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旁疏导“五类车”、十字路口指引行人过马路
交通黑点不再“堵” 多亏这群广州街坊

人民南路周边交通整治行动中,志愿者们协力将非法营运的五类车搬走。。

“小黄帽”交通劝导服务队在去年8月成立。
手推车络绎不绝地穿梭在批发市场和街边服装店之间,时常与一旁的货运车擦肩而过。身穿荧光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来回巡逻在这条500米的十三行路上,引导着各种车辆的秩序行驶与停放。此时,远在60公里外的南沙区黄阁镇小虎路口,行人、五类车闯红灯的情况偶有发生,戴着小黄帽的志愿者正在维持交通秩序。在广州,越来越多的志愿力量正加入到交通整治的行动当中。更多的广州街坊在工作与生活之余成为一名社区的交通治理志愿者。他们或奔波于大街小巷,或坚守于十字路口,用指引和劝导的方式疏通了街道,规劝了不文明行为,以切实行动实践着志愿力量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人民南
保安、街坊穿上志愿者背心
在烫得笔挺的制服外套上荧光色的志愿者背心,新中国大厦物业管理负责人李长德,这一天又带着手下,来到了新中国大厦旁,位于十三行路口上的岭南街联合执法点。自从组队加入了“家在岭南”志愿服务队后,每月四次的交通整治行动,新中国大厦都会抽调四五名保安加入其中。
坐拥冻品、辅料、服装、电子四大专业市场的人民南,“五类车”违规行驶、手推车乱行、噪音污染一直是该区域的痛点。而集聚广州著名服装批发市场,以前号称一天10万人流量的十三行,“五类车”的问题也尤为突出。
李长德表示,十三行的很多商家使用五类车是出于便利之举,但其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人无证驾驶、不佩戴头盔、为了多拉一些货物而使用残疾人车辆,甚至不顾交通规则,随意抢道占道,横穿马路。
从小就生活在人民路的梁泳君,对人民南先前拥堵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她回忆,以前没出现共享单车时,很多小车驶入人民桥前,就已经出现堵塞。后来电动车和共享单车出现,经常横冲直撞,附近的道路也更塞了。“整治之前,这段不到一公里的路,要塞10到20分钟。”她有些无奈地说道。
去年7月,荔湾区岭南街平安促进会成立了“家在岭南”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用以维护人民南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解决占道经营、共享单车管理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工作。8月时,梁泳君通过“广州街坊”小程序主动申请加入了这支队伍。
与此同时,人民南周边的大型批发市场红遍天、新中国大厦、新亚洲电子国际商城等的物业保安也加入“家在岭南”。
每一次由街道发起的整治活动,总会出现十几名身材高大、训练有素,穿着志愿者背心的保安,慕容伟明心里十分踏实,作为岭南街平安促进会秘书长,启动不到一年的“家在岭南”得到那么多企业和街坊的支持,即使整治仍存在难度,但整治的力量是坚实的。
陆续过来的还有来自街道、居委、职能部门以及更多的社区志愿者。每次行动,早上10点,一批身穿志愿者背心的人就会集结在十三行路口,开始巡防任务。
街坊助力人民南交通整治
签到后,梁泳君换上橙白色的志愿者外套,走进整治队伍中。行动开始后,交警和附近商城的保安拉上备用手推车,和梁泳君等志愿者一同进入十三行,沿路搜查清理非法占道停放的车辆。
每当交警认定为五类车后,梁泳君会上前迅速移开一旁的共享单车和杂物,以便志愿者保安可以合力把车辆抬上手推车,之后再运回警亭旁的空地等待车主认领。与此同时,梁泳君还需要负责在“五类车”治理中拍摄照片,担任一部分的宣传工作。
今年梁泳君已在“家在岭南”队伍参与了3次“五类车”整治行动。据李长德透露,目前十三行的交通整治行动已日趋常态化,光在今年5月就开展了4次,基本每周一次。
李长德说,志愿者所能做的是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整治,起辅助的作用,“但当商场内的保安和商场外参与整治巡逻的保安都穿上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时,震慑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除了“五类车”整治外,梁泳君的志愿服务内容还包括劝导行人安全出行以及劝导商铺不要占道摆放货物。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劝导商家不再是一件难事,“他们只要看到是穿着志愿者服的人都很配合,知道都是为了岭南地区的安全。”
从梁泳君加入“家在岭南”至今,主干道塞车现象已有所改进,“五类车”的使用也在逐渐减少。梁泳君表示,看到路通畅了,行人过马路守纪律,就是自己在志愿服务中最开心的事情。
黄阁镇
“小黄帽”路口
引导行人
今年1月,在得知南沙区黄阁镇组建了“小黄帽”志愿联合服务队后,南沙市民麦子健加入了“小黄帽交通劝导服务队”。每周六上午,刚结束一周工作的他又一次早起,从东涌镇驱车20多分钟,赶在7点前到达黄阁的小虎路口。穿上橘色外套,戴上显眼的黄色帽子后,他走进马路中间的安全岗,在来往的车流声中开启一天的志愿服务。
地处广州南部的南沙面积较广,人口密度不高,道路大多宽阔。村民、居民在以往出行时常用“五类车”代步。麦子健加入之初,因“五类车”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时发生。
小黄帽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就是同协管中队一起站在路口维护交通秩序。麦子健表示,经常去的路口主要是区政府路口、镇政府路口和小虎路口这三个地段,因为地处交通干道,人流、车流量较大。
在劝导服务中,麦子健常会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人,有的人会叫他“少管闲事”,有的甚至还会破口大骂。面对这些不理解,麦子健没有丧气,他表示:“劝导可以减少事故发生。”
今年上半年,十字路口的一次停电,让麦子健印象尤为深刻:当天,4名协警站在十字路口的4个对角,用手势指挥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通行。志愿者在一旁配合引导。最终,十字路口度过安全的一天。
谈起目前整治的成效,麦子健坦言比之前好了很多,志愿者队伍轻松欢乐的氛围也让他很自在。在汽车公司工作之余,麦子健每周都会抽出周六周日的一个时间段,来到路口参与交通引导的志愿服务,“就当是去上一天班。”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叶孜文 实习生 马新杰
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