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减少多余的好胜心,更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詹炜舜 11-23 00:00

◎广东实验中学初三(12)班 詹炜舜  ◎指导教师:李蓓蓓

  这个假期,我选择了一个训练营进行部队拉练,锻炼意志。

  那天,教官让我们负重跑3公里,限时半小时。重量是自选,但不能超过5公斤。

  第一次跑,我选择负重5公斤。和其他选择5公斤的同学一样,我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但最终,面对遥远的路程,我失败了,其他选择了5公斤的同学也一样。

  回到出发点,休整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同学们排成一列选重量,本以为大家会知难而退,没想到不少同学不仅不减重,反而增重。这让我动摇了,如果选低的负重,即便先到,也不光彩吧?

  前面的队伍越发短了,我暗暗地下了决心,再试试5公斤负重吧。

  轮到我前面一位同学选择负重了,他向教官笑了笑,说:“2公斤吧,谢谢。这个重量比较适合我。”其他同学听到这话,纷纷侧目看向教官。教官少有地笑了笑,摆摆手。而那位同学若无其事地背上负重,径直走向起始点,等待出发。

  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我向教官说:“3公斤,谢谢你。”就默默地去领负重了。

  背着3公斤的包袱,从起始点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进。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穿过几座栽满树的小山包,树阴和阳光交替地覆盖着我们。远方树影、山影,重重叠叠,好似晕开的青绿色颜料,铺在湛蓝的天和湖水之间。

  一路上,背5公斤包袱的人陆续掉队。我也快要到达极限,汗如雨般不停地往下淌。好在3公里的距离不算远,我终究还是到达了目的地。

  后来,教官和我们说,这个自选的负重跑不仅是考验体力,也是考验我们的自我认识。

  听着教官的话,我的思绪逐渐远离了。我想:减少负重,总会被认为是降低了自我要求。但是,人生并不是要求我们总是在高于极限的事情上,一次一次挑战并失败。做减法或许代表了一种智慧,它让我们在适合自己的事情上努力,并取得成功。减少负重,减少多余的好胜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