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微改造让废弃工厂变身文旅新地标

藏在番禺市桥的“老广记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思华 03-02 00:00

  Befor 西坊大院以微改造实现大变身。

  After

  西坊大院的内景。

  从广州番禺市桥地铁站出发,从光明北路走进环城西路,总共不到两公里距离,便能看见西坊大院文化创意园的指示牌。跟随指引进入园区内,别有一番天地:红砖墙、老瓦房,壁上青藤郁郁葱葱,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要将这座园区与老旧破败联系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其铺陈设计无处不透露着精致巧妙的艺术感。

  将时间倒带至三年前,这里就是一片破败的废弃厂房。直到一批人的到来,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2019年起,西坊大院以文化先立、商业造景、旅游引流模式开展微改造。仅用一年时间,一片超过60年历史的红砖瓦房厂区蝶变成一座聚合市井生活演艺、民俗风味体验、国潮艺术展览、网红经济形态的沉浸景区式市井生活演艺馆。可以说,这是一次具有“老广”特色的文商旅融合实践,这是一个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样本。

  

修旧如旧

用“后浪”的方式演绎“前浪”故事

  再将时间倒回至64年前,彼时的西坊大院是刚刚成立的番禺区地方国营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红砖瓦房群落见证着番禺工业经济从扎根、萌芽,再到枝叶繁茂。这种盛况未能延续下来。由于历史原因,厂房被转卖。逐渐地,曾经肩负区域经济发展重任的工厂被时间所“抛弃”。据广州九方印集团董事长兼CEO崔亚伟回忆,2018年,他们初次到园区时,这里已被荒废十多年。

  破败不堪、非常凌乱。这是崔亚伟对这片园区的第一印象。更新,对于这片土地而言,势在必行。

  这是一次特殊的改造行动。当时的九方印正寻找一处载体,用以打造留住“老广”记忆的文创产业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番禺正契合理念。作为番禺工业经济起源的见证者之一,加工厂原址刚好符合要求。文创产业园顺理成章落地于此。

  留住“老广”记忆首先需要了解城市记忆。自决定打造西坊大院起,设计团队多次走访周边街区。从居民口述到官方记载,西坊大院及其周边的历史被他们“翻了个遍”。“西坊大院的前身曾经承接了一些知名品牌的加工,比如潘高寿、何济公等。附近有很多高龄树木,周边有一条河涌,以前被称为‘护城河’……”谈起有关西坊大院的历史,崔亚伟如数家珍。对崔亚伟而言,西坊大院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文创产业园,而是整个片区的历史缩影。

  基于该理念,西坊大院采取“修旧如旧”微改造方式。这种改造的难度比拆除重建更大——不仅要挖掘保留重现历史文化,还要满足相应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更要与市场接轨。比如,西坊大院内,瓦房仅瓦顶的盖法就有三种。团队专门请来建筑之乡茂名电白的老师傅,从各处收集旧瓦片及木头,以传统修葺方式更新旧厂房。近百年树龄的树木、老旧电箱电柜等需完好保存,当下网红风格的园林设计、年轻潮流色彩搭配也要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

  “眼前的沧桑与斑驳,是父辈的青春与岁月。”崔亚伟表示,虽然“修旧如旧”微改造模式成本较高,但仍希望用“后浪”的方式演绎“前浪”故事,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显得沉重,在吸引年轻人之余让人产生共鸣。

  2019年初,一场旧厂区微改造揭开序幕,引来不少周边街坊围观。那应该是街坊们十多年来第一次看到沉默已久的废弃工厂有了“动静”。得知这片园区即将改造成一个可以观光打卡、休闲娱乐的创意园后,街坊们纷纷表示期待。

  

“旧壶”装新酒

持续打造“去围墙化”文创商业模式

  瓦房、红砖、黄墙,昔日建筑散发着历史气息。旅客可以在民国风格的美学空间喝咖啡,体验琴棋书画魅力,也可以在INS风格的网红天台与朋友聚会。旧物长廊、童心泡泡屋、西坊巴士、彩虹楼、无边喷泉、人体雕塑、绿野仙踪打卡点等,新旧建筑完美融合,无不向游人展示着“这座园区真正‘活’了过来”。

  对于这个超过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而言,简单的招商行为难以支撑其生存。在落实业态规划后,西坊大院招商团队采用定向招商方式。截至目前,园区企业入驻率达95%,业态涵盖艺术孵化、展览、交流、培训、办公、创作、体验等全环节及网红商业配套。“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持续输出品牌影响力的模式。”崔亚伟说。

  去年11月19日开业的西坊大院二期“米谷·市井天际”正是上述模式的又一次实践。“米谷·市井天际”汲取一期园区改造经验,打造垂直沉浸式市井生活演艺馆。该模式被称为“米谷模式”,集合了米谷书店、米谷生活、米谷商务以及米谷旅行等业态,具体形态包含书店、潮玩、文创、餐饮以及酒店。崔亚伟表示,沉浸式体验是当下商业热点,文化创意园区更适合打造沉浸式体验环境。米谷模式以统一品牌全方位推出服务产品,将大大提升消费者的沉浸式体验感。

  在园区内部不断更新的同时,旁边的老街区也悄然发生变化。大大小小的文创组团如同雨后春笋般涌出。以往,周边街区更多是老年人在居住。如今,不少文艺青年选择在园区附近开咖啡厅、民宿、手作工作室等。崔亚伟表示,接下来,九方印产业将继续在西坊大院打造“去围墙化”的文化创意园的商业模式,通过产业引入及升级,带动周边社区环境提升,影响周边社区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形态,让社区融入园区,让园区变成社区,让社区成为打卡景点,让更多活力业态遍布老城区。

  近日,西坊大院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它与沙湾古镇、余荫山房、岭南印象园等番禺历史文化景区一同组成“岭南古邑、粤韵番禺体验游”,入选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的“读懂乡愁广州”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从社区变为景点”,正在西坊大院发生着。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实习生 陈曼榆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