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我在小三江中学支教的点滴

佛山惠景中学语文老师黎海芬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洪诗敏 陈飞龙 09-30 01:40

黎海芬是佛山惠景中学一名语文老师,到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中学支教的这一年,她从一开始的水土不服到渐渐适应。黎海芬的到来,给小三江的老师们带来一些新概念新课堂新做法,比如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进行文化语文背景下乡村教育语文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黎海芬看着天上的明月,想起了与同事在佛山一起奋斗的日子,她把自己的支教生活通过一封特别的信,分享给自己的同事们。

致我亲爱的大惠中战友们:

我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中学支教一个月了。正如电影里的开场一样,我驾着车,从佛山出发,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窗外风景从城市变成了隧道与连山。下了高速转入乡道不到两分钟,在一排村社隐没的小路口拐进去,过了一道窄桥,在小三江旁,云雾中影影绰绰的连绵青山环绕着一所学校。

尽管做好了准备,初来乍到的我还是水土不服,没几天就急性胃炎发作。幸好有佛山禅城支教队铁军小学的孙燕老师陪我到乡卫生所去打吊针,给我煲粥照顾了我两天。小三江中学的老师们知道了,跑去买药给我。渐渐地,我可算适应过来了。

这里的老师,被逼成“多面手”。一所学校,只有二十多位老师,物理老师是你,网络管理是你,电工是你,后勤服务也需要你。小三江中学里流行一句话“当值日老师那天,你就是半个校长了!”在生活上我也变强了,换灯泡接电线装纱窗自来水过滤等都自己来,用尽各种办法跟各式昆虫斗争,不过我也得慢慢学着跟它们和平相处,偶尔在宿舍里插上鲜花,给支教生活增添点诗情画意。

这里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二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只由爷爷奶奶看管。学校一年难得开上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上最常见的情景就是爷爷跑家长会,上半场在八年级开老大的家长会,下半场跑七年级去听老二的。没有来自家长的教育和监管,也没有得到家长的期盼和陪伴,他们学习的内动力非常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努力走进乡村学生的世界,也开始用镜头记录下学生们让我动容的画面与影像。

“老师好!”“老师您好!”“老师您吃饭了吗?”“老师辛苦了!”每天,从我离开宿舍楼起,我就拼命地点头,拼命地回答说:“你好!”我的一个视频拍到了一位学生一个上午足足向我问好了七八次。这些纯朴的问好,往往能让我平伏下紧张、焦虑的情绪,墙角的苔花,会开得慢些,但终会如牡丹般开出灿烂。

在一位热心校友的捐赠下,全校在三年前用上了教学一体机。学生们很渴望语文课多看电影,这样他们就有了集体上电影院看电影一样的体验了。于是晚修课上我给学生们播放《红星照耀中国》。突然,视频停止了播放,学生们很淡定,几个男生说了句壮话。我没听懂。只见班长走上讲台,用手在屏幕某处轻轻地扇了几下,电影又开始播放了。原来,这一体机触屏太敏感了,一个小蚊子在屏幕上飞过,视频就暂停了,如此三番四次,学生们看电影的热情依然很高涨,仿佛找到了一种学习的新方法。

最近晚读,我和学生们一起朗诵了诗人欧震的诗歌《月光下的中国》。学生们深情款款地朗诵着: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诗歌真是美妙,在吟诵中让人生情、思考!是呀,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一起,自然也把思乡与思国联系起来了。不知不觉,夜已深,最后续写几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借今夜一轮新月,遥寄我亲爱的惠中同事们:

现在啊/乡愁是一席淡淡的月光/照在这头/照在那头

将来啊/乡愁是一本厚厚的诗集/写不尽的两头/写不完的冬夏春秋

此致

如意,顺遂,秋安!佳节快乐!

好战友海芬敬上

2020年9月24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