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韵凤城 需高位推动治水
第55期“论道顺德”座谈会政协委员及专家巧用典故献良策


王泽坚

李加华

杨梦熊

杜启新

欧阳尚贤

佘永亮
河涌交错、鱼塘密布、水网纵横,是顺德生生不息的根脉,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从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到顺德政府工作报告,均用了超过10%的篇幅描绘“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路线图。
但由古至今,治水都是一场持久战,顺德亦然。近日,第55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以“打造水韵凤城、魅力水乡,我来支支招”为主题,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顺德水环境治理建言献策。
嘉宾名单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 顺德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国兴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副局长李加华 顺德区住建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杨梦熊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启新 顺德区政协委员、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尚贤
顺德区政协委员、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协会会长、盈峰环境高级执行副总裁佘永亮
焦点1
“九龙治水”困境,如何破?
高位推动,全员同向发力
在顺德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刘智勇提到,未来,顺德治水的难度不亚于“村改”。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九龙治水”的困境。顺德未来在开展水环境治理上,应该如何解决部门联动问题,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治水指挥体系,是顺德思考的重要课题。
对此,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用“三个和尚”通俗易懂地回答该问题,“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怎么解决?庙里的住持要厉害点,和尚就都听话了。所以治水一定要高位推动。”
治水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理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引导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复合问题。那么,如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让水环境治理的投入更有效?“经济发展和水环境治理不是矛盾关系,而是互相促进关系。”区政协委员佘永亮举例说明,过去几年,深圳大手笔投入水环境治理,环境好了自然就能吸引人才。
对此,王泽坚再次引用典故《魏文王问扁鹊》,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大哥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二哥治病于病情初起,扁鹊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这个典故对水治理也有启发,事后治理不如事中治理,事中治理不如事前预防。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应该用‘扁鹊的方法’,大力去治理。整个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则要学扁鹊两个哥哥的办法,从系统性去看到水环境,将水资源视为城市最有价值的资源、城市的活力源泉去看待。”王泽坚表示,全社会达成共识后,全员同向发力,如经促部门在招商引资的时候要有负面清单,水污染项目不能引进;城乡规划部门要把活力要素放到水边,城市空间布局跟水的空间布局结合起来;村居、企业、市民也要自觉参与,这样治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焦点2
如何开展水环境治理,守护碧水长流?
治“本”的关键在于控源截污
顺德作为一座典型的水乡城市,有大小河涌近1000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2.6%。“顺德水环境总体较好,今年1至10月,顺德水环境质量全市排名第二,重污染指数改善率居五区之首,全市32个镇街水环境排名前三名分别是陈村、乐从、北滘。”在座谈会上,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副局长李加华亮出了近年来治水的“成绩单”。
但现场李加华也直言目前仍然存在黑臭水体反臭反黑现象,“顺德河涌众多,除了主干河涌以外,另外一些小河涌水质不尽如人意,从具体数据显示,152条农村黑臭水体反臭反黑率占到13%。”
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面改善水质,闯出一条治水管水的新路子。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杨梦熊介绍,仅在“十三五”期间,顺德投入40亿元进行管网建设,完成了3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顺德现存污水管网有2400千米,日污水处理量达90万立方米,今年事关水环境的两件民生实事,完成300千米污水管网建设、消除29条农村黑臭水体也基本完成。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李加华表示,接下来,将强化水环境监测能力,在现有360个河涌水质监测点的基础上增设监测点,实现全覆盖,摸清水污染原因“对症下药”。同时,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高科技手段,实现“海陆空”同步多点位全河段水质监测。此外,加强排污口体系建设,做到“查、测、溯、治”,即查清排污口,测出污染物,污染溯源,精准治理。
那么,如何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有效防止水质反弹、水体再度黑臭?杨梦熊介绍,目前,顺德区成立了排水公司,负责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管理和运营,加强污水管网的维修养护清淤,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从源头上夯实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
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是顺德高质量治水总体规划的参与单位之一。区政协委员欧阳尚贤认为,要建立长效监督执法机制,让执法有制度、市民监督有渠道、惩罚透明公开,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局面。
焦点3
如何打造水韵凤城,魅力水乡?
融入乡村文化IP,重塑水乡风情
当天座谈会举办的地方位于顺德区乐从镇上华广场,放眼望去,蓝天碧水,树木葱翠,河堤蜿蜒,处处都是惬意的场景。
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刘国兴表示,选择在上华村举办一场“水边的”座谈会,就是让大家感受水环境治理带来的幸福感,治水要和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更多像上华村这样的美丽乡村。“水韵凤城不仅是指城市建设,还包括了乡村振兴,历史的沉淀、文化的韵味更多体现在乡村。”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启新表示,接下来,将大力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在打造百里芳华精华段的基础上,融入龙舟、功夫、美食等乡村文化IP,递进推动“清岸”“美岸”“活岸”,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欧阳尚贤则建议,以治水为抓手,推进整村改造,整村改造要做到形改而魂在,注重保留乡村历史印记和古朴味道,保留原有的河涌体系格局。区政协委员李国尧建议,策划举办岭南水上运动会,让群众更爱水乡,更爱护水环境。区政协委员周志锋建议,成立“活化办”,将水治理好后,还要活化河涌边的民居,盘活河涌两岸的闲置建筑物,打造水边的艺术空间。
此外,王泽坚还引用了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治理及规划、常德市水城规划建设、东莞市松山湖水系治理等国内外城市向水而生的案例为顺德实现“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提供参考。王泽坚介绍,常德市以水为焦点,让城市和自然连接在一起;以水为语言,让历史文化和现代景观融合在一起;以水为纽带,让生产生活交融在一起,最后实现以水为载体,让产业和空间整体融合,以水作为城市的灵魂,以人为本地实现了水城战略,实现人居环境的升级。
主持:南都记者 路漫漫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