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出台相关新政,多举措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在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权益

见义勇为 事迹突出 优先安排入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林菲 何欣 07-06 01:20

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是见义勇为的通俗诠释。

如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广州关于见义勇为奖励的最新办法规定,见义勇为人员除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抚恤补助规定的相应待遇外,经有关机构确认,可获市政府颁发的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抚恤奖金。

此外,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在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申请常住户口的,将予以优先安排,在就业安置、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权益也有明确规定。

6月29日,广州市政府官网挂出《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全文。

一起来看看吧。

Q1 哪些行为属于见义勇为?

一是不负有法定职责、法定义务的人员,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实施救人、抢险、救灾等行为。

二是保安员、辅警、治安联防员、交通协管员等负有约定义务的人员,与违法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或者实施抢险、救灾、救人行为,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Q2 申报有时间限定吗?

申请、举荐确认见义勇为的,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Q3 广州对见义勇为人员有哪些表彰奖励?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对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可以给予下列表彰或者奖励:

(一)通报嘉奖;

(二)颁发奖金;

(三)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Q4 广州人在外地见义勇为也能享受这一政策吗?

办法规定,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外被确认为见义勇为的,享受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见义勇为行为人员同等的奖励和保障;已经在见义勇为行为地领取相关抚恤奖金的,与广州抚恤奖金差额的部分,由市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区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按照本相关规定确认后予以补足。

Q5抚恤奖金最高有多少?

见义勇为人员除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抚恤补助规定的相应待遇外,经市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确认,由市人民政府颁发一次性抚恤奖金:

(一)牺牲的,颁发100万元抚恤奖金;见义勇为事迹特别突出、影响特别巨大的,酌情增加抚恤奖金。

(二)丧失劳动能力的,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关于见义勇为的确认办法(试行)〉的通知》(粤见义勇为〔2013〕7号)第八条规定的伤残等级,颁发40万元至100万元抚恤奖金: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颁发80万元至100万元抚恤奖金;

2.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颁发60万元至80万元抚恤奖金;

3.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颁发40万元至60万元抚恤奖金。

(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等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构成重伤的,根据受伤程度轻重颁发20万元至40万元抚恤奖金;构成轻伤的,根据受伤程度轻重颁发20万元以下抚恤奖金。

(四)对未达到轻伤以上(含轻伤)标准,但是见义勇为行为事迹突出,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且社会影响较大的,视情况颁发1万元至10万元抚恤奖金。

  Q6 见义勇为人员能优先入户吗?

办法规定,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配偶、子女在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申请常住户口的,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优先安排。

办法还明确了见义勇为人员在就业安置、低保救助、致孤抚恤、住房保障,人身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条款。具体来说:

●及时救治

1)不得拒绝推诿

2)垫付追偿费用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人身损害的,在救治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的治疗费用,由公安机关通知见义勇为专项经费管理部门先行垫付。造成残疾的,一并垫付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造成死亡的,一并垫付丧葬费。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人身损害并有侵权人的,侵权人或者侵权人的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依照前款规定先行垫付相关费用的,应当向侵权人或者侵权人的监护人追偿。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人身损害并有受益人的,有关费用可以由受益人或者受益人的监护人适当承担。

●伤残待遇

1)工伤保险 参加工伤保险的见义勇为人员,被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评残抚恤 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且未认定视同工伤的见义勇为人员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而致残的,应当按照《关于印发〈广东省民政厅关于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粤民优〔2012〕1号)有关规定评定伤残等级,并享受相关待遇。

●就业安置

1)因见义勇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所在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见义勇为人员不能享受上述待遇,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

2)因见义勇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从区级人民政府见义勇为专项经费中,逐月发给其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标准的基本生活费。

3)对就业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应当优先纳入就业援助,优先推荐就业。

因见义勇为误工的人员,所在工作单位应当视同出勤,不得降低其福利待遇或者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

●低保救助

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纳入低保范围,符合相关条件申请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的,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优先救助。

●住房保障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优先配租保障性住房或者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应当给予优先安排。

●致孤抚恤

因见义勇为人员牺牲而致孤的家庭成员属于我市社会福利机构供养范围或者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我市因见义勇为人员牺牲或者残疾等情况而致孤或者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条件的未成年子女纳入孤儿或者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条件保障体系,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或者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

●人身保护

因见义勇为致使本人或者其近亲属 受到威胁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进行打击报复的,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

●经济补助

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而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由行为发生地的区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在见义勇为专项经费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法律援助

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民事权益纠纷请求法律援助的,申请人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提供援助。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制图: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