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1年度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总榜:

越秀领跑全市 荔湾黄埔随后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笋林 邹琳 何生廷 叶孜文 王瑜玲 赵青 02-28 00:50

  5个区综合指数得分超过80分

  2021年度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测评结果显示,越秀区以84.04分位居榜首,荔湾区以81.98分紧随其后,黄埔区以81.83分排名全市第三。11个区中有5个区的综合指数得分在80分以上(总分100分),彼此间差距较小。

  越秀荔湾黄埔治理水平持续占优

  综合广州市11个区2021年第二、三、四季度以及全年度的数据监测结果,越秀区连续4次,荔湾、黄埔区分别有3次进入总榜前三名。这说明在“红棉指数”指标体系下,上述3个区2021年季度、年度综合数据表现相对稳定,社会治理水平持续占优。

  分析发现,越秀区在一级指标社会安全度下得分为44.80分,居全市第二。其在治安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旅游及景区安全6项二级指标中,得分均进入全市前三名,平安建设成效显著。

  此外,越秀区在一级指标法治保障度下以18.76分居全市第一,对应的二级指标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服务得分均进入全市前三。

  越秀区在一级指标公众参与度下以9.01分居全市第二,对应的二级指标基层协商参与、群防共治建设得分均居全市第一。

  荔湾、黄埔区在一级指标社会安全度、德治建设度等维度下表现不俗,在总榜分居二、三名。

  2021年度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以客观指标数据为支撑,通过采集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18个市直单位对全市11个行政区社会治理领域1452条统计数据,并抓取全网超过9万条风险预警数据,分析、测算、制作出2021年度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结论,展示了一年来广州市各区在探索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方面承受的压力、考验和破解思路、路径。

  分榜1

  社会安全度 从化越秀荔湾揽三甲

  2021年度测评结果显示,在“红棉指数”一级指标社会安全度下,从化、越秀、荔湾区分别以45.76分、44.80分、44.78分位列全市前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安全度在“红棉指数”总榜中所占权重为50%,是包含具体指标最多、权重分量最重的一个分榜。

  通过对社会安全度下10项二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

  从化区在治安安全、舌尖上的安全、“钱袋子”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旅游及景区安全等6项二级指标上的得分均进入全市前三,其中治安安全、舌尖上的安全两项指标得分排名全市第一。

  越秀区在治安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旅游及景区安全等6项二级指标得分均进入全市前三名。

  荔湾区在治安安全、出行安全、旅游及景区安全、社会心理安全等4项二级指标中,得分均进入全市前三名。

  一级指标社会安全度下包含10项二级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治安安全:11区命案100%侦破

  

  测评结果显示,从化、越秀、荔湾区“治安安全”得分在全市排名前三,分别为9.52分、8.44分、8.28分。

  2021年,广州市各区均保持着较低的命案发生数,有7个区命案发生数为个位数,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

  全市11区的刑事命案破案率均为100%,展现出广州市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命案必破”的力度及成效。

  

  舌尖上的安全:从化得分高

  

  “舌尖上的安全”指标(指食品安全指标)下,从化、黄埔、海珠区排名全市前三,分别获得4.73分、4.55分、4.44分。

  从具体指标看,从化区在破获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案件数等负向指标方面的数据均较低,因此综合得分较高。

  核心指标食品抽检合格率方面,全市11区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最高为番禺区,达99.86%。

  

  “钱袋子”安全:南沙位居第一

  

  广州市公安机关围绕“压降发案”工作目标,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2021年全市电信诈骗警情、电信诈骗案实现两位数“双下降”。

  南沙、从化、黄埔区2021年在“钱袋子”安全指标上,分别以3.91分、3.60分、3.59分居全市前三名。

  相较于中心城区,南沙、从化区是电信诈骗发案较少的两个区,在“钱袋子”上相对更安全。

  

  校园安全:花都增城表现佳

  

  校园安全牵动着全社会的心。二级指标校园安全中,花都、增城区分别以3分、2.64分居全市前列。整体来看,2021年度全市校园安全形势较好,各区校园安全事件数、校园安全事件伤亡人数均为个位数。

  二级指标出行安全下,南沙、荔湾、越秀区分别以6.78分、6.75分、6.65分居全市前三位。2021年,南沙区查获涉醉驾案件、查处电动车违法行为宗数,两项指标数据均在全市最低。荔湾区在交通安全项下有6项指标中得分排名前三,综合得分仅次于南沙区。越秀区在交通事故宗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交通事故财产损失金额、电动车事故宗数等4项具体指标中数据均保持在全市最低水平。

  

  生产安全:海珠表现佳

  

  近年来,广州市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向好。

  二级指标生产安全下,海珠、越秀、从化区得分居全市前三,分别为6.83分、6.71分、6.61分。2021年,全市排查出安全隐患数合计332719宗,其中有7个区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数均在1万宗以上。安全隐患整改率反映的是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从化、增城、花都区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率排名前三。

  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广州市11个区均未发生旅游及景区(A级景区)安全事故,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监测还显示,二级指标消防安全下,南沙、从化、越秀区分别以4.95分、4.91分、4.90分居全市前三。2021年越秀区火灾警情数全市最少。火灾伤亡人数方面,有6个区火灾伤亡人数为零。2021年广州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数较少的为从化、南沙区。

  

  社会心理安全:荔湾热线服务人次最多

  

