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创作者说

城市中轴线 花丛掩映间 愿世界从这里读懂中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安琪 12-09 01:00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舒勇

  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在今年冬季迎来了一批别致的花朵——它们全部由丝绸制作而成,并熔铸在熠熠生辉的琥珀金砖里。“一带一路”大型主题艺术景观《丝路金桥》受邀助力“读懂中国”在广州展出,并于12月1日上午在海心沙公园举办揭幕仪式。

《丝路金桥》的创作者、著名艺术家舒勇接受南都记者专访。他表示,该作品的构思和制作都是在广州完成,如今再次回到这里,有种“回娘家的感觉”。

5道工序打磨 每块金砖都是广州制造

  《丝路金桥》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从2013年开始,以“一带一路”为语境创作的大型雕塑作品,长28米、高7.2米、由2万块“长城砖”大小的琥珀砖砌成,每块砖内部熔铸丝绸制作的世界各国国花,寓意在世界百花园里架起一座和平发展之桥。

  该作品的诞生,既是舒勇对于“一带一路”的重新思考,也是一次阶段性的创作探索。八年前,出于对广州制造的认可,他将这里作为制作点。“我和我的创作团队,组织了500多名工人,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共同完成了这件作品。”如今,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到广州,舒勇感叹,有种“回娘家的感觉”。

  将丝绸之花准确地塑形,并融入琥珀,并非一门简单的工艺。“我们都是用纯手工去完成,光是砖的打磨就需要5道工序。”据介绍,一块砖的成形,前前后后要有一个月才能做出来。为了让每块金砖均达到无气泡又清透的感觉,“在制作的过程里,最终做成了2万块,但残次品可能多达3万块。”在他看来,每块砖都是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

希望成为可视化的“读懂中国”标识

  舒勇表示,“丝路金桥在广州的这一次展出,是继2015年之后,我认为展出最美的一次,也是最符合我心理认知的一次。”《丝路金桥》和远处的小蛮腰刚好形成一种参差错落的空间关系。屹立于城市中轴线之上,“花城”的万千花朵之间,形成了广州的地标上所构筑的新景观形态。当夜幕降临,琥珀砖内部透出的金黄色和广州塔的七彩灯光,为市民呈现视觉盛宴。

  海心沙岛形状若船,亚运看台是风帆,在这种地理环境的渲染下,《丝路金桥》作为桥的寓意被更好地凸显出来。迄今为止,包括多国元首、政要及各界代表在内,已有上万人在丝路金砖上签名。舒勇告诉记者,当初他们走到哪里都带着金砖,很多人却并不理解。“比如基辛格,当时他并不想签字。但当我告诉他这是一座美丽的和平之桥,他就签字了。”

  之所以选择助力读懂中国,舒勇认为,读懂中国是新时代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去面对的一个课题。《丝路金桥》以“桥”为艺术语言,将“一带一路”符号化、具象化。“我希望全世界能够从这里读懂中国,希望这件作品成为一个可视化的‘读懂中国’的标识。”

  

  采写:见习记者 刘安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