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邻里图书馆赢了
佛山市图书馆荣获2020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第一名

邻里图书馆直接进入到社区中间、进入到民众中间,给阅读以更广阔的空间。

图书馆经常举办阅读活动。
邻里图书馆直接进入到了社区中间、进入到民众中间,将住宅、公司等私人财产变成一个公器,这在财产观念、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大的创新和突破。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
在“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公共文化体系中,有数百个“图书馆馆长”,他们把图书馆开到了家中,以家庭为单位,建立起阅读空间,开展图书借阅、阅读活动等服务,成为了深入社区的公共阅读服务点。这些“邻里图书馆”向左邻右舍敞开,营造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每个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提供者和创造者。
7月22日,2020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国际营销奖揭晓,佛山市图书馆邻里图书馆项目荣获第一名。同时,这也是佛山市图书馆在继2018年摘得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桂冠后获得的又一个国际奖项。
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市、区两级图书馆,到在全国率先探索以总分馆制建设339家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再到延伸至社会最小单位肌理中的917家邻里图书馆,形形色色的公共阅读空间在佛山版图上星罗棋布,成功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也勾勒了一座制造业城市的文化底色。
人人都能当馆长
搭建“图书馆+家庭”阅读体系
罗茜是一名佛山的语文老师,2018年的暑假开始,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永无岛邻里图书馆馆长”。
“邻里图书馆”项目是佛山市图书馆在2018年推出的“千家万户”阅暖工程,目的是将公共图书馆资源“搬进”市民家中,搭建“图书馆+家庭”的阅读体系,建立“微型图书馆”,向社区邻里、亲朋好友开放,以邻里关系为纽带输送阅读服务。
罗茜看到了邻里图书馆的招募启事后,便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我自己喜欢看书,家离佛图新馆比较远,去一次佛图很不容易”。在她看来,邻里图书馆的开办条件非常诱人,一来可以盘活家中的图书资源,二来可以打破邻里间陌生的大门,三来既能锻炼自己也能给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
于是,罗茜的“永无岛邻里图书馆”就在那年暑假开张了。刚开始,她与一些同样喜欢看书的朋友组建了微信群,依靠朋友的带动打开图书馆的“大门”。“我到小区各栋楼的公告栏贴过宣传海报,也上门到一些兴趣班亲自推荐。”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邻居之间的关系保持在见面点头的状态,这让罗茜困惑:“这么好的阅读活动,为什么没有人支持呢?”
作为老师,罗茜把突破口选在了学生这个群体。“我把邻里图书馆的书扫描到一个现成的小程序上,学生在网上发送借书申请,通过后我把图书带到班级。”一些朋友参加了阅读活动后,也会发朋友圈推荐,“大家就加入了活动微信群,目前约有一百人。”现在“永无岛邻里图书馆”的受众主要是朋友、学生及家长。“摸索了一年多,越来越顺了,哪怕是十多人的小型读书会也能办好。”
截至2019年底,“永无岛邻里图书馆”举办了超过22场阅读活动,从“作家面对面”、“历史探秘”到“云朵姐姐故事会”,从绘本故事、分享博物馆见闻到写作分享会,地点也从家中、班级逐步延伸到公园草坪上、大树下。
打破邻里隔阂
给阅读以更广阔的空间
今年4月,佛山市图书馆评选出了54家“五星级邻里图书馆”,罗茜的“永无岛邻里图书馆”赫然在列。截至目前,佛山已建有邻里图书馆917家,遍及佛山五区,家庭累计从图书馆借书超过16.2万册,转借图书给邻里6.2万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800余场。
“这是非常好的辐射效益,相当于在全市建设了那么多家小型图书馆。”陈艳是“邻里图书馆”项目负责人,在她看来,城市里的陌生人社区和传统熟人社区有截然不同的生态,这也是邻里图书馆希望打破隔阂,以邻里关系为纽带输送阅读服务的初心。随着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邻里图书馆能够营造良好的家风与阅读氛围,项目推进还算比较顺利。
陈艳介绍,邻里图书馆依托佛山市图书馆的资源,联合五区图书馆的内部管理力量成立了八个项目组,开展招募、流通、管理、服务、宣传等工作,吸纳更多社会家庭加入邻里图书馆项目。“前期通过佛山的全媒体平台推广,也通过在地铁投放视频以及与佛山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合作,还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扩大项目的宣传范围。”为吸引更多的社会家庭加入邻里图书馆成为馆长,佛山市图书馆制定了邻里图书馆的激励规则,需满足“以家庭为单位,愿意提供服务,有一定的藏书基础,愿意分享所藏图书”的申报条件。
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为原则,邻里图书馆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为社会家庭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搭台。7月5日,位于佛山市图书馆的“遇见邻里图书馆”体验空间首次开放,这里设有夹层小阁楼,备有家庭教育、亲子阅读、个人提升等近800册图书,未来将成为邻里图书馆展示、交流、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
勇摘IFLA国际营销奖桂冠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道路
在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创意的基础上,邻里图书馆项目闯入了国际图联参加“国际营销奖”的评选。作为世界图书馆的最高组织,IFLA国际营销奖旨在表彰富有创意并以成果为导向的营销项目以及各类创意活动,依据其营销创意贡献大小选出业内三甲。据悉,本次比赛共收到了包括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德国等29个国家的参赛项目,最终,佛山市图书馆的邻里图书馆项目脱颖而出,成为被国际图联认可的2019年最出色的图书馆营销项目。
作为国际图联的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介绍,以全球性的目光来看,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作用并不能够被所有人充分认识,如何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宣传推广,让全社会听到图书馆的声音。因此,国际图联每年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图书馆案例并在各个委员会之间民主票选。
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始建于2005年,在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各类型成员馆达339家,其中智能图书馆256家,馆藏文献超过1000万。如果说联合图书馆模式是基于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空间、人力、资金建设并纳入政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那么邻里图书馆便是进一步向基层深化的结果。
“邻里图书馆就是运用非政府的空间,让基层图书馆的布点,直接进入到了社区中间、进入到了民众中间,将住宅、公司等私人财产变成一个公器,这在财产观念、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大的创新和突破。”程焕文表示,邻里图书馆在国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立过程中是具有领先意义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很难将私人财产化为公用,而在中国,我们用邻里图书馆的创意建设走出了更广阔的步伐。“邻里图书馆既有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更重要的是推广的创新,我认为它获得第一名是当之无愧的。”程焕文说。
“以往大家觉得家庭是被动接受图书馆服务的一个角色,但是我们的做法更进了一步,家庭不仅接受了图书馆的服务,还为周边市民提供了服务。”在陈艳看来,社会的需求是无限的,社会的人力和资源力量也是无限的,要达到更大的服务效益,就必须动用社会的资源,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图书馆在为公众服务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其公信力和服务能力,在市民中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也是与服务效益息息相关的。
对罗茜来说,邻里图书馆的初心更质朴。作为项目管理委员会会长,她正积极地参与活动的筹划与意见的收集,在管委会的群里互相商量后具体落实方案。“佛山是一个爱阅之城,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翻阅到自己喜欢的书。”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实习生 刘钰滢
佛山市图书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