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记录华裔作家如何战胜全身瘫痪和癌症

南国书香节 这本书最励志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许晓蕾 08-31 00:00

柯兆龙在跑步机上训练走路速度。

南都讯 记者许晓蕾 2020南国书香节举办期间,加拿大华裔作家柯兆龙携新书《扼住命运的咽喉——我是如何战胜全身瘫痪和癌症的》举行线上发布会,分享此书创作的心路历程。这是一部励志之书,全程记录柯兆龙从全身瘫痪到癌症,最后怎样靠着顽强毅力和刻苦训练站起来。

本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对抗命运之书,记录了作者柯兆龙先生三次面对死亡、最终战胜死亡。2015年,55岁的柯兆龙,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事业有成,正在开启人生第二春,尽情享受着年轻时奋斗而来的美好生活。突然,厄运接踵而至,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月,短短10个月,他面临三次死亡威胁,并导致当今医学上束手无策的全身瘫痪和癌症,4月做了全胃切除手术。

对此厄运,柯兆龙说,我绝不屈服,同疾病生死对决。经过3年多不懈努力,已能做到:大小便自控,生活基本自理,独立走路,合法开车。而且,随着继续顽强训练,我还在不断取得康复进步。

谈及写这本书的初衷,柯兆龙说,中外医生都说我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三番五次竭力劝说我,将我的康复故事写出来,一定能帮助到世界上许多人。既然能帮助到许多人,那我必须全力以赴。于是,便有了非虚构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我是如何战胜全身瘫痪和癌症的》这本书。

本书除了详细介绍他遭遇接二连三厄运后的身心磨难、心路历程、康复过程、采用的有效训练方法和康复成果外,还在后记中作了康复训练总结和与病人共勉的心得,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地启发、指导、帮助各类病人、残疾人和癌症患者。

柯兆龙希望所有瘫痪患者和他一样,尽快站起来。此外,他将所有的康复训练动作录制了近百个康复治疗视频,出版社制作成了二维码,插在书中,读者可以通过视频,看到他康复的许多动作,希望能帮助需要“站起来”的人。

对话

康复训练有时需另辟蹊径

南都:你的康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柯兆龙:世界上几乎所有病人,不论伤残如何,基本上都会按照医嘱和专业人员意见,治病和康复训练。这固然很重要,通常会取得不错效果。不过,从我个人的康复过程和成果,以及众多医生说我创造了医学上的不可能来看,康复训练不能完全听从专业人员的论断和建议。比如根据病残程度,医学上认定我终身瘫痪,可我从未赞同过,意识里,自始至终感觉我会康复如初的。我在康复训练中,还创造和强化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办法:意念训练法。运用这个方法,我先后做到了许多医学上不可能的事。

南都:写这本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柯兆龙:首先,我必须仔细回忆几年前所遭受的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很多回忆,让我时常再一次感受痛苦、无奈、绝望,甚至后怕。比如当医生告诉我,因为癌症,我必须做全胃切除手术,否则,就会死去,而我已是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全胃切除手术这天清晨,太太开车送我去医院,我就像是在赴刑场,几个小时后,我的整个胃就会被切除。其次,为了正确、全面、科学地书写这本书,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收集、分析、咨询了不少相关人士和机构。

南都:边康复边写书,对写书有影响吗?

柯兆龙:写书期间,我身体还是比较虚弱,虽然经过日复一日训练,双手有了一定握力,但手指神经还没有恢复,依旧僵硬不太有力,难以控制。在每天至少4小时康复训练之外,用双手中的各一只手指敲打电脑键盘,速度极慢。时间一长,手臂就会酸痛,不得不休息一下。敲打下去的手指,时常会敲错字母,或同时敲打在两个字母之间,结果不是错,就是出现更不相干的字,必须重新敲打。平均每小时只能写上300左右的字。我并不气馁,发扬蚂蚁搬家精神,始终感觉我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必须坚持写作。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几经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部16万字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