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佛山一周两大产业载体动工,共超600平方公里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产业空间方面重点任务落地,迈向“2万亿级”全新增长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路漫漫 02-23 01:15

  佛北战新产业园动工。

  ↑佛山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动工。

  2022年的新春,佛山忙得聚精会神、争分夺秒。

新年开工第一天,佛山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锚定“515”战略目标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次日,总面积达487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紧跟着,总体量约160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动工。

刚开年,佛山已紧锣密鼓地抓落实、促发展,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的蓝图,逐一落地成具体的“施工图”。这对佛山意味着什么?

一是佛山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二是围绕这一主线佛山释放出三大发展关键词:区域协作“一盘棋”、工业连片产业成带、下一个万亿的全新增长极。

迈向“2万亿”,佛山有潜力、更有空间!

  A

  紧迫感

锚定“515” 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

一周内两大重大载体先后启动

  开好局、起好步,佛山路径十分清晰,也非常急迫。

  正月初七是新年上班第一天,佛山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锚定“515”战略目标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这场会议更释放出佛山新一轮发展的信号:聚精会神、争分夺秒。

  全会报告指出,快节奏才能换来快发展。市委全会召开的第二天,尽管春寒料峭、细雨绵绵,但是在佛山三水和南海握手处的佛北战新产业园,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开园了。

  2月8日,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仪式在佛山战新产业园云东海生物港举行。同日,总体量达到487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正式开园,将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圈、培育佛山新的经济增长极、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周后,正值元宵节,佛山新一年的第二大“重头戏”——总体量约160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动工了。当天,顺德区人民政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高明区人民政府在高明区更合镇共同举办了“同心同德 共创明天”——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启动仪式暨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动工仪式。

  一周内,两大超600平方公里重大产业载体先后启动。不仅如此,在大年初八下午,南海区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会议,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打响全面深化改革第一炮。顺德“开工季”全面启动,以促经济、大招商、强民生各项实打实的举措,为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B

  大载体

487平方公里佛北战新产业园

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

  2021年12月,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作为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佛北战新产业园总面积达487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的示范高地、对接“双区”“两个合作区”支撑“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的重大产业载体。

  佛山市市长白涛指出,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出成果、五年大发展”的大方向,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推进园区建设取得实效,着力打造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一要注重强化统筹联动。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南海、三水区要举全区之力深度参与共建,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形成市级统筹、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良好格局。二要注重建立健全机制。在完善园区管理架构、创新财政税收体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突出市场化运作开放等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激发园区改革发展活力。三要注重提升产业能级。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的产业,重点培育引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核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引进高端装备等战新产业

  据南都记者采访了解,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发展基础良好,园区经济发展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及核心载体优势凸显,集聚形成金属建材、陶瓷/塑料/环保专用设备、电气器材、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主导产业。重点创新载体及平台建设提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3家、上市企业12家、研究院及创新平台13家、高校或技术学校3所。

  后续如何发力?

  据了解,为稳步推进佛北战新产业园区建设,佛山按照“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园区范围内划定1个核心起步区和9个核心区,面积共108平方公里。1个核心起步区为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面积26.03平方公里;9个核心区中,位于三水区的共4个,包括佛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白坭聚龙湾智能装备产业园;位于南海区的共5个,包括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广珠铁路官窑货场物流园、狮山新材料万亩产业园、丹灶新能源产业基地。

  在产业布局方面,佛北战新产业园将着力打造“两核、一带”的产业园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两核分别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东西两翼的“核心起步区”“核心辐射区”,一带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中轴的“协同联动产业带”。

  

16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

生态绿色、产城一体、多元融合

  与佛北战新产业园已拥有一定的产业经济发展基础有所不同的是,总体量约16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被给予更多、更长远的发展期待。

  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一方面,支持高明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机遇,积极承接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资源要素配置,加速高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为顺德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该园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年起好步、三年见雏形、五年具规模”的发展目标,高起点开展空间产业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引进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城市、机场、高铁站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成高品质的空港新城、产业新区、绿色城区和国际化的经济示范区。

  2月15日上午,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启动仪式暨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动工仪式上,高明区区长姜岳新表示:“今天,我们正站在临空经济合作园区的发展热土上,这里即将变成16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大工业园,在不远的未来将崛起一座生态绿色、产城一体、多元融合的现代化新空港!”