  二级指标社会心理安全下,荔湾、增城区分别以2.66分、2.62分排名前列。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天河区最高,达93%;荔湾区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求助服务人次最多,达49075人次。

  另外,监测还显示,二级指标公共卫生安全指标下,2021年广州市11区中,有越秀、海珠等9个区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为零发生、零病例报告。

  分榜 2

  法治保障度 越秀南沙从化排前三

  “红棉指数”一级指标法治保障度下,设置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服务、全民普法项4项二级指标。

  测评结果显示,2021年“红棉指数”法治保障度测评得分前三位是越秀、南沙和从化区,分别为18.76分、18.35分和18.34分。

  

  越秀依法行政水平得分高

  

  行政复议案件数、行政复议综合纠错率是两项负向指标,是观察辖区政府依法行政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窗口。

  2021年,越秀区行政复议案件数为197件,数量居全市第十位,行政争议很少;行政复议综合纠错率为29.6%,居全市第九位。这两项核心指标上失分较少,显示了越秀区依法行政水平相对较高。

  此外,越秀区拥有公职律师人数623人,居全市第一;政府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人数居全市第二,均为依法行政打下了良好基础。

  

  南沙司法质量得分高

  

  法治保障得分排在全市第二的南沙区,在二级指标公正司法下得分为8.78分,2021年南沙区法院一审案件发改率为0.99%,展现司法质量过硬的优势。

  

  从化司法效率和质量较好

  

  法治保障度下得分排名第三的从化区,在公正司法、全民普法两项二级指标下得分均列全市第二位。

  具体来看,2021年从化区的一审案件结案率为96.06%,司法办案效率高;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2.18%;一审案件发改率为1.69%。测评数据显示司法办案质量较好。

  分榜 3

  德治建设度 增城黄埔荔湾表现优

  “红棉指数”一级指标“德治建设度”下,设置个人品德建设度、社会诚信建设度两项二级指标。

  2021年度测评显示,“德治建设度”下增城区以4.9分居于榜首,黄埔区以4.67分排名第二,荔湾区以4.64分位列第三。

  在二级指标“个人品德建设度”下,增城、荔湾、从化、白云、黄埔区得分居全市前列。

  从具体指标看,2021年增城区有12人被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认定为见义勇为人员,全市最多;荔湾、从化区以8人并列第二位;白云、黄埔区均有7人被评定为见义勇为人员。

  在二级指标“社会诚信建设度”下,根据广州市发改委最新信用监测综合指数评分结果(因年度数据未出,以2021年第3季度数据为依据),番禺、南沙、天河区得分居全市前三。

  分榜 4

  公众参与度 白云越秀黄埔较活跃

  一级指标“公众参与度”下,分别设置基层协商参与度、群团组织参与度、社会组织建设度、志愿服务活跃度、群防共治活跃度等5项二级指标,具体指标18项。

  测评结果显示,白云、越秀、黄埔区“公众参与度”得分分别以9.13分、9.01分、8.15分排名全市前三。

  

  白云注册志愿者人数39.7万

  

  从二级指标得分来看,白云区在群团组织参与度、志愿服务活跃度、群防共治活跃度上均名列全市前三,其中志愿服务活跃度全市第一。

  越秀区在基层协商参与度、群防共治活跃度中均位列全市第一。

  黄埔区在社会组织建设度、群团组织参与度中均位列全市第一。

  截至2021年底,广州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426.17万人,占广州市常住人口22.82%,居全省第一。

  2021年,白云区有39.7万注册志愿者人数、年度超1.1万场次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47万余小时,三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越秀最小应急单元处置事件最多

  

  截至2021年底,白云区以3386个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数量居全市第一,其次是海珠、天河、番禺区。目前,全市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3万个。

  2021年,全市最小应急单元协助公安机关处置事件217件。最小应急单元推动社会面群防共治的作用显著提升。

  

  天河社会组织注册数量全市第一

  

  截至2021年底,全市登记社会组织8030个、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5205个,全面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天河区社会组织注册数量为全市第一,有1067家。在城市社区平均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上,海珠区以11.27个居全市首位。黄埔区拥有84个3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在全市11个区中数量最多。

  天河、黄埔区分别从数量、质量上成为社会组织建设代表。

  分榜 5

  智慧支撑度 白云天河番禺得分高

  2021年度测评结果显示,智慧支撑度项下,白云区以8.95分排全市第一位,天河、番禺区以8.33分、8.17分居第二、三名。

  

  白云三项智慧指标领先

  

  在智慧支撑度下的13项具体指标中,白云区有7项均居全市前三名。

  其中3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分别为:全区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投放数量(320台)、交警大数据指挥中心快速处理异常拥堵次数(18520次)、保障律师网上办理业务(9161人次)。

  

  天河7项指标进全市前三

  

  “智慧支撑度”下13项具体指标中,天河区有7项居于全市前三名。

  其中,“穗智管”(“一网统管”)“全区上报网格事件数”指标天河区排名全市第一,上报网格事件数3793131件。

  天河区24小时自助办证终端(公安)投入量为66台,排名全市第二。

  

  番禺智慧法院建设成效显著

  

  番禺区智慧支撑度得分排名全市第三,法院电子送达率达91.04%、网上开庭率为42.07%,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智慧法院”建设成效显著。

  “穗好办”APP是广州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成果。2021年度测评结果显示,海珠区进驻“穗好办”APP政务服务事项数量全市最多,达47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