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高赛”收官 35个专利项目获奖
2022年第四届湾高赛将继续在佛山举办,持续面向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创新主体征集优秀专利项目



1月5日,第三届(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颁奖大会,表彰在决赛中获得金奖和优秀奖的35个专利项目。据悉,“湾高赛”是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发展的重大品牌活动,旨在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粤港澳大湾区,吸引高水平的创业团队和高成长性专利技术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2022年第四届湾高赛将继续在佛山举办,持续面向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创新主体征集优秀专利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进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2021年1月-11月,广东各项重要知识产权指标持续领先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9.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3.3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万件,均位居全国首位,充分体现了广东“高质量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入围50强项目
资产评估值达32.9亿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并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湾高赛自2019年开办,目前已举行三届,本届大赛以“汇聚高价值专利,筑梦大湾区未来”为主题,在发明初创组、发明成长组的基础上,新增外观设计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组,进一步扩大了参赛项目范围。据悉,本届大赛共征集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有效报名项目902个,同比增长45%,项目聚焦大湾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902个报名项目中,发明初创组553个,发明成长组233个,外观设计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组116个。本届大赛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入围五十强项目资产评估值达32.9亿元,其中:初创组总估值4.4亿元、成长组总估值19.6亿元、设计组总估值8.9亿元。单个项目估值最高达1.6亿元。
广东省内首次投贷联动 推动专利项目落地转化
为支持项目落地,本届湾高赛最大创新点是在省内首次采用知识产权投贷联动的模式签约。如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专利,分别与投资方的广东智慧财富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和贷款方的北京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将有效促进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通过以投贷联动等形式降低核心知识产权企业的投融资门槛。
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谷办才表示,投贷联动就是对一些刚刚创新,有项目但还没成立公司,甚至是一些没有产生流水的项目,先用投资的形式引进来帮助他们发展,避免他们一开始就被稀释股权,后面产生流水以后再贷款,既有贷股权也有债权,更有利初创团队的项目落地转化。
整合新田科技城联同深港科创合作区
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助理署长潘敏娴表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创科发展,除了研究加快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外,长远还会把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整合为新田科技城,联同深港科创合作区,可以汇聚海内外人才,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创科成果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潘敏娴介绍特区政府会继续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例,在专利方面,特区政府在2019年12月推出了“原授专利”制度,知识产权署会提升对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能力,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原授专利”制度。同时,提升私营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是建设香港成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关键,知识产权署将会优化以及举办更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计划的培训课程,以协助中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商品化的人力资源。
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科技研发和
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新产业的发展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代局长陈子慧表示,中医药产业是澳门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而着力培育的新产业,澳门特区不断优化各项扶持政策,致力发明创造,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推进高价值专利的培育。
她提到,今年9月,中央政府公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将重点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在新形势下,经科局将持续深化与大湾区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合作,全方面的交流合作,全力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并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新产业的发展,壮大密集型产业,为本地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有完善的科技产业和配套,开放包容的区位优势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她希望企业能利用好大湾区丰富的资源,寻找合作与发展机遇,自觉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业内
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强国
需要湾高赛从数量布局转变到质量提升
深圳高质量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表示,对比前两届湾高赛,这一届湾高赛无论在参赛项目、巡场讲次,还是奖金金额以及评审专家的数量上,都保存增长趋势;同时,赛制安排越来越科学,评分规则越来越完善,保证了大赛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李飞介绍,三届大赛,累计开展线下、线上专利培育布局培训67场,受训人群6万人次;吸引内地和港澳1998个项目参赛,涉及专利总量为超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0%以上;共197位专家参与初赛、复赛和决赛评审,评选合计101项奖项,发放846万奖金;第二届湾高赛项目累计营收超148.1亿元,五十强项目资产评估值达51.28亿元,第三届湾高赛项目累计营收超1.23万亿元,五十强项目部分专利资产评估值达32.9亿元。
李飞强调“赛投结合”,他认为办赛就是送理念、送服务。例如,中山大学“名优中药猴耳环抗耐药细菌的研究应用及专利布局”项目获得广州白云山花城药业公司对接投资600万元;广东工业大学“面向超精密制造装备的长行程纳米定位平台项目”成功落户佛山市南海区,政策扶持资金800万元;而第三届湾高赛10个项目和佛山市签订高价值专利转化落地及投融资意向。
他认为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强国需要湾高赛从数量布局转变到质量提升,不仅在建章立制上形成地方标准,出台管理办法,还要在配套扶持上,完善落地优惠政策、专利奖推荐资格、增资项目资格、重点宣传资格等。
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夏德兴表示,专利最重要的是保护和运营,未来知交中心将对重点项目进行持续跟进,采用大数据手段,对项目专利成果的法律、技术、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项目所处领域行业地位,识别项目潜在竞争对手,规避相关风险,并持续推动获奖专利成果的转移转化,实现资源对接,完成产品化和产业化,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获取经济效益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记者观察
澳门和香港的项目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从地域分布看,参赛项目65.3%为广东省内项目;32.4%来自北京、上海、浙江、辽宁、云南等;港澳项目占2.3%。南都记者注意到,近几届湾高赛港澳地区一直都是积极参与者:2019年港澳地区累计21个参赛项目,2020年11项,2021年22项。
承办方之一、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夏德兴向南都记者解释,由于疫情影响,港澳项目报名参加数量增长不明显,但是港澳项目一直是湾高赛的重要组成。今年澳门和香港的项目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澳门科技大学“一种新型内源性缓释硫化氢供体的研究”获得初创组金奖,香港科技大学团队“集成一体化可见光通信系统”、香港浸会大学团队“纳米蓝宝石防刮伤保护膜技术”项目获得优秀奖。
夏德兴表示,未来,知交中心会积极与香港、澳门知识产权部门对接,借助港澳主管部门积极发动创新主体参赛;其次会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港澳的专场宣讲推荐活动,让更多创新主体了解湾高赛,同时重点以粤澳深合区的建设为契机,发动深合区澳门高校、企业、机构参加。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冯家钜 通讯员 粤市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