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建度假酒店,西区筑音乐博物馆
海心沙改造再升级,为新中轴线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空间,市民有赞有弹

酒店效果图。 来源:城投集团
近日,广州城投集团与洲际酒店集团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海心沙东部打造广州海心沙英迪格酒店。酒店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计划在2022年开业。与此同时,在海心沙近年的提升改造计划中,还包含了湾区音乐博物馆以及海心沙喷泉提升工程。
东区正通过对现有建筑微改造
升级成度假酒店
14日下午,南都记者来到海心沙东区附近,现场已进入施工状态。从花城苑海心沙二号餐厅的位置向东侧行走,靠近珠江内航道一侧的建筑暂被保留,另一侧,位于原“海心沙风情街”上的沿江建筑也暂被保留。中间区域部分建筑已被拆除。
据了解,项目自2020年开始动工。广州海心沙英迪格酒店主体建筑将通过对部分现有建筑进行微改造提升,而非整体推倒重建。酒店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客房约150间,设计融合岭南文化、音乐、律动、江水等元素。
洲际酒店集团(IHG)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经营和特许经营超过5959家酒店,自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目前共拥有528家开业酒店,另外有460家酒店在建。英迪格酒店是首个入驻天河CBD区域的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品牌。
南都记者从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了解到,海心沙东区微改造项目建筑面积为21534平方米,占地面积为46672平方米。该项目对海心沙东区现有12栋建筑进行改造,保留现在营房建筑,内部活化注入休闲娱乐、文创办公、精品酒店等元素。海心沙现场工作人员也表示,该区域未来将建成像度假村一样的酒店。
西部将建成以音乐博物馆
为主体的音乐综合体
除了东区微改造计划将引入酒店,在海心沙近年的提升改造计划中,还包含了湾区音乐博物馆以及海心沙喷泉提升工程。
2019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方健宏等10余位委员联名提出“在海心沙建设湾区音乐博物馆”的提案,以此带动城市文化建设,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随后,广东省政协组织召开筹建音乐博物馆工作座谈会,湾区音乐博物馆项目正式落位海心沙。
2019年8月,广州市城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广州海心沙湾区音乐博物馆设计邀请招标国际公开征集投标单位的公告》,拟对海心沙亚运场馆升级优化改造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以下简称湾区音乐博物馆)。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设计费约1782万元。
《公告》显示,该项目设计目标是在基本保留原有亚运看台建筑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设计和活化利用,建设湾区音乐博物馆、打造海心沙湾区音乐公园,构筑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文化高地和枢纽。
城投集团方面则透露,海心沙的中区和西区将被定位为海心沙国际音乐岛。其中,海心沙中区将保留现有公益性及开放性公园,利用现有LED风帆等舞美设施,每年举办30场以上演出及品牌发布活动。西区将打造成以湾区音乐博物馆为主体的音乐综合体。
据介绍,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包括静态展陈、活态展演及研究教育三大部分,室内总建筑面积约6000㎡,设置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主题展览)、小型沙龙式交流场地、实验剧场、琴房及音乐家工作室、录音棚等。
未来将通过跨江人行景观桥联通广州塔区域,盘活整个海心沙区域,为市民提供观光旅游、文化交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中心栖息地,焕发“老城市新活力”。
专家观点
广州旅游协会秘书长肖立斌:海心沙空间提升改造 使得城市新中轴文化、生活方式体验空间更丰富
广州城市新中轴的提升改造将带来什么?肖立斌认为,海心沙通过休闲体验空间的改造使得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拥有主客共享的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广州自信发展的表现,符合广州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要求。
“现如今的海心沙包括广州城市新中轴,在由城市展厅向城市客厅进一步转变。”肖立斌分析,以前海心沙作为亚运会场馆且处于广州城市核心区,对如何开发利用偏谨慎,所以更多处于一种半利用的闲置状态,体验式项目并不多,公共空间的旅游动线不清晰,服务设施也不是特别完善。未来有望通过核心区的升级改造,使得城市新中轴不再仅仅拥有具有冲击力的形象展示功能,还拥有具有丰富内容的文化、生活方式体验业态、空间。
肖立斌认为,广州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核心是旅游购物、文化消费,需要竞争的是流量。由此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的发展,美食、夜生活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购物环境,可以吸引更多高端的旅游客群。
除了公共文化设施外,海心沙东部还将打造广州海心沙英迪格酒店。如何看待高星级酒店集聚珠江新城这一现象?肖立斌表示,广州本身便拥有强大的客源,珠江新城五星级酒店众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具有其内在的发展驱动逻辑。
“我认为未来的酒店行业应该是分化的,要从天河路商圈,这一世界级商圈的旅游要素配套入手,考虑它的人流量和承载量。”肖立斌介绍,有初步数据显示,天河路商圈约有1/3的购物客流来自外省,在体验式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也需要在当地住下来,需要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
市民声音
能吸引高端商务客,年轻人不一定会青睐
海心沙岛占地17万平方米,位于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的交会处,后来建设成亚运会开闭幕的主场馆。海心沙岛现有保留建筑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其中西区场馆(含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东部原部队营房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与广州塔、花城广场、珠江夜游等形成了旅游热点地区,是广州重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为了提升海心沙活力指数,近年来不少活动以此为中心,如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花卉艺术节、广州国际灯光节等活动,都将主会场设在海心沙内。
此前,网上曾流传过英迪格酒店入驻海心沙的消息,但并未得到证实。更早些,在2012年时,一度传出要将海心沙看台改造成一栋52米高的九层观光酒店,但该方案并未通过。
市民林女士表示,“过往夜间到海心沙散步时,人流还算不错,东区确实去得很少,如果不是朋友分享压根不知道会有餐厅在江边。现在要改造成为酒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江边风景不错。”市民陈小姐则对修建酒店有保留意见,她认为海心沙公园的初衷是为周边群众及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担心酒店入驻会导致该区域过于商业化。“现在珠江新城的酒店也不少,且年轻人出来旅游多喜欢住民宿,反而少选择酒店。”住在附近的赖先生则分享,自己曾在沿江的商铺消费过,海心沙东区的人流和生意情况相对一般。“如果修建国际连锁酒店,相信可以吸引到来广州出差的商务旅客等高端消费群体。”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王美苏 实习生 蔡杭涵 李旭馗 摄影: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蔡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