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雅中学:

“六字诀”勉励学子勇担新时代使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艳燕 03-01 15:17

  广雅中学成长三礼——冠冕礼。资料图

  广雅中学学生参军。资料图

  广雅学生奔赴朝鲜战争战场。资料图

  扫码看视频

  “寻百年建党路,探红色校园根”,南方都市报《红色校探》又来啦!这一期,我们来到了广州百年名校广雅中学。

  广雅中学校现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1号,为中国近代著名书院——广雅书院旧址。从革命血河里走来,在乱世中从未倒下,直到如今广雅中学依然是广东引以为豪的名校,这都离不开广雅先辈们的苦心经营和精心耕耘,也离不开红色革命历史对校园的熏陶。近日,南都记者实地探访这所学校里的红色故事。

  红色历史

  133年厚重历史 是华南革命者的摇篮

  “广者大也、雅者正也”,是广东广雅中学这家百年老校的名字由来。其前身是1888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亲手创办的广雅书院。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党史中国“四大书院”。

  广雅中学曾名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大革命时期,学校建立了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到1927年,党、团员达170多人。中共省一中支部是广东学校中最先建立的党支部之一。1935年3月14日,省一中改称为广雅中学。“七·七”事变后,广雅中学于秋天迁往顺德县碧江进行抗日武装斗争。这时期围绕抗日救亡开展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广雅走在了革命的前线。

  在历尽沧桑,饱经动荡,数迁校址后,广雅中学最终在1978年恢复了校名,并重新列为省市重点中学之一。

  如今,学校已有133年的历史,回顾这所学校千折百回的发展历程,它不仅见证了祖国的峥嵘岁月,同时孕育出杨匏安、李耀先、谭天度等为中国革命奋斗的英雄后辈,广雅中学因此被称为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活的见证”。叶剑英同志更在赴广雅中学的演讲中称广雅不是普通的学校,是“华南革命者的摇篮,培养民族战士的大工厂”。

  广雅人认为,比起许多对广雅中学名校的荣誉,叶剑英同志所提名的“摇篮”更具有延续性,这份荣誉也时刻激励着广雅学子奋发图强,不忘在新时代继续传承“革命摇篮”的使命。

  红色资源

  百年冠冕楼是生动的“红色教科书”

  广雅中学的冠冕楼,是一本生动的“红色教科书”。增加了华南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校友,改革先锋获得者袁庚校友的专题展,这些红色资源将极大地丰富了师生日常的教学内容。

  校友杨匏安,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先驱者之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需要在广东开拓中等教育的先河,广雅中学因而被转为中等学府,称广东省第一中学。从1912-1935年,广雅中学艰苦的中等教育开拓历史成为教育史上的典范。

  “我们的学生有着光荣感和荣誉感!”林良驹自豪地表示,红色文化教育中,学校重视“杨匏安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有意引导学生效仿楷模杨匏安先生。让学生知道广雅中学从封建社会(广雅书院)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到如今,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在引领时代的潮流。“广雅从历史走出来,如今我们传先辈们的精神,包括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也能感知到先辈们的情怀,会更加坚定信念,在新时代下彰显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广雅中学冠冕楼里,有一件是当时地下党秘密组织“地下学联”传递革命书籍和传单的藤夹,它满载着广雅人的历史革命印记和新征程的希望。

  1948年9月,广雅“地下学联”配合中国广州地下党在广雅中学书库建立秘密油印站,在广雅中学冠冕楼秘密出版进步刊物——《广州文摘》。到解放前夕,广雅“地下学联”会员发展到近70人,为广州解放、保护学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红色教育

  红色文化和校史教育融入课堂内外

  “2005年起,广雅中学开设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为的是在‘知情意行’上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历史征程。”广雅中学关工委主任林良驹在介绍广雅中学红色文化教育时表示,广雅中学对学子的红色教育有一个“六字诀”——知道、珍惜、传承。

  知道,“首先,广雅学子需要知道自己在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读书”,林良驹称,在叶剑英同志赋予广雅“华南革命者的摇篮,建造民族革命者的大工厂”的历史荣耀后,广雅中学也因此承担起培养新时代栋梁之材的任务。

  珍惜,“革命策源气势如虹,珍惜摇篮的学习资源,争当时代好学生”,学校希望学生了解校史后珍惜所拥有的荣耀,并在新时代发扬前辈们的红色革命精神。

  传承,革命传统代代相传,新一代创新精神崛起。林良驹表示,广雅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情怀需要传承,在进行课程教育时,学校会重点讲解广雅人革命时期的使命担当。

  校园是引领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广雅中学“自带”红色基因,是广雅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校史主题教育活动,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作为广州市团校的分校,广雅中学每年会定期开设课余的党校团校学习的课程,其中也有校本课程——“广雅人的担当与使命”,由离退休的老教师作为主讲,以广雅人物作为主线,选取在广雅历史中为祖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校友和老师的事例进行介绍校史,以此传承红色文化。

  为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学校每周开展一次“雅文天下,新闻短课”课程,每期大概20分钟,全程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制作,题材主要选择党史教育和时事热点供同学们思考,了解并关注国家实时动态。德育处副主任翟曦举例说,最近开展了对航天成果“神舟飞天”、政治时事“十九届六中全会”等主题的学习,通过这些新闻短课,让同学们更深入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润。

  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经常开展丰富的课余红色教育活动。翟曦告诉南都记者,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党史知识竞赛,让学生更深刻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在文娱方面,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主角为广雅中学校友宋女士的微电影《信仰》,一年一度的“红歌”合唱比赛也将红色基因烙印在广雅人心中。每逢校庆,学校通过火炬的形式传递红色文化,象征着广雅人的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统筹:李阳 尹来 陈成效 游曼妮

  执行统筹:孙小鹏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通讯员 庾志成

  视频:陈王充 谢燕林 蔡文茵 实习生 孔芷菱 李泽宇 沈阳

  文案:吴金泳

  出镜:南都、N视频记者武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