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S停在车库起火,隔壁宝马车受损
专家:目前新能源车爆燃频发,动力电池仍是主要原因,消费者日常这样用车更安全


电动车起火何时休?这次中招的又是特斯拉。近日,停放在珠江新城一小区车库的一辆Model S突然起火,事故也造成旁边的宝马7系受损。南都记者从特斯拉方面了解到,目前已在协调进行下一步的安全处置和第三方鉴定工作。
新能源车的起火风险,再次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动力电池的威力之大,让人们不禁担忧,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大,老旧车型增多,未来起火甚至自燃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数据显示,当下新能源车起火,动力电池依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专家认为,在动力电池热失控上,厂家依然责无旁贷。对于消费者而言,日常正确使用新能源车同样重要。
Model S起火,还烧了旁边宝马车
8月22日14时许,一辆停放在广州珠江新城某小区地下车库的特斯拉Model S突然冒出大量浓烟,并伴有火光,所幸事发时一旁并无人员,事故也导致了一旁的宝马车受损。事发后,宝马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起火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还未到现场做鉴定,特斯拉就想拉走车辆,事后特斯拉方面拒不承认是自燃。
到底是外因导致起火,还是电池本身自燃?截至记者发稿时,事件调查结果仍未出炉,双方也在此陷入僵持。
对试图“拉走车辆”的说法,特斯拉回应称,出于电池的特性考虑,已经协同消防、公安、物业等各方,建议先将车辆拖走确保安全,并将在主管部门见证下,进行电池的拆解以及第三方鉴定,“事故原因将在调查后第一时间对外公布。”对受损车辆,特斯拉表示,希望车主理解将车辆移走是为确保安全以及鉴定需要,并随时协调保险公司进行后续理赔等步骤。
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大,起火事件受关注
南都记者统计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内发生了至少5宗特斯拉起火事件。
1月19日,上海市闵行区一辆特斯拉Model 3驶入地库时,出现冒烟起火,两天后特斯拉公布事故原因:初步排除自燃可能,判断是由碰撞导致电池受损引发;
4月17日,广州增城区一特斯拉撞击水泥隔离带,车辆严重烧毁,导致一名乘客身亡。特斯拉回应称,车辆撞击过程中底盘受损,在大约15分钟后发生起火;
5月19日,广州南沙一辆特斯拉在撞击树木后起火;
7月7日,苏州一辆特斯拉Model 3刚启动不久,车身突发冒烟起火烧毁,事发时,车辆处于静置状态。
上述5宗起火事件中,其中两宗都是行驶过程中猛烈撞击导致,另外三宗则是在没有碰撞甚至熄火的状态下发生的事故。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大增,新能源车起火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今年7月,上海一辆蔚来EC6碰撞后出现猛烈火势,驾驶员身亡;今年3月,广东肇庆一辆小鹏G3充电时起火……“中招”的不止新势力车型,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比亚迪、江淮、奇瑞、长安等品牌都有新能源车出现起火。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近期,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更是连续创下新高。随之而来的是质量问题频发。1-7月,新能源车召回数量达130.74万辆,占新能源车保有量超过20%,其中不少涉及动力电池问题。
“老电池”起火风险大?没有数据支持
此次在广州珠江新城起火的特斯拉车辆,是一辆挂蓝色牌照的Model S,事后确认该车购于2015年11月,属于车龄偏大的一款新能源车。2019年,上海一辆Model S同样在小区地库起火,该次事故也波及一旁的豪华燃油车。
车龄相对较大的新能源车,是否有更高的起火概率?对此,真锂研究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南都记者,这不能一概而论,“起火的原因很复杂,不一定就是电池老化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线路受损或老化导致。”墨柯同时强调,不应该用所谓老化来掩盖原本的安全问题,“很多新能源车的电池都是8年或二三十万公里的质保,在质保期内,电池的安全一定是受保障的。”如果以8年为界限,市面上电池质保期已过的新能源车并不多,墨柯认为,若新能源车起火是由电池导致,那么厂家对此责无旁贷。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分享了基于86宗新能源车火灾事故的分析报告。在车辆起火时的累计行驶里程统计上,也没有太悬殊的差距,行驶里程在1万~5万公里的车辆占比41.5%,5万~10万公里的占比20%,10万公里以上的占比23.1%。
新能源车起火,动力电池仍是主因
现阶段,没有数据表明新能源车的起火概率高于燃油汽车。但由于电池本身的特性,新能源车起火时,更容易出现瞬间爆燃的情况。此次广州特斯拉起火事故,车辆曾在一瞬间爆发出明显的浓烟和火光。去年5月,深圳一辆电动小货车追尾校车后,也出现猛火,导致驾驶员身亡。
新能源车的起火事故,如今也在国家的严格监管中。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通知》,正式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火灾报告制度。按照规定,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后的6小时、12小时、48小时内,相关责任人都要分别进行报告。
肖凌云指出,从单个零部件导致火灾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确实要超过传统燃油车,这个“单个零部件”也被解读为动力电池。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火灾大部分由动力电池故障引起,其次是电子电器故障与动力电池包进水。此外,车辆起火时,SOC(剩余电荷)大于七成的车辆,也占据了绝大多数。
观察
消费者用车别长期“过充”保险体系正完善
对于新能源车起火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消费者无须过分忧心,但在实际用车过程中,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车辆在充电完毕后,应及时拔走充电枪,避免长时间的“过充”,避免SOC长期处于满电状态。上述的分析报告也显示,新能源车起火时,大部分案例的SOC都在70%以上,SOC越高,意味着电池负荷越高,发生爆燃可能性或有所增加。
其次,新能源车底盘若发生磕碰,应尽可能减少车辆使用,并到正规的售后服务点进行详细检查。
此外,厂家的官方指南,消费者更要严格遵守。以小鹏P7为例,保养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动力电池的完整性检查。蔚来ES8的用户手册中提到,用户要避免频繁使用大功率直流快充方式对车辆进行充电,要使用符合规格的设备对车辆进行充电。通过颠簸,碎石或有凸起障碍物路面时,注意缓慢或规避障碍物通过,避免对车辆底盘或动力电池包造成损伤。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理赔往往面临着理赔成本不可控、专业维修检车机构不足、电池残值与处置难以评估等难题。如今,新能源车“独有”的保险体系也正在完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损失的保险责任。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的被保险新能源汽车的车身、三电系统等的损失,都属于保险保障范围。
南都记者 钟键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