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村改,如何重塑顺德产业新格局
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点题,“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热议


周文

丁力

葛爱霞

王基国

李国尧

申银凤

郭锡南

张鹏

邓海权
“筑巢引凤,凤凰凭什么会来?”
“招商引资的同时,顺德产业到底应该往哪走?”
“如何利用腾出的空间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如果说,“村改”的上半场是一场土地空间再造之战,那么接下来,如何坚持把千辛万苦腾出的宝贵空间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打响一场产业格局重塑之战,将是对顺德更大的考验,也是顺德建设新时代广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的重要课题。
在今年6月召开的顺德区两会上,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现场向区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提出新课题: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如何重塑顺德产业新格局?
7月24日,顺德政协联合南方都市报举办“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总第41期,紧扣“如何重塑顺德产业新格局”这一主题,顺德区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进行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思考对话和交流碰撞。
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表示,本期“论道顺德”是顺德政协“重塑顺德产业新格局”调研活动的一部分,接下来还将结合企业走访、座谈,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重塑顺德产业、城乡融合与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发展新格局。
A 成绩单
顺德村改已腾出4.3万亩发展空间
“村改势在必行、志在必得、不容易,但顺德开了个好头。”在本期“论道顺德”座谈会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用了四个关键词对顺德村改的成功探索做了个提炼。
2018年,顺德将村级工业园改造确立为全区“头号工程”,一把手挂帅、十大镇街同步启动。截至今年7月6日,顺德村改已累计拆除整理土地超过4.3万亩,腾出了连片的高质量产业空间。
村改腾出来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怎么装?来自顺德区经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以来,顺德共引进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278个,投资总额达到了263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56个,投资额1500亿元。
据南都记者了解,2020年上半年,顺德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点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0个,投资总额约703亿元。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10个,投资总额约240.4亿元,其中村改项目6个。此外,顺德在谈重点招商项目45个,计划投资总额约591亿元。
“上半年引进投资总额约703亿元项目中,有一半属于产业项目。这组数据说明,以村改腾出的发展空间,更多是用来装载产业项目。”顺德区经促局副局长葛爱霞表示,这与村改以60%-70%作为工业产业发展的定位是相吻合的,整个招商工作与村改呈现同频合拍的结果。
确立“2+4+4”产业布局战略
50%以上空间用于本地企业增资扩产
去年,顺德对八大支柱产业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与定位,提出了“2+4+4”的产业布局战略。据葛爱霞介绍,“2”是指家电和装备制造业两个主导产业,顺德坚持两个产业根基不动摇。第一个“4”是指四个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芯片、机器人、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顺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靠新兴产业区推动。如芯片对家电、装备制造业来说其实是很关键的一个产业链。第二个“4”是指特色产业,包括珠宝、家具、五金和纺织服装。“借助村级工业园改造腾挪出来的发展空间,顺德有机会或者是有动力去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空间来重新布局产业格局。 ”
招商是顺德村改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关键词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助力本土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样是重中之重。过去一年,在顺德美的、碧桂园、格兰仕、联塑、万和、新宝等骨干企业掀起“二次创业”高潮,云米、小熊等科技型企业坚定地扎根顺德扩能发展。
“招商数据中,有50%以上是作为本地企业增资扩产的。”葛爱霞表示,“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2018年至今顺德村改的招商成效就是:引龙头、聚科技、强链条、补短板。”
B 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不能把老本丢了”
顺德最有条件高举“智能生活”大旗
“顺德产业到底应该往哪走,我认为顺德不能把自己的老本给丢了。”在座谈会中,丁力倾听了多位政协委员的发言后感触颇深。丁力认为,顺德经历改革开放40年发展形成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十分宝贵,“在这次村改中一定不是把它赶走,而是要让它转型升级,再上一个台阶。”
