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艺伟、李惠先:
医务夫妻第一时间报名 守护民众健康是本能


5月30日,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山庄社区的在职党员工作群上弹出一则消息: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志愿者支援。苏艺伟、李惠先夫妇两人都在这个群里,他们几乎同一时间报了名。
夫妻助力社区核酸检测,忙到深夜12点
苏艺伟是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去年疫情期间,苏艺伟先后被调到黄埔区疾控中心和白云国际机场从事了四个多月的核酸采样工作,有着丰富的采样工作经验。那段时间,妻子李惠先怀孕在身,但她仍然十分支持丈夫的工作。“本身也在医院上班,身边都是专业医护人员,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核酸检测通知得挺紧急。”李惠先告诉记者,天河山庄社区的核酸检测碰巧安排在星期天,休息在家的两夫妻马上就在在职党员群上报名。“我们报的时候已有七八人报名了,最后20多个党员志愿者到了现场。”
沙东街是天河区率先开展核酸检测大筛查的8条重点街道之一。5月30日下午6点,苏艺伟和妻子来到采样点现场帮忙引导居民,维持秩序。工作中,苏艺伟发现,检测点只有3位医护人员进行采样,“当天外面下着大雨,居民们撑着伞在路边排着长队,我看着挺不忍心的。”苏艺伟回忆当天的场景,便主动请缨参与采样工作。社区工作人员请示上级得到同意后,苏艺伟马上穿上又闷又厚的防护服上场支援。他和另外一名医护人员组成小队,临时在社区增加一个检测点,将居民分流,降低了人群聚集的风险。
在小区的另一头,李惠先与几位社区志愿者分工合作,进行秩序维护、身份核验、检测通知、健康码辅助等志愿服务,让居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夫妻两人在检测点一同工作到深夜12点才回家休息。
广州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丈夫再度支援
第二天,结束医院里整天工作的苏艺伟,又牵挂起了昨天的采样点。下午6点,有些疲倦的苏艺伟来到了采样点,想看看有什么帮得上忙。不过当时检测的居民们数量较少,检测速度也比较快。看到现场不需要自己帮忙检测,苏艺伟又临时决定在检测点帮助居民们录入信息,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
为什么这么积极加入检测点的工作?苏艺伟的回答是:“作为医务人员,守护民众健康是我们的本能和使命;作为党员,疫情期间守护广州平安也是我们的职责。”苏艺伟说,检测点的居民们也很体谅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几乎每一个接受完核酸检测的居民都会和他说:“您辛苦了,谢谢您。”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让苏艺伟觉得心里暖暖的。
李惠先则说,志愿服务是一件会“上瘾”的事情。这段时间,她最感谢的就是家里两位老人。家里老人明确地说:你们放心去支援,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们。
随着广州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苏艺伟又跟随医护队伍投身到天河区、黄埔区各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中去。李惠先从来没担心丈夫的安全,更为他感到自豪。
身为医务人员,夫妻两人对广州的战“疫”工作非常有信心:“广州的抗疫工作科学有序。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同时注意好个人防控,相信这次疫情很快就可以控制下来,广州很快就可以战胜病毒!”
对TA说
李惠先:作为广州战疫的最前线力量,你不仅保护我们小家,你还保护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