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稳定的出品赢得市场的信任

年度关键词
品 质
只有保持出品的稳定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
CBD之星 邓志雄
颁奖词:勤奋作底色,热爱守精髓。入行三十余年,他跨过大江南北,却始终坚持做粤菜。从学徒开始,到自己掌勺,到如今走上管理岗位,他在创新中坚守出品的品质,赢得市场的信任。
“30年来,我去过三分之二个中国,但一直坚持做粤菜。”因为对厨师这份职业的热忱,30多年前,邓志雄毅然迈进从厨之路,从学徒做起,到现如今成为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中餐出品总监。
回忆前期学徒岁月,“勤劳”是邓志雄做所有事情的底色。他认为,做厨房是一个“勤行”,一定要勤动手勤动脑。游历北京、上海、贵阳、石家庄、深圳等地的经历,也为邓志雄带来很多深刻的体验,在集各菜系所长之后,他仍坚守粤菜的精髓。“无论怎么创新,味道不能变,这是灵魂,也是我的坚持。”他说。、
厨房是一个“勤行”
1988年,当时年仅16岁的邓志雄,因为对厨师这份职业的热忱,毅然决定迈进从厨之路。邓志雄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生活在地道广州食肆集聚的西关,家族三代都活跃于餐饮界。由于做点心凌晨十二点半就要上班,邓志雄没有和爷爷一样成为一名点心师,而是成为了一名粤菜师傅,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我正式入行是在利口福,刚开始的工作是‘打荷’,什么都要做,早上负责开档,帮师傅准备好开档前的所有东西并整齐摆放好,这样持续了两年。”在邓志雄口中的这段学徒岁月,虽然一个月只有90块钱,但是少有的充实与开心。在这段日子里,“勤劳”是所有事情的底色。他常常将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师傅请出去喝茶,把他们所做的事情拿过来做。时间久了,资格老一些的师傅也愿意指导,告诉他该怎样做,他也会牢牢记住。“从早期到现在我的状态还是一样,因为做厨房是一个‘勤行’,缺了‘勤’字是做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学徒时期的勤快和用心体会也给了邓志雄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后,评价每一环节好坏的底气。
创新要坚守粤菜精髓
结束了学徒生涯,邓志雄在第四年选择了离开,进入餐饮企业任职,曾在多地驻留。虽然工作的地点有变,食客偏好的口味也一直在变化,但邓志雄做粤菜的初心始终没有变。“不管怎样创新,菜品的呈现感可以变,但粤菜的底蕴、味道不能变,这是灵魂,也是我的坚持。”邓志雄说,传统和创新的区别大多只是在呈现手法上不同,现代人会要求做得更高雅一点,但味道是不能变的。
在贵州时,由于当地人比较喜欢吃辣,但粤菜口味很清淡,所以在做好正宗粤菜的基础上,邓志雄还会调制贵州当地人喜欢的蘸水。如果客人喜欢当地的味道,可以蘸一些蘸水。
综合一下,两者可以达到一种微妙平衡:不要蘸水,就是正宗的粤菜;如果想要一些本土的风味,蘸一些蘸水就是习惯的味道。“我做的是粤菜,不会说贵州当地偏好酸辣口味,就一定加点酸辣的元素,这样就容易变成三不像,毫无意义。”邓志雄说。由于有着很明确的方向感,邓志雄的职业生涯没有太大起伏,一步一个脚印。2003年,入行15年后,他得到了一位师傅的赏识,到一个新的度假村上任总厨一职。邓志雄表示,担任总厨后,在他面前的不再仅仅是菜式,而是管理、沟通等各种人事关系的磨合。“以往自己只要低下头专心炒菜就行,但现在要负责整个厨房以及和外部门的协调,职责不同。”
★助力天河CBD出新出彩
餐饮发展要保持稳定的品质
多番辗转,邓志雄回到了广州,成为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中餐出品总监。“广州天河CBD聚集了大量的白领。”邓志雄表示,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对自己更好一点,更舍得吃,吃得更好。也希望持续繁华的广州天河CBD“前辈”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和包容。
随着广州商贸的发展,外来人口汇入,港澳人士、海外华侨、外国人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广州,天河CBD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无论是从饮食、商业,还是文化上,在这里让邓志雄更早地接触到外来的新鲜事物。外来人口的融合,广州对其他菜系口味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邓志雄认为,随着人力成本的提升和顾客对餐饮品质要求的提高,未来的餐饮行业的发展应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保持稳定的标准化出品。“现如今,我们对食材的选择更为谨慎,要遵循天然有机无添加等标准,还要讲究营养素的搭配,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