今年6月,顺德提出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10个超千亩的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区和两大现代连片产业集聚区。对于腾出的高质量空间,顺德优先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座谈会上,顺德区政协委员、区智能家居产业联合会执行会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李国尧和顺德区政协委员、乐从钢铁世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海权不约而同呼吁,重塑产业新格局,顺德首先要扶持、保护好本地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助力有实力、有潜力的发展企业。
“基于传统产业升级,顺德现在把‘家具’改叫‘家居’产业,我觉得这还不够,在下一步发展中,顺德应该高举‘智能生活’的大旗,而不是局限在智能家居上。”丁力认为,当产业发展进入智能时代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智能生活、一个智能生产。在广东珠三角,顺德是最有条件高举“智能生活”大旗的,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顺德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加远大,给人们提供智能化时代的新生活,这其中囊括了智能家居、家电、安保和安防等。“顺德有这个基础,所以我们未来的发展一定不要朝三暮四,往下一步走可以提供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往上一步走可以提供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把这两头抓住了,我们根本不要去羡慕人家。”
形成产业集聚
补链、强链同时还要“壮腰”
过去,顺德村级工业园发展模式是“圈一片土地、布几个产业、发展一批企业”,往往出现产业关联度低,集而不群的现象。如今,通过村改腾出来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围绕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进行招商,形成产业集聚是多位政协委员、企业家关注的话题。
在现场互动中,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顺德机械商会原执行会长,华南理工大学顺德校友会执行会长郭锡南列举了一份数据,作为顺德第二大基础产业,顺德机械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约有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527家,全区共有10以上的装备业有13家,全区产值10亿以上的企业有1/3,2019年工业总产值2880亿。
“优势明显,但也存在行业企业分散的情况,虽有多个领域的‘冠军’,但单打独斗的企业多,没有把整个链条串起来。”在抛出问题和思考的同时,郭锡南也提出了建议,希望顺德通过村改,把分散的机械产业集聚在一起,“集聚以后,通过打造一个网上交易零部件平台,加物流配送加仓库储存,将机械零部件聚在一起,就可以吸引很多研发机构或者零部件企业到顺德,帮助企业升级。”
“此外,我们顺德还缺失了‘腰部’。”在聚焦强链补链形成聚集、抱团发展的同时,李国尧以顺德另一大产业集群泛家居为例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李国尧谈到的“腰部”指的是中间采购环节。
“希望利用好潭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平台,把安防、燃气具、家电、家具、五金、照明、涂料等与产业链相关的要素串联整合起来,组织展览、峰会、论坛等方式,吸引全球采购商前来进行一站式统一采购。”李国尧认为,当前顺德亟须把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起来,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保护本地企业,在大型的公建配套项目中优先使用本土企业制造的产品。
政府加大扶持政策
重视大企业离职的优秀人才
在搭建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补链、强链的同时,李国尧认为,政府如何进一步做好公共的配套,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
“顺德拥有很多传统优势产业,以乐从的钢铁行业为例,在今年的疫情冲击下,乐从的钢铁行业销售情况比去年有所增长。”邓海权建议政府出台更多相关政策,扶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助力传统产业的发展。 包括在用地方面能够提供更多优惠,报建等审批环节进一步加快。“招商时不但要招外资企业进来顺德,也要留着顺德本地的企业。现在顺德很多企业在外地办厂,可以吸引他们回流。
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助力产业升级,都离不开人才。顺德区政协常委、民进顺德区委会副主委王基国建议在对企业加大扶持政策的同时,要重视从优秀企业离职的高层次人才。
“这些人才有技术、有资金、有人脉、有管理,创业成功率最高。例如阿里集团、腾讯集团周边都崛起了一大批阿里系、腾讯系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由阿里、腾讯出来的高层次人才创立。就如顺德云米科技的创始人,原来就是美的集团一事业部的负责人。仅仅用了6年,云米科技就上市了。”王基国建议,顺德要重视从大企业离职的高层次人才。想方设法把这批人留在顺德创新创业,甚至专门给他们开辟一个创业空间,利用村改出来的土地为他们配套一个孵化器,做一个产业园,利用政府加市场的合作模式来推进。
C 招商引资
如何招大商、招好商?
“自己实力要过硬,高手才会来过招”
连片的高质量发展空间除了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外,顺德还瞄准机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招大商,招好商。“招大商、招好商当然很重要,但我们筑巢引凤,‘凤凰’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对此丁力抛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今年7月,海天高端智能装备生态产业基地落户顺德龙江超10平方公里现代产业集聚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拟首期投资50亿元,拟打造以世界龙头带动的集生态产业链配套的“百亿海天”华南总部产业基地。
