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首提“新城建”

融入智能化要素和市民期待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莫郅骅 黄姝伦 蒋臻 01-27 00:33

  “新城建”并非是新名词,但却首次出现在广州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国际信息枢纽建设。实施“新城建”试点。建设智慧城市数据中台,打造城市级数据中心。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功能,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感知平台。增强“穗智管”中枢功能,完善人、企、地、物、政五张全景图,开展数据赋能基层治理试点。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分析时表示,国际信息枢纽能否建成决定了广州未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地位。新城建仅是建设国际信息枢纽的举措之一。因为新城建偏向硬件设施建设,推进国际信息枢纽还需制度、环境等软性支撑。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宏则表示,建设国际信息枢纽既需要在政府层面制定规划和目标,也需要在社会层面形成共识,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其中。

  新城建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新城建”概念,即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更新改造。同年10月,广州成为全国首批“新城建”试点城市之一。

  赵淦森表示,新城建提出的原因,首先是当前人们对城市建设的预期逐步提升,不再停留于传统基础设施层面。“我们会对桥、路、楼的功能和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比如未来的道路是智能化道路,能够更好支撑自动驾驶,又或是一座桥能够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些新趋势都是我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新期待和要求。”

  赵淦森还提到,自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广州推动新基建建设成效较明显,有效支撑新城建的推进。

  而在文宏看来,广州将“新城建”放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广州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新方向与新思路。他表示,原来的城市建设偏向于从生产意义上拉动财富增长,侧重物理空间变化。而新城建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纵向挖掘,将智能化技术要素、市民对城市治理的期待和需求融入其中。因此,新城建将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起纲领性作用。

  对此,文宏建议,面向未来,广州需要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形成共识,凝聚主线。

  按各领域需求定制感知网络

  2021年,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加快构建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底座”。今年,广州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数据中台,打造城市级数据中心。

  如何区分“数字底座”、“数据中台”和“数据中心”?赵淦森表示,数据底座强调基础支撑作用,让不同接口的数据接入同一平台。城市级数据中心的功能则是一个“超级大的云中心”,主要用于采集、存储、处理数据。而数据中台则是在面向应用服务过程中,用以分析转换数据的平台。

  文宏表示,数据中心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类似中央厨房的集中式数据中心,一种是分场景、分应用领域设置的分布式数据中心。从实际来讲,应用更广泛的还是分布式数据中心。他以超市和便利店为例,“集中式数据中心就像是沃尔玛这种大型超市,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但便利店更贴近日常生活应用。它们发挥着不同功能。如果两方面均着力,数据是从中央厨房处理后再分散至各细分领域的数据中心,还是经过各领域的数据中心处理后再汇集至中央厨房,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与此同时,报告还提到,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功能,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感知平台。“如果全市能够以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数据汇总过程会变得简单,但统一收集过程就很困难了。所以,从技术标准层面确保所有系统相互打通,让数据汇总起来,这是核心目标。”赵淦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