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青春闪光!“红色文化传承少年”领奖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建党百年”红色征文收到数百篇稿件,优秀作品登报并对个人进行鼓励

学子从校长欧卫国手中接过“红色文化传承少年”证书。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9月26日,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升旗仪式上,举行了南方都市报《建党百年 青春闪光》红色征文活动颁奖。广大附中在此次红色征文活动中,有30位同学获得“红色文化传承少年”称号,11位老师获得“红色文化传承助力者”称号。
通过“红色校园”打响系列征文头炮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自今年4月份开始,便在广州部分学校中定点发起红色征文的征集,引导学生或挖掘家族红色历史,或阅读红色经典,或打卡红色景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师生组团参加征文,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佳作。学校是一所在部队怀抱中诞生的学校,有着天然红色的基因。革命年代,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了诸多将军及一大批的革命志士,学校红色根源深厚。
广附教育集团有着众多分校,以各分校语文科组为主力阵地,通过班主任在班上向学生宣讲,并在家长群中发动后,陆续收到征文近百篇,在广州市打响了校园红色征文的“头炮”。
随后,执信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东风东路小学等众多中小学也发动学生征文,来稿丰富。在校园里,红色征文写作热情高涨,中小学生纷纷挖掘家族里的红色故事。比如,家中太爷爷是抗美援朝中的一员,曾祖父18岁成为地下党员,爷爷看到了核试验的蘑菇云等等,一些距离自己遥远的事情瞬间因为亲情的连接,变得触手可及,感受至深。
“非常感谢南方都市报举行的这次征文活动,这是给学生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广大附中语文科教师陈艳琦称,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通过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种渠道传播征文 为写作者提供自我展示平台
此次红色征文的传播充分发挥了南方都市报融媒体综合功能,有三种途径:一是每周至少提供一个报纸版面刊登优秀来稿;二是在南都教育APP的非虚构写作栏目上,上线优秀征文;三是通过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小程序,为写作者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除了文字记录,平台也邀请部分征文作者通过视频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将文中故事要点口述出来,共同探讨非虚构写作成长之路。这是在传统版面之外,对红色文化进行二次传播。
对生活进行深度挖掘 凸显了教育的追求
通过红色征文的非虚构写作,让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度挖掘。在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故事中,去发现个体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传奇性,加强了写作者敏感的观察能力和社会分析能力。学生代表小懿称,以前自己在书架上看到各种飞机模型,以为很平常,但是通过这次征文,爷爷给自己讲述了抗美援越的故事,才知道飞机模型是从美国战机残骸融化铸造出来的。听完这段往事后,小懿表示以前看似无形的爱国之情变得立体丰满,看着飞机模型,在现实中激励自己读书再苦再累都值得。家长认为这个平台给予孩子自我思考和反省的空间,也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交流。
广大附中校长欧卫国表示,广大附中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的学校,在办学实践里,学校强调对孩子开展多种多样的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的一些教育活动,通过参加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的红色征文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口,来讲好红色故事,形成非常好的传承红色基因的氛围,这就是教育的追求。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第23期征文
新学期 新周末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呼朋唤友,愉快玩耍的心情,是学生时代最深刻的感受。新学期新周末,你的周末是如何度过的?写给我们,让我们一起分享你放飞快乐的心情,享受周末的愉悦吧!
文章要求:题目自拟,800-1000字,文体不限
征文对象:不限
征文时间:即日起-10月12日
投稿方式:扫码投稿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