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放开 多子女养育如何避免孩子争吵?


谭小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石碧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医师

陈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医师


扫码看视频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放开,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为迎接二孩、三孩宝宝做起了准备。但一个新生命的来临,不仅仅会对父母产生影响,对家庭中已有的宝宝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对大宝而言,父母有了二宝或小宝,意味着他/她在家里的身份不再是唯一,父母爷爷奶奶不再能够无时无刻围着他/她转。而父母长辈又希望大宝能够承担起哥哥/姐姐的责任。事实上,如何做一个大哥哥/大姐姐,是父母需要帮助大宝共同完成的功课。而多子女家庭,如何避免孩子间的争吵、打闹,更是父母必学的一堂课。
帮助大宝适应身份转变
从母亲怀孕开始
很多家庭准备要二胎三孩时,大宝的身份就面临转变了。当母亲怀上二孩、三孩宝宝后,整个家庭的重心都开始改变。父母的注意力和感受转移到了尚未降生的宝宝上。而大宝感受到的是,父母加诸自己身上的关注减少,不安全感增加。
在这个时期,大宝易出现对弟弟妹妹的抵触心理,表现出情绪不佳、易哭闹生气的行为。此时,对于大宝而言,父母关注的重点是孩子的角色转换和情绪问题。
广医三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小华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角色的转换,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到孕育新生命这件事情中来。例如让孩子摸一摸母亲的肚子、感受未来弟弟妹妹的运动,帮助父母一起为弟弟妹妹挑选玩具等等。
“家长要认识到,大宝不会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哥哥/姐姐,大宝需要慢慢意识到自己不是家人关注的焦点,这需要给孩子时间,父母也要更理解、接纳孩子的不适情绪,帮助他/她一起度过这段成长的时光。”谭小华介绍。
多孩家庭避免孩子争吵,家长引导做好这几点
当一个家庭中的多个孩子都慢慢成长起来后,兄弟姐妹之间很容易因为各种小事争吵、打闹,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适当去理解并给予引导。
1、互助与认可
在大宝二宝们的相处过程中,父母应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能够有互相帮助的机会。例如在二宝还小时,可以让大宝帮忙递递毛巾、尿不湿;而随着二宝的长大,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帮助大宝。并且在孩子们互相帮助照顾时,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如“谢谢你把小宝宝的毛巾递给我,真是帮了我大忙!你真是个好哥哥/姐姐。”等。
2、适度干预
当孩子们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了争执,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在一旁观察,暂不介入,给孩子们一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而当争执逐渐升级到有打人、咬人、推搡的苗头时,父母需要及时介入,将孩子们分开。
3、理解共情
当孩子发生争执时,父母应用共情的方式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感受给予回应。“你现在看起来有些生气,是吗?我能够理解你的感受,能跟我讲讲你为什么这么不舒服吗?”等孩子们各自冷静下来后,再对刚才的事件进行复盘,让孩子们说说他们眼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鼓励用语言的方式了解彼此的感受,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下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会更好。当孩子们都同意了这种解决方式,试试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4、引导情绪合理表达和行为控制
有许多大宝在弟弟妹妹降生后,会出现频繁的情绪波动和行为改变:如容易发脾气、哭泣,甚至行为退化,如重新要求喝母乳、依赖尿片等,这是他们寻求父母关注的表现方式之一。作为父母,要关注到大宝的心理状况,而不是一味地呵斥“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是哥哥/姐姐了,怎么还能这样”。正确的做法是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满足大宝的依恋需求,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满足方式是不同的,小年龄段孩子需要更多的身体信息(包括父母的安抚、拥抱、陪伴),而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通过语言和建议予以安抚和引导,例如“你是不是有点不高兴?我能理解。等宝宝睡觉了,我就和你玩,一会我就能陪你了。”
5、避免标签化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应当尽量避免比较孩子们,更不应当给孩子“贴标签”。如“你是哥哥,就应该让着妹妹”、“弟弟就是比你听话”,这类话避免在孩子面前讲。
绘人试验,了解孩子的心理“密码”
如果同胞关系等不到合适的引导,长久以往,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绪与行为,如发脾气、哭闹、对抗不合作、违拗等,甚至影响家庭功能以及孩子的学业表现。如何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给予正确的教养显得尤为重要。
广医三院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门诊的绘人试验,让家长能够一窥孩子的内心,医生通过让儿童尽量详尽地绘出一个人,不给任何语言、行为指导,从中筛查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形象思维、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等)并一定程度上能投射出情绪状态。这种测试人为干涉因素少,儿童又喜欢绘画,测试过程中气氛轻松,所得的结果比较真实可靠。
在家庭养育中,用更科学精准地思维对待家里的每一个孩子,让家庭成为温暖的港湾。当家长为孩子心理发展和行为问题感到焦虑、束手无策时,可寻求专业医师提供教养咨询。
适合多孩家庭的绘本推荐
兄弟姐妹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依恋关系也需要父母引导,大宝对于还没有降生的弟弟妹妹可能充满好奇。
如果大宝是哥哥,推荐绘本《小兔子的新宝宝》,如果大宝是姐姐,则推荐绘本《我要当大姐姐了》,可以帮助大宝想像未来有弟弟妹妹陪伴的日子,他们会经历怎样的事情,做好心理准备。
弟弟妹妹降生后,两个孩子之间可能会起一些冲突,如果是兄妹,推荐《跟屁虫》,这本书通过故事情节让大宝了解到,弟弟妹妹为什么那么愿意跟着他玩,如果是姐弟,更推荐绘本《一点点》。
而作为父母,在迎接大宝时大多数是懵懵懂懂,随着家里有两三个孩子后,更建议父母系统地学习一些养育孩子的知识,0-10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期,孩子的一些表现可能父母没办法理解,推荐阅读《捕捉儿童敏感期》,里面有200多个案例,可以根据案例中的一些事件,对照自己孩子一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当家里有两到三个孩子,随着每个孩子的发展,心理年龄发展程度不一样,我们需要理解到每个孩子在当下的年龄段,他更需要什么样的引导陪伴,这时推荐父母阅读《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而如果父母想提高与孩子陪伴的技巧,推荐阅读《父母效能训练》。这样不仅通过与孩子的陪伴来获得知识,同时,书本上的总结和经验也能帮助父母更好地去迎接二孩三孩宝宝的到来。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白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