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产后恢复“有效期”有三年 抓紧黄金期和理想期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春花 10-26 00:00

  广医三院康复科产后康复治疗师林君

  广医三院康复医学科“孕产康复工作室”专家李太良

扫码看视频

扫码看视频

  女性在妊娠的过程中,由于胎儿成长、子宫扩张、体重持续增加,对盆腹腔甚至于整体生物力学的平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妊娠过程中,长时间的肌肉记忆,很多女性产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核心稳定性;加上分娩的创伤和产后带娃情况的差异,人体的自愈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预防大于治疗,在产后恢复的黄金时期(产后半年内),随着妈妈们体能的逐渐恢复,可以科学进行产后康复运动训练。

  以下是常见产后七问:

  

  一、如何预防产后不良姿势?

  四不要:不要跷二郎腿;避免经常弯腰或长时间地久站久蹲;产后半年不要提重物,举过高的物体;不要含胸驼背。

  下蹲、直腰抱娃。

  卧位起身时,侧身起。

  减少对腹部的压力。

  产褥期(产后42天左右),多休息,少抱娃。

  产后早期就可以做腹式呼吸运动,有助于激活核心肌群,减少腹胀和促进恶露排出。

  

  二、如何缓解腰背痛?

  “猫式”运动

  用双手及双膝跪位:四点跪位,双手双脚分开,与胯同宽,配合呼吸,吸气抬头塌腰,屁股翘起,呼气时脊柱往上拱起,看向肚脐。

  侧身伸展

  找一个瑜伽球,或一张凳子支撑身体,一侧躺下,呼气时,把另一侧手抬起,往对侧牵拉,吸气往回,左右各重复10次左右为一组,一天重复三组,该动作可以放松侧腰。

  脊柱扭转运动

  仰卧在床上,一条腿倒向一侧,双手张开,头看向左侧,牵拉5秒左右,换对侧进行牵拉,左右各10次为一组。

  “婴儿式”放松

  趴在垫子或床上,折叠屈膝,身体折叠往下,让腹部贴紧大腿,配合呼吸,吸时放松,吐气时尽量把手往前延伸,屁股往后坐,尽量让臀部挨着脚跟,放松整个后背,保持10次呼吸。

  滚泡沫轴放松

  把泡沫轴放在腰下,屈髋屈膝,双手支撑,利用臀部和脚发力上下滚动,让背部放松,前后大概20-30次为一组,一天进行三组。

  骨盆运动

  利用骨盆的运动,能有效缓解腰部疼痛。坐在瑜伽球上,骨盆往前、后、左、右滚动,每个方向来回10-20下。

  

  三、如何改善肩颈痛?

  挥臂弹振

  双手张开,掌心朝上,与肩平行,甩动双臂画圈,顺时针10下,逆时针10下,快速抖动弹振,来回重复三轮即可。

  “W”式

  双手举起,两边手臂与肩部同宽水平位,夹紧后侧的肩,菱形肌发力,核心肌群收紧,保持5-10秒。

  颈椎画“米”

  往前三个方向点头,往后三个方向仰头,该动作可以缓解由于长期低头喂奶导致的肩颈疼痛。

  仰头后拉

  站立位,双手交叠往后,用力往后牵拉,抬头,维持10秒左右为一组。

  双手托天式

  站立位,双手交叉往上举,十指交扣,抬头望向双手,保持5-10秒,如颈椎有问题感到头晕,稍微目视前方即可。

  

  四、如何预防妈妈手?

  减少前臂负重(减少同一姿势长时间抱娃)

  注意保暖,可热敷,避免洗凉水

  佩戴护腕支具

  贴肌内效贴布

  疼痛出现时,休息并及时就医。

  

  五、如何自测腹直肌是否分离?