  

构建“一芯、两轴、四组团”空间结构

  

  南都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临空经济区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核心,临空经济示范区地跨明城镇和更合镇,规划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中,含机场面积约18.35平方公里。坚持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规划用地布局,并预留弹性发展空间,除机场红线范围外,临空经济区城镇建设用地约83.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发展区约42%,绿地休闲区约16%,商业商务区约15%,综合服务区约14%,居住生活区约8%,物流仓储区约5%。

  基于临空地区功能布局圈层特征,采用“弹性拼接”+“轴带发展”的空间复合发展模式,通过轴带联动发展实现产城互促,提出了“一芯、两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芯”指航空枢纽核心、“两轴”指佛云新产业走廊+佛肇都市航空走廊、“四组团”指空港组团+明城组团+更合组团+环保产业组团。

  其中,“空港组团”面向人、货、航三大维度,布局航空基本业务,航空核心和航空关联产业。重点规划商旅服务、行政办公、航司基地、会展商贸临空加工制造、飞机改装产业、物流仓储等产业。

  “明城组团”延续佛山城市发展势能,建设高品质创新城区。重点规划高端制造、综合物流、商务办公、生活服务、休闲消费、体育运动等产业。

  “更合组团”延伸机场势能,打造航空都市走廊。重点规划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国际康养、国际教育、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等产业。

  “环保产业组团”紧扣“绿色、低碳、循环、科技”的产业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湾区领先的环保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建成“绿色低碳区、生态环保园”。重点规划固废处理、环保智能装备、环保科技服务、环保科技孵化、新型绿色产业、氢能源产业、绿色建筑、土壤生态修复等产业。

  C

  增长极

区域协作

全市发展“一盘棋”

  487平方公里佛北战新产业园、16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尽管一个在北一个在西,但这两大重大载体的加速启动,体现的是全市发展的“一盘棋”。

  在农历新年开年一周内,佛山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背后,释放出来的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佛山迈向“2万亿级”经济体量目标下,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其一是佛山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其二是围绕这一主线佛山释放出三大发展关键词:区域协作“一盘棋”、工业连片产业成带、下一个万亿的全新增长极。

  关键词之一,区域协作。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协调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务必成为城乡区域协同发展领头羊,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资源要素配置,建立健全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东、西、南、北、中互动发展。

  从佛北战新产业园和临空经济区的组织架构,可以看到佛山加强市级统筹的行动力。

  佛北战新产业园不仅是南海+三水的简单结对,更是各部门协作的“团队战”。产业园明确由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编制佛北战新产业园实施方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产业规划,市自然资源局编制空间规划,市发展改革局编制低碳节能园区实施方案。

  顺德和高明的协作也有雄厚基础,目前累计有上百家顺德企业扎根高明发展,总投资超千亿元;部分企业已成为高明行业龙头或领军型企业,如万和电气、科顺建材、基业冷轧等,总体已形成“总部+基地”产业协作模式。

  临空经济区不仅是顺德+高明的兄弟携手,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作为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的统筹主导单位,多次到高明区、蛟塘镇实地调研,与高明区、顺德区、更合镇等相关部门沟通,推动各项工作加快落实。

  

产业集聚

让工业连片、产业成带

  佛山的工业发展较早,土地利用强度高,优势和瓶颈同样突出。过去三年顺德村改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推动土地效率再提升,面对新一轮发展,佛山如何向存量要空间、破解边界不清晰和土地利用破碎的问题?

  佛山直面发展短板和瓶颈,在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佛山在许多方面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总量上的大区、小区对比落差大,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工业连片与产业成带,是两大载体诞生的意义和使命。

  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之首,就是要改变工业不连片的状况。这从两大载体的体量就已经看到佛山的魄力和决心,作为寸土寸金的珠三角制造业大市,拿出合计超600平方公里的连片土地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16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已超过禅城区全域的土地面积,487平方公里佛北战新产业园,体量相当于三个禅城区。

  为此,在规划建设方面对佛山也是不小的考验,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在土地要素配置方面,市级加强统一的土地储备和供应,探索“标准地”“带方案”“带项目”供应,全市用地规模和指标对产业园建设发展予以一定倾斜。而在园区建设方面,还要不断提高产业园的承载能力,推动特色产业园和低碳节能示范园的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及工作要求,建立产能、节能、储能的“三能”联动管理模式,推动“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将园区建设成为低碳节能园区。

  

新增长极

迈向“2万亿” 有潜力更有空间

  从“0”到“1”不容易,从“1”到“2”的挑战同样艰巨。

  新年后,佛山市以及五区陆续发布2021年发展“成绩单”。下一步,佛山迈向“2万亿级”经济体量的全新增长极在哪里?

  佛山给出的答案是,大载体!

  今年初召开的市两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动力显著提升,战新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其重中之重就是要强化产业空间规划布局。坚持优势产业基础与未来产业方向相结合,一体规划、科学布局全市产业发展空间。

  这其中包括三大重点任务:划定45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用地保护红线,规划建设54个万亩以上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超400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谋划建设160平方公里的临空大型产业园区,发挥空铁路港联运优势,集中发展航空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以大园区、大平台引领产业大发展,努力把佛北战新产业园、临空大型产业园区等打造成为支撑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虎年新春,佛山争分夺秒的紧迫感,给市场一颗“定心丸”,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三大重点任务铿锵落地。

  佛山重构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也正在成为“实景图”。

  迈向“2万亿”,佛山有潜力、更有空间!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