“一句话都没说就走了,不知道家里人会担心吗?”然后,她当场就哭了。今年,“三八”妇女节没有机会给妈妈买花,以前过节我都会给妈妈买花,虽然她觉得买花特别花钱。然后,我选择给她买衣服,但她又觉得自己有好多穿不完的衣服。我觉得她内心应该还是开心的吧!有时,我工作太忙,顾不上收拾屋子,住一个小区的妈妈就来家里帮我晾衣服、浇花,甚至买菜什么的。我在阳台上养了山茶花、栀子花、吊兰、多肉植物、含羞草等,长势不错,都是她照料的功劳。还有,我现在这么胖,都是我妈妈和我婆婆的功劳,还有我家先生,因为他们做的菜都很好吃(笑)。说这些,感觉有甩锅的嫌疑。

3月22日,我平安回到广州,隔离结束后家人来接我,小儿子第一时间就抱住了我,钻到了我怀里。其实,无论我们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我妈去接我的时候抱着我哭得特别伤心。后来我才知道,她一直睡不好觉,看到我终于平安回来了,她才可以安心地睡觉。上次,《南方都市报》关于“逆行者”的宣传照片出来后,妈妈就非常的开心,她说:“我女儿终于可以跟钟南山院士站在一个平台上了!”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很争气,专门戴着口罩去地铁与我的海报合影,还给我做了一桌子的饭菜。

我的妈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轻时做过代课教师,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因为,她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和孩子,当然,她也有一个所有母亲的通病——“唠叨”(笑)。我有些性格很像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会努力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在她的影响下,我已经慢慢长成她的样子,坚韧而努力。

以后我希望能带着家人去武汉旅游。我是湖南人,我的第二故乡是广州,但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说:我在武汉也工作过两个月,那儿也是故乡。重返武汉,是因为我想带孩子们去看看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想去好好地看看武汉的全貌,看看它满满的人间烟火气的样子。对于女儿,我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要自信地面对所有困难。希望无论他们将来做什么工作,要尽力发一分光和热,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快乐就好!这也是每一位母亲的心愿吧!

援鄂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内科护士

邓荔

武汉战疫之余,女儿与我视频读课文,让我感觉自己就在她身边

回想起在武汉的工作,紧张而又忙碌,在陌生的工作环境里与首次合作的团队一起工作,我们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我每天负责照顾的都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病房没有家属,除了全力救治病人,还要照顾病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做好心理抚慰,还有保洁工作。

在派出前,我去武汉的事情就只有丈夫知道,只是告诉孩子工作需要要去武汉出差,没有告诉父母,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担心。工作之余都会抽点时间跟家人联系,主要是报平安,让家人放心。女儿现在是十万个为什么,每次打电话都有很多问题,隔离病房是什么样子的?你接待的病人是什么样子的?你那边是在什么科?穿防护服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不管问什么,第一句都是“你什么时候回来?”

2月23日是我的生日,往年我们一家人都坐在一起吃蛋糕。这次家人买了蛋糕,通过视频连线给我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女儿则为我画了一幅画,写了一封信,弹了一首生日歌。在她的画里有很多会飞的爱心,我和女儿穿着公主裙在郊游;她还在信里说:“你要保护好自己,不然我会伤心的。希望快快把病毒打败,这样你就可以早点回家了。妈妈,我好想你。”平时在我们视频通话的时候,我最喜欢女儿读课文给我听,这样就会感觉自己就在她的身边。

我们是4月7日回到广东。4月21日隔离结束,我的家人过来接我。我在大巴上就开始东张西望,找我的家人。一直以为自己挺坚强的,回来的时候心情也比较平静,但是下车看到女儿的那一刻,看到她长高了,扑过来说:“妈妈,你终于回来了!”还是忍不住哭了。一家人很久没有一起坐下来吃晚餐,当天晚上还是挺感慨的。

我在武汉时也遇到不少一家人一起接受治疗,其中有一对母女,一开始她们在不同的病房,我们帮她们调到一个病房,两个人互相依偎,后来都康复了。现在我回来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陪一陪家人,给他们做好吃的,陪女儿学习、看书。她喜欢看《大中华寻宝记》,想让我带她去北京或者海南玩。我亏欠家人太多,希望下个春节能有假期,可以好好陪家人过个春节,疫情结束带女儿出去旅游。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很宝贵,我报名的时候感觉自己很爱自己的国家,国家有需要我的时候,就特别想出一分力。同时,我也在给我的女儿树立一个榜样,国家和人民从小培养了你,长大以后,在国家和人民需要她的时候,希望她能像我一样勇敢地去报名,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