  双腿屈曲仰卧,测量时先把一手手指垂直轻放于脐上3指、脐中、脐下3指的位置,另一手抱头抬至肩胛骨离地,感觉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若感觉不到则将手指向两边挪动,用手指测量两侧肌肉距离。结果分析:2~3指:轻度分离;3~4指:中度分离;>4指:重度分离。

  如发现测出>2指,就需要进行医疗干预,可以前往医院康复科就诊。

  六、如何拥有小蛮腰?

  腹式呼吸

  仰卧平躺在床或垫子上,鼻子吸气,把气吸到腹部,腹部膨隆往两边撑开,肚子成气球状,停留3-4秒;嘴巴吐气,腹部变小,让肚子收紧寻找脊柱,维持6-8秒。

  臀桥

  平躺,手自然放松,膝关节屈曲90°,双脚翘起脚背足跟支撑,收紧臀部抬起腰部,保持3秒后缓慢放下。每次做两组,一组10个,一天两次。

  对抗

  仰卧平躺,双脚搭上瑜伽球放松,配合腹式呼吸,吸气,呼气时收紧腹部,双手往上举,手脚向中间用力,腹部收紧,维持6-8秒,吸气双手落下。

  四点跪位,双手张开压实床面,双膝固定,脚尖踩床上或垫子上,吸气,腹部打开,吐气,腹部收紧,让双膝同时离开地面3-5厘米,吸气慢慢落下,放松。

  交替伸手伸腿

  先吸气,吐气时一侧下肢往前伸,对侧的上肢往后伸,腹部收紧腰部贴紧床面,吸气收回,呼气换对侧。

  平板支躺

  俯卧在床上,支撑双手和脚尖,呼气时收紧腹部整个核心抬起。腹直肌分离2指以上的,不建议做此动作。

  

  七、如何感知盆底肌发力?

  坐在球上或者椅子上,身体稍前倾,双手放于大腿,感受会阴和肛门收缩时离开球或者椅子的感觉;另外可以通过双手双脚用力增加盆底发力的感觉。注意减少腹部和臀部发力。

  

  抓住产后康复的 三个重要阶段

  广医三院康复医学科“孕产康复工作室”专家李太良介绍,产后康复有三个重要阶段。

  黄金期

  产后42天至6个月内,属于产后康复的黄金期。此时,产后的身体最为脆弱,各项身体指标均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需要特别注意休息、饮食和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孕前的状态。

  分娩后42天应常规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

  理想期

  产后6个月至一年半以内,属于产后女性的理想恢复期。经过黄金期的恢复,身体状态已经基本稳定,处于恢复肌体损伤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更应关注盆底肌、腹直肌和骨盆的恢复情况。

  有效期

  产后一年半至三年内,属于产后女性的恢复末期。在这个阶段,应进行综合调理,使身体机能达成最佳平衡,平稳过渡到正常生活阶段。形成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产后康复误区:急速减肥、使用束腹带

  李太良介绍,产后使用束缚带会阻碍血液循环,腹部加压过大压迫内脏器官和血管,影响器官和血管内血液运行;使用束缚带还可能带来腹部压力过大,限制腹腔维度,压迫肺部空间影响呼吸,束缚胃肠道的蠕动影响消化;此外,腹部束缚后在咳嗽、打喷嚏等负压快速增加等动作情况下可以引起膀胱、子宫脱垂。因此,产后不建议妈妈使用束缚带。

  李太良建议,产后减重不宜太早,由于产后盆底肌松弛,剧烈运动可能引起子宫、膀胱脱垂、漏尿的风险。

  产后早期可以在床上做呼吸、四肢运动、抬臀、翻身等运动,早期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有助于产后身体恢复。建议产妇产后42天复查子宫附件、盆底肌超声,做详细的盆底肌评估。

  李太良提醒,在制定个性化运动康复方案之前,尤其需要关注盆底肌康复情况,盆底是核心肌群最深层部分,也是承托内脏器官最底部分,如果盆底肌松弛或无力,在跑跳、负重深蹲等剧烈运动下可能出现漏尿、器官脱垂的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