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市政协委员立足广州经济生态家底提出政策建议

加快生态绿色低碳转型 打造全球氢能产业高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莫郅骅 黄姝伦 蒋臻 01-27 00:33

  不久前广州市第十二届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全面实施绿色化转型,本次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把绿色生态发展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提出“发展绿色产业创建绿色城市,加快生态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广州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生态资源其实为全市绿色化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产业机遇。作为制造业发展大区的黄埔在绿色化转型方面已经先行一步,从化花都等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也为绿色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把广州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生态资源继续在绿色化转型上做大做强?围绕这一话题,市政协委员们也积极建言,从绿色能源、绿色生态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分别提出建议。

  热话题

  绿色生态发展

  绿色能源

  到2025年将建至少50座加氢站

  市政协委员徐丹表示,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导下,氢能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广州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未来完全有条件打造成全球氢能产业高地。

  据她介绍,目前国内氢能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产业集群,各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州也提出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先后编制《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和《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0-2030年)》指导行业发展。

  目前广州初步形成了一个“小而全”的产业集聚链条。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电解水制氢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集聚了一批以院士专家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方面,全市在环卫、物流、公交、乘用车等领域约200辆氢燃料电池车投入运营,已建成运营加氢站5座,另外规划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50座。

  不过,目前广州在氢能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加氢站建设运维成本高昂而用氢规模较小,再加上现有加氢站均采用站外制氢运氢的模式,存在储运难、终端加氢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全市几乎所有的加氢站都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也导致产业基础设施布局不足,推广普及艰难。

  目前国家对氢能的制取、存储、运输与应用过程都按照危化品进行严格管控,行业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难以明确氢能产业各环节中的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利于科学合理制定政策法规。此外,氢能行业的核心技术尚未实现完全突破,一些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她就此在提案中建议广州可建立国家级氢能安全重点实验室,加强氢能在全产业链中的检测认证、安全监管、质量监督、标准规范研究,争取建立起先进完整的氢能源安全标准体系,保障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她还建议广州搭建国际氢能产业高水平科研平台,引进一批在国际氢能源领域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设立氢能源院士工作站,集中开展在有关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关,广州还可以尝试设立市政氢能交通示范专线,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等领域逐步增加示范范围,另外可以积极争取国际、国家级氢能行业高规格会议活动在广州召开,构建氢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和发展氛围。

  绿色康养

  北部生态区可打造康养示范基地

  市政协委员欧阳智鸿在提案中表示,广州北部丰富的森林资源构成生态屏障,也是运动养生、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在广州北部地区建设康养示范基地不仅契合人们崇尚回归自然,追求健康幸福与绿色发展的愿望,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尽管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但是由于缺乏产业整合和专项规划,目前广州北部绿色康养产业的协同水平较低,产品高度同质化,部分经营主体缺乏长期经营理念且服务品质较低,品牌意识薄弱。

  他建议政府可以编制北部地区康养示范基地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整个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各区主体功能,围绕老、中、青、幼人群“康复+养生”需求,设计出具有养生、养身、养心等不同健康服务的产品产业体系,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明确近中远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契机整合山、水、林、泉、旅、居资源,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品质。

  他还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绿色康养产业的专项招商政策,举办中国(广州)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充分展示广州北部地区人文、地理特色土地、用工等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引进健康产业社会大资本入驻,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康养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行业标准方面,他也建议由政府部门来引导制定绿色康养行业标准,结合现有的国标、适老化改造标准,争取打造符合广州特色的“广州标准”,政府也可以尽快完善交通、文化、体育、旅游、医护、疗养等配套设施,引导设立特色康养产业联盟,共同探索创新康养产业新模式。

  

  绿色建筑

  政府可率先实行装配式装修项目试点

  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在提案中介绍,国内建筑行业运行的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建筑垃圾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以上,无论是从碳排放的角度还是行业绿色发展的角度,传统建筑和建筑装饰行业都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广州可以从装配式装修的领域入手,力争实现全市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所谓装配式装修是将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通过现场装配方式进行装修,具有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协同、智能化管理的特点。和传统的装修方式相比,装配式装修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可靠、自重轻、便于后期维护的特点,尤其在节能环保方面更是优势明显,一般可节水85%、节材20%、工期缩短70%、能耗降低70%,工费降低60%。

  提案介绍说,广州在装配式装修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传统装修方式在全市仍占据主导地位,装配式装修的推广应用范围较小,尤其是在住宅项目中应用不多,仅在整体厨卫等局部装修时被采用,装配式建筑“重结构、轻装修”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为了更好地推动装配式装修在广州的发展,提案也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可出台试行版的《推广装配式装修的指导意见》,从确保项目落地、鼓励项目应用及奖励、实施项目试点示范、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广州装配式装修产业的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可率先在新建保障性住房、人才租赁用房、旧改项目和政府投资、国有控股企业投资的公建项目(尤其是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率先实行装配式装修项目试点,逐步提高装配式装修技术在新建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通过试点引领和市场导向逐渐拓宽装配式装修应用范围。

  提案最后还建议政府通过财政与绿色金融手段建立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机制,对从建筑开发到运维及建材生产等全产业链提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服务,在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