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轻松侠”创始人王少辉:

80后香港仔广州创业10年 和广马一起跑向事业高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郑雨楠 钟锐钧 09-16 00:40

  王少辉

  土生土长的香港80后,香港拉伸康复学会主席,轻松侠运动康复创始人,珦阳体育联合创始人

  “上班坐到腰酸背痛怎么办?”

  “去揼下骨!”(粤语按摩的意思)

  这个看似日常的对话场景,却让土生土长的香港80后王少辉从中发现了商机。

  2007年时,还在读大学的王少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面向都市亚健康人群提供运动康复和拉伸的服务,随后他在香港开设门店,大受欢迎。4年时间里,门店数量从1间扩张到了3间。然而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一度导致学徒自立门户,也抢走了客户。

  “当时也觉得香港的市场机会太小,在找到拍档后,我们决定到广州来创业。”

  2011年,当内地大众体育市场才刚准备兴起时,王少辉和拍档将香港的业务搬到了广州来,他们希望在这里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十年时间里,王少辉创建了“轻松侠”等运动康复品牌,这一期间,他交足了内地创业的“学费”,并坚持至今。“轻松侠”也从一家小门店发展成为广州国际马拉松等内地多个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如今他将目光投向了“科技+体育”板块,希望为内地繁忙的都市人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居家拉伸服务。

  大学时开始创业

  收费高达600港币/小时

  见到王少辉是在海珠区滨江东路的“轻松侠”门店内,位置不算醒目,门店规模也不算大,但却内藏乾坤。

  在王少辉带领下,南都记者见到,店内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被改造成为了智能健身房。

  “请帮我放下理疗床。”一句声控指挥后藏在墙壁上的理疗床缓缓放平,音乐和灯光也随之发生改变。王少辉介绍“这个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居家使用,可以在房间里健身、冥想、做瑜伽,也可以和卧室相结合。”

  繁忙、没有时间上健身房,更没有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做个拉伸放松,这是大多数都市人的通病,却也造就了王少辉创业过程中的一个个商机。

  时间倒退回2007年,还在珠海读大学的王少辉决定在香港尝试创业,“纵观当时市场上的理疗都是以按摩推拿为主。回想起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国外拉伸康复技法,或许是个不错的发展机会。”王少辉大学读的是工商管理,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运动,在校期间时不时逃课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除了体育还会读一些和运动康复相关的国外学科。结合课上所学的知识,王少辉独创的理疗技法在香港推出后大受欢迎,每小时的收费更是高达600港币。

  随后四年里,王少辉一路扩张在香港开了三家门店。然而对于这位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也免不了有交学费的时候,管理经验的不足,一度导致学徒自立门户,还抢走了王少辉的不少客户。

  客户的流失让王少辉重新思考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始终觉得香港的市场还是太小了,在找到拍档后,我们决定到广州来创业。”

  全民运动市场受关注

  梦想长出了翅膀

  2011年,当内地大众体育市场刚开始兴起时,王少辉和拍档将香港的业务搬到了广州,他们想参考香港的模式,在广州创出一番新天地。

  “来广州前我们提前一年先过来做市场调研,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时广州举办了亚运会,内地的全民运动市场逐渐受关注,发展机会还是有的。”随后他们花了半年时间寻找合适的办公场所,同时了解广州的政策。

  王少辉还记得第一间门店开设在了西门口附近的商业写字楼内,“当时租下的是办公室,也是我们的店铺。价格比街铺要便宜很多。”王少辉介绍,原本他们想用香港“楼上铺”的模式在广州做生意,然而两地的推广营销方式差异,让开始在内地创业的他交了不少学费。

  “去过香港的人应该都见过‘楼上铺’,只需要下楼发传单打广告,就会有客人上楼探店。但那时,这个方法在广州行不通,发了传单没人理,也没人来。”开张半年,接待的客人寥寥无几,每月却要承担上万元的租金。王少辉焦虑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寻找更多不同的推广方式,有一次偶然发现楼下举办社区体育比赛,团队借机把理疗床搬到比赛场地附近,帮社区居民免费做拉伸,开始慢慢积累了一些散客。