对此,葛爱霞介绍,在引进该企业的过程中,顺德关注的不仅是企业本身,更是以龙头带动整个产业生态链。“最初只是引进海天集团一家企业,经过多次谈判,该集团的四个板块以及生态链上下游的企业都一并从长三角引过来。这对重塑顺德产业格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该企业选址龙江,对龙江本身的产业格局变化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顺德引进浙江宁波的海天集团为例,在丁力看来,企业落户顺德看中的两方面,一是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二是市场。“要真正招好商,首先自己实力要过硬,自己要有高水平,高手才会来跟你过招。”
以本土优势产业吸引龙头企业布局
带动本地企业抱团发展
当前,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已全面进入”改建并举“的新阶段,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在顺德两会上强调,超千亩的现代主题产业园如何规划、如何配套,是一个重大课题,将影响顺德未来几十年。
在多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看来,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如何招商、建设,与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引进并实现抱团发展,实际上是同一个课题。
李国尧对党代会提出的十大超千亩的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区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总结,“十个产业园区当中,有三个镇街聚焦电子信息的,包括大良、陈村、均安;伦教、勒流和杏坛三个跟智能家居有关;还有半个有关的是容桂的智能家电;还有三个跟智能装备有关的是伦教、陈村和龙江。
顺德区政协委员、物联天下科技集团项目和市场推广部总经理申银凤也带来了一组数据,目前,顺德家电制造企业以及配套的企业已经超过了3000多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也达到3000多家,两大产业年产值均超过两千亿元。“顺德可以利用这两大优势吸引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在顺德布局,反过来,本土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牵头,带动抱团发展。”
这一观点也得到丁力的认同,“这4.3万亩的土地腾出来,我们要给谁准备?”丁力认为,在顺德未来的产业布局当中,始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首先要解决市场问题
产业格局的重塑是为了实现效率提高和投入产出最大化,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关键在于创新。今年顺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坚持创新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佛山企业家告诉我,他们实践的结果是,不创新‘等死’,创新就是‘找死’。因为没有市场的大数据,一切创新都是拍脑袋工程。”丁力调研发现,与长三角企业相比,珠三角很多企业都是贴牌生产的企业,接到订单就生产,不直接接触市场前端的消费者。在丁力看来,企业创新首先要转型,转向市场型企业。什么是市场型企业?丁力以娃哈哈集团举例,与普通牛奶并没有太大区别,娃哈哈之所以卖得那么火,是因为娃哈哈300人的工厂,配备的销售团队却达到3000人。“所以龙头企业核心的问题不是技术,是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创新很危险,”
但是市场问题,光靠企业解决不了,怎么办?丁力认为,这需要政府来解决市场的问题。打造区域品牌是政府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利益共享的一个最好的工作抓手。打造区域品牌,需要企业抱团取暖,但是有人说顺德企业家都是刺猬,抱起来抱得紧,相互扎得疼,这就需要调整利益关系。
市场的问题解决后,丁力建议:“顺德应该向深圳学习,(顺德)政府学习深圳(政府),(顺德)企业学习华为。深圳政府的做法叫做深圳创新模式,总结为四个关键词:欧美技术、深圳资本、周边资源、国内市场。”
在谈到深圳资本时,他表示,深圳是科研成果变现能力很强的城市,变现是创新的动力。科研成果变现需要有资本市场。深圳有很强大的资本市场,而且还有香港资本市场的支持。所以要怎样打通深圳的资本市场,是顺德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顺德区政协专职常委张鹏看来,重塑顺德产业新格局,首先是要考虑传统优势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家电和装备制造业是顺德两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无非就是要创新。这需要政府引导,尤其是要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创新。”
另一方面,张鹏认为要考虑如何引进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顺德的短板,需要大力引进金融机构、风投机构,通过资本来引导、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话嘉宾
顺德区政协主席 周文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与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丁力
顺德区经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葛爱霞
顺德区政协常委、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副主任、民进顺德区委会副主委 王基国
顺德区政协委员、区智能家居产业联合会执行会长、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协会执行会长 李国尧
顺德区政协委员、物联天下科技集团项目和市场推广部总经理 申银凤
顺德区政协委员、乐从钢铁世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海权
互动嘉宾
顺德区政协专职常委 张鹏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顺德机械商会原执行会长,华南理工大学顺德校友会执行会长 郭锡南
统筹记者:胡嘉仪 主持人:路漫漫
采写:路漫漫、胡嘉仪、陈飞龙 摄影: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