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下午茶”珠江新城热卖
支持性就业倡导活动登陆CBD,向公众展示心智障碍青年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

买到甜心下午茶的爱心人士。

甜心下午茶分为AB两款。

现场有插画艺术家在创作。
“您好,这是您的甜心下午茶,谢谢您的支持!祝您一天好心情!”7月2日-3日,一款特别有爱的“甜心下午茶”在珠江新城热卖,每一位前来捧场的白领取餐时都收到这样诚恳的感谢。从点心制作,到电话客服、现场销售、送餐上门,每个环节都由一群心智障碍青年完成。他们用微笑和高水准的服务赢得了一片点赞,原定的300份下午茶提前售罄。
“甜心下午茶”是一项支持性就业倡导公益活动,由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CSR环球网联合发起,希望向公众展示心智障碍青年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公众与心智障碍青年的交流与了解,从而推动企业和全社会接纳和认同心智障碍青年。
“放假很无聊,我很想上班”
工作是对心智障碍青年的能力认可
“下午好!欢迎了解一下甜心下午茶,我们分为两个套餐,套餐A有肉松面包、麦芬蛋糕;套餐B有巧克力包、肉松小贝,两个套餐都配有曲奇和阳光豆奶,适合与同事朋友一起分享哦!”面对心智障碍青年冬冬的推荐,大家纷纷拿出手机下单。
本次甜心下午茶设计了两款套餐供顾客提前预订,每一份套餐都是双人分量。顾客在线预订后,可以到活动现场自提或由青年送货上门。活动现场设置了“快闪”摊位,一连两天提供自提服务,也便于白领现场购买。
这些美味点心由麦子烘焙面包坊的5位特殊面包师亲手制作,从配料、和面、烘焙到包装的全过程,均由他们完成。
受疫情影响,麦子烘焙面包坊今年年初并没有安排特殊员工上班。小邝是其中一名特殊学员,有一天,他从泮塘骑自行车回到白云大道北的门店。看见突然而至的他,师傅惊讶地问为什么回来了,他诚恳地说:“放假很无聊,我很想上班。”麦子烘焙负责人卢卫霞告诉记者,小邝虽然有心智障碍,不太懂得表达,但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做面包对于他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是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提供完整实习工作体验
让心智障碍青年走向社会“预热”
按较早前的培训和分工,活动现场的心智障碍青年分别负责销售、兑换、提货、服务几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就业辅导员陪同。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他们都抓紧时间反复练习。正常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对部分能力较差的学员而言,却要长时间反复练习。
参与“甜心下午茶”活动,心智障碍青年们也需要“竞争上岗”。主办方在这次活动中为心智障碍青年设计了从实习面试、实习培训、到岗工作、实习评估、领取工资等完整的实习工作体验,为具备工作能力的心智障碍青年走向社会提供重要支持。在实习工作过程中,主办方还会通过观察,对他们的职业素养、人际关系、情绪行为、职业人格等做出评估。
即将入读大学的自闭症患者冬冬第一次参加甜心下午茶活动,但表现得落落大方,丝毫不怯场。尽管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已相对突出,但在寻找实习工作时,冬冬依然遇到了很多障碍。
甜心下午茶项目发起人陆敏君长期关注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问题。她介绍,心智障碍人士可以胜任很多类型的工作,只要经过训练和引导,他们有机会匹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但目前社会公众的认知和接纳度还不是很高,市民对心智障碍人士的理解、接纳和包容还需进一步提高,面向心智障碍人士的岗位也屈指可数。
在她看来,心智障碍人士走向社会,就业辅导员的角色必不可少。“(就业辅导员)的重要工作是对接愿意接受心智障碍者的企业,和学员正式上岗全程跟随,以便能随时根据工作中的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协调企业与学员的关系。”
53%心智障碍青年有就业意愿
缺乏培训和实习机会是主要障碍
得益于全社会对心智障碍人士融合性教育、融合性就业等议题关注度的提升,作为一个旨在向公众展示心智障碍青年就业技能的平台,“甜心下午茶”成立6年来,在打破公众刻板印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市16岁及以上的持证心智障碍人士有24131人。根据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近期发布的《广州市2019成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状况和需求调研报告》,正在和曾经就业的心智障碍人士比例为17%,高于2012年的11%。数据还显示60%的家长和53%的心智障碍青年有就业意愿,但岗前培训和实习机会的缺乏成为了他们就业的主要障碍。
“自2014年起,扬爱携手广州少年宫、CSR环球共同发起甜心下午茶品牌项目,持续助力更多心智障碍青年融入社会,下一步扬爱将继续升级项目内容,创造更多元的融合性实习岗位,进一步促进心智障碍青年的社会融入”。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秘书长梁志图向记者表示。
“心智障碍人士的思维有异于普通人,他们看世界的角度跟普通人很不一样,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就像世界上的动植物各不相同,却一起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态”,广州臻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资深领导力教练伍立恒说,“作为社会生态的一部分,心智障碍人士也可以成为社会价值的积极贡献者。”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通讯员 蔡心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