  为了让内地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康复行业,王少辉尝试在电视台做兼职主持,教观众学习科学的拉伸原理。他同时在广体、广中医、省体等院校做兼职教师,教授运动康复的相关内容。这个过程中,他也写一些科普文章,介绍“港派”伸展理念,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为行业里的一个行走的IP。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王少辉一方面卖力做地推,一方面也和拍档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扩大生意源。“内地的创业模式和香港不大一样,更讲究人情世故,应酬和饭局也比较多。”不到半年时间,由于无法适应内地的创业生活,王少辉的拍档选择回到香港。“离开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当时的内地市场在运动教育和康复理疗方面还未成气候。”

  王少辉坦言,自己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来广州前已经深思熟虑过,他很希望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内地市场上,能够为内地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前沿的运动康复理念。“选择内地时,就看好了内地的市场潜力,来内地创业也是自己的一个梦想”。

  

  80场马拉松赛事指定合作伙伴

  他也跑上了事业高峰

  广州一直在推动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延续后亚运的影响力。自2012年开始,每年11月份的广州国际马拉松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跑马爱好者慕名而来,王少辉则跟着跑向了自己的事业高峰。

  “我们曾在香港为渣打马拉松提供过服务,知道也了解马拉松赛事需要的服务体系。看到马拉松赛事消息后,我们希望争取机会成为服务商。”为了打动组委会,王少辉闭门在家写了一份20页的运动康复PPT,“对方看完方案后提出了很多疑问,例如安全保障等。通过服务经历逐一详细介绍后,对方觉得这个服务是可行的,也恰恰是赛事服务中所需要的。”王少辉回忆,整个谈判时间长达半年,前后开了多次会议才顺利签下合约。

  从2013年开始,王少辉便成为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并一直持续至今。不仅如此,五年时间里他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了60个城市,成为了80场马拉松赛事的指定合作伙伴。影响力辐射到了二线城市如东莞等地。

  如今“轻松侠”的门店从荔湾区搬到了天河区体育中心内,更近距离地为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提供服务。据了解,截至目前王少辉在广州市区内共开设了4家门店,并计划在今年开设第5家。“2013至2014年期间,王少辉曾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开设过门店,但都做得不是太好,现阶段把重心放在广州,把广州的门店的做好再考虑到其他地方开店。”

  不仅如此,王少辉很看好“科技+体育”的发展机会,开始在科技板块试水。通过和深圳的人工智能公司合作研发出了一款能动态捕捉身体体态的镜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拉伸方案。“疫情后消费者的习惯产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对健康更加重视,也开始接受居家运动的观念。线下服务,我们做得比较扎实,但想要将服务推广到家中,还需要一些载体。”在王少辉看来,智能镜子和即将研发面市的拉伸仪器,都是为了尝试将服务推广到消费者家中。

  

  创业基地低成本拎包入驻

  为港澳青年提供了极大便利

  内地创业十年,王少辉坦言,“无论好与坏,我都享受这段经历。”早已习惯了内地的他坦言回到香港反而会不习惯,例如移动支付,他笑着说,“希望支付宝能够在香港做更多推广。”

  在王少辉看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港澳青年双创政策的出台,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双创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环境,“以广州为例,在市委统战部、团市委等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一批创业基地,低成本拎包入驻,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身为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的理事成员,王少辉建议,港澳青年们可以多来内地走走看看,“‘前海方案’出台,将为香港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创业说

  来内地创业是实现梦想、实现目标的一种途径,还可以从中历练一下自己。

  找到一个靠谱的机构很重要,譬如天河青年之家这类机构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会邀请专家面向我们企业进行政策解读梳理,帮助我们认识理解政策。在生活上,会协助我们申请青年公寓,租金比市场价低了30%,减轻了我们的生活压力。

  每个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会经历周转问题,因为目前内地一些信贷有一定的门槛,对港澳青年创业者来说会相对复杂,要充分考虑资金问题。

  居住证也有BUG,部分系统没有完全打通,有些线上认证无法使用。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蔡杭涵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