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创新载体标杆作用 打造“雨林式”创新生态

湾区青年领导力之星
江枚元 宏太智慧谷董事长
打造全产业孵化链条,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
两度创业,两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八年耕耘,孵化六十三高新企业。实力不看大小,企业百态乃活力源泉;有志不在年高,青年妙想兴科技之邦。理想宏大,人生太短,他让湾区智慧更快发光。
从退役军人到IT企业的总经理,再到双国家级创新载体的创始人……创业路上,退伍军人江枚元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拓展赛道。多年扎根天河创业,他有着切身感受——无论是“高大上”还是“小而美”的企业,都能够在天河找到合适的创新创业资源。
21世纪初,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开始广泛应用。政府机关推行政务电子化,中小学开启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普及计划,企业发展也开始信息化。江枚元先前在部队中从事指挥自动化相关工作,专业优势让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动向。
两次创业,江枚元都选择了天河。在他看来,天河的优势很突出。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全市领先,人才资源、科教资源丰富。首次创业,他把办公室就设在石牌桥附近的写字楼。这里所处的五山—石牌高教片区,正是当时被人视为广州的信息技术产业喷涌勃发的起点。
“北有中关村,南有天河软件园”。业内这一说法对江枚元启发颇大。身处IT行业的江枚元意识到,通过打造平台载体,聚拢上下游,形成产业园区,企业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历时7年规划建设,他主导的产业园项目——宏太智慧谷,于2013年正式开园运营。这是天河软件园的“园中园”,也是华南地区首个“云产业”基地,多家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企业聚集于此。
“企业要发展,必须活在产业链的生态里。”江枚元打比喻说,如果奢侈品放在农贸市场卖,绝对没有市场。2015年,江枚元在园区完成了伯乐咖啡众创空间的建设。如今,宏太智慧谷已建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产业孵化链条,专注“ABC+”产业(A指AI人工智能,B指Big Data大数据,C指Cloud云计算,+指互联网+),成为“双国家级”创新载体(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30多家,其中累计孵化高新企业63家,上市和挂牌企业12家,辐射和带动了广州天河智慧城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
Q&A
南都:请您就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您对广州天河这些年营商环境的感受?
江枚元:天河区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整体营商环境良好,一枚公章审批、网上办事等措施非常便利,作为企业体会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