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河长履职榜

白云综合第一 南沙拆违见效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佳榕 11-13 00:00

榜 单 说 明

广州河长履职榜单由南方都市报独立制作,数据主要来源于向广州市河长办申请公开的相关数据,以及广州市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部分情况记录。

榜单围绕广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治水重点工作,及广州市对三级河长的考核的内容进行量化,并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由于各区的水环境基础和治理任务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广州河长履职榜单更多的是围绕各区统一的考核要求,以及上级部门部署的重点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从化区尽管没有黑臭河涌的治理考核任务,但基础性的工作依然要推进,因此也纳入了评价范围。

广州河长履职榜单考虑了违建拆除的执行情况、违建存量,污染源的整治情况,问题处理的情况,村居级河长巡河、镇街级河长巡河、区级河长巡河、水质情况,以及典型优秀治水案例。

2019年,广州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共147条。南都记者统计发现,一年多时间里,广州先后发布6道总河长令,以“军令状”的形式对各级河长和职能部门明确“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

经过一年的攻坚克难,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鸦岗等9个国考断面稳定消除劣Ⅴ类、1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其中,鸦岗断面从去年的劣Ⅴ类水到2019年稳定达到Ⅳ水;流溪河流域劣Ⅴ类一级支流数量由46条减少为16条;车陂涌、双岗涌、景泰涌整治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广州获评“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据2019年5月市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市民认为建设美丽宜居花城过程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黑臭河涌治理”。

全市147条黑臭河涌有39条在番禺区,数量排名第一。黑臭河涌数量排名第二的是白云区,31条,且里程最长,共154.598公里。这意味着,这两个区黑臭河涌治理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广州河长履职榜单按照评价规则对广州11个区的综合履职进行了分析和排名,令人欣慰的是,从综合履职的情况来看,虽然白云区治理工作任务相对较重,但其河长履职情况相对较好。总分排在前三名的分别为白云区、南沙区、海珠区。

◆白云 临河拆违最多,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白云区在河长履职榜中排名第一,其成绩也是有目共睹。2019年白云区“清四乱”906宗销号率100%,39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国考鸦岗断面水质从劣V类跨升至IV类,河湖水质稳定向好。景泰涌被新华社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广州市白云区因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国务院决定对其给予1000万元奖励,用于河长制湖长制及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白云区创新设置了区委常委担任流域河长,形成“总河长-流域河长-区级河长-镇街级河长-村居级河长-网格员”的立体化治水责任体系。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2019年拆除临河违建面积在广州11区中排名第一,将近137万平方米,基本打通全区巡河通道。同时,白云区村居级河长巡河在11区中得分最高。

◆南沙 全域消除黑臭河涌,拆违面积第二大

南沙区在河长履职榜中排名第二。南沙区整体水质较好,广州全市147条黑臭河涌中,南沙区域内仅有一条潭洲滘涌,任务里程1.29公里。潭洲滘涌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成为“强力拆违+提升区域品质”的样板。在全面拆违基础上,通过截污控源、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清水补给、水岸线管理、入河排污口整治六大方面等综合手段,潭洲滘涌及其支流实现了消除黑臭的目标,水安全环境提升。

在此次榜单中,临水拆违工作也为南沙区加分不少,2019年南沙区拆除临水违建约78.5万平方米,仅次于白云区。

◆海珠 河涌水质稳中向好,基本消除黑臭

海珠区在河长履职榜中排名第三。去年,海珠区涉东塱断面河涌水质明显好转,全区74条河涌水质稳中向好,15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消除黑臭。海珠区第二批9个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15条黑臭河涌整治工程、海珠湿地碧道建设试点工程等水务工程项目如期完成,南部环岛路污水主干管、广州大道东侧污水主干管项目、沥滘污水处理厂三期、广州大道5号泵站扩建等市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排水单位达标攻坚暨56条暗涌暗渠清污分流集中开工,“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的治水理念得到贯彻落实。

  区委书记、区长“巡河工单”

花都区委书记巡河时间最长、上报问题第二多

广州河长履职榜单制作团队还分析了广州各区区委书记和区长在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巡河记录情况。由于区级河长的工作重点不是巡河,考核也不是重点,因此该分析只作为参考,并未纳入广州河长履职榜单的评价指标。

从巡河时间来看,花都区委书记黄伟林巡河时间最长,长达18187.82分钟,超过303个小时,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委书记。巡河里程最长的是时任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总里程167.949公里。

巡河上报问题数量最多的是增城区委书记张火青,2019年共上报了27个问题,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问题上报了13个。

上报问题数量排名第二的是花都区委书记黄伟林,上报23个。黄伟林上报问题描述较为详细,而且会在末尾点名相关地区或单位跟进处理,有时当场就会采取措施。例如,2019年1月8日上报的“机场二高田寮庄工地排放黄泥水,已责令其停止排放,请花东镇河长办1月9日复合整改情况。”

海珠区原区长巡河工作

三项指标均为第一

跟上一年度测评结果相同的是,2019年巡河时间最长、巡河里程最长、上报问题最多的区长依然是时任海珠区区长李海洲,巡河总时间近411小时,总里程161.456公里,上报问题36个。

李海洲上报问题依然延续上一年度风格,大部分描述简洁明了,如“河道有垃圾”、“河面有油污”、“车辆违停”等。有的问题他也会描述详细具体,如“调四至南田路有星点油污,水质较其他段差,疑似有非法排污或者渗漏”。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广州城市治理榜课题组

榜单数据收集分析:陈燕 李佳榕

报告撰写:陈燕 李佳榕

数据主要来源于向广州市河长办申请公开的相关数据,以及广州市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部分情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