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八百多岁古桥“同舟共济”
“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余小洁讲述潮州广济桥文物保护故事


一到夜晚,潮州广济桥和门楼的灯光亮起来,此时走进潮州古城,宛如步入宋、明意境,古城这一楼一桥是潮州人的精神图腾。
属于“女神”的3月佳节,我们走近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余小洁。2021年3月,她获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6月,她获国家文物局授予2021年度“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荣誉称号,是去年广东省唯一入选者。她就是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
A 守护
关注文物安全,挖掘文物的内在底蕴
讲述这位“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的日常,事情要从2007年开始讲起。2007年,广济桥修复工程竣工,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成立,开启了文物保护的日常,余小洁已是保护团队的一员。2007至今,余小洁开始了十五年如一日,与广济桥“厮守”和“守护”的工作。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2007年成立的“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从制度、资料的建立、梳理,一切从零开始,到现在的安全守护,一切都有章可循,每一个字都是全新确立。
“文物保护工作除了对专业的关注之外,更重要的是高度的责任感”。余小洁表示,“这10多年来,一直有着文物工作者的骄傲;作为文物从业者既要专注于挖掘文物的内在底蕴、提升其内涵,更要着力于琐碎杂务,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和守护文物的安全,因为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2021年,余小洁组织团队完成了“广济桥亭台楼阁木构件保养维护工程”,这是自2007年以来最全面的一次检查纠偏和加固。
“广济桥二十多个古桥墩,是文物价值最大的部分,也是保护的重点难点。它本身是一个不可移动的大文物”;在余小洁的愿景中,“日后有可能的话,在检查桥墩做水下勘探时可以做成直播的话,对广济桥的保育宣传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15年来,余小洁带领团队详细制订了文物保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文物保护和管理规章制度,如常态化的文物保护“半月一检”制度、消防安全季度应急演练、防火防雷用电设施月度检修制度、防洪防汛防风应急及游客高峰节点安全保障制度等。
管理所至今仍严格执行“半月一检”及“每天必检”,包括楼、桥各成立了“安全管理小组”;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各种电器、电线的安全情况,还有18艘木船上的救生衣、供水的增压系统是否正常等。
B 活化
文物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广济桥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
纱幔低垂,飞檐反宇,长虹卧波,站在笔架山巅遥望广济桥,烟雨韩江入画。
余小洁对广济桥的用心守护,既体现在日常安全管理的细节上,还体现在专业的研究方面,更有对古桥和潮州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上。
记者了解到,15年来,余小洁潜心学术研究,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熟练掌握文物保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她撰写《试论潮州广济桥文物保护管理》《试论潮州广济桥的六大建筑特色》高质量学术论文;主持完成两处文物修复工程专业技术资料及历史档案分类整理,为广济桥后续保护和研究提供完整的文献。
她还先后主持完成10多项文物保护性重大维缮项目,包括钢质木饰梭船建造、亭台楼阁木构件油漆维护、浮桥跳枋和栏杆设计安装以及广济桥水下安全勘察工程等项目,实施广济桥古石梁区等附属设施建设。
据介绍,近期来在数字科技加持下,对广济桥上全部亭屋和楼阁进行全面勘查、纠偏加固;借助新技术对广济桥桥墩66个沉降监测点、19个位移监测点进行了6次全面的生命周期监测。
“文物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素养”几乎成为余小洁的工作内在动力。潮州当前拥有17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每天有3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在广济桥的楼阁亭屋中展示,每到节假日,广济桥上则有“非遗集市”及动态的非遗文化展演,基本再现了明代时广济桥上“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繁华盛况。
红棉三月,橡木花开,游赏潮州看尽人间烟火气。广济桥,晨起由木船相连,暮时为大船“让路”通航,“同舟共济”的守桥人每天兢兢业业地巡视检查、珍惜守护。
并非有雄心大展宏图的才是英雄,默默付出、不图显露的众生也是英雄,而文物安全守护更需要后者这种驻守平凡的奉献精神。在余小洁的访谈中,她的谦逊正透着这样的精神。潮州人对广济桥之爱深入骨髓,智慧神奇的广济桥也见证了韩江两岸的历史浮沉,陪伴潮州人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
讲古
说与“851岁广济桥”的情话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今已经是851岁高龄。古桥最初仅是一座86艘小船连成的简陋浮桥。但是从1711年开始,潮州人开启了数百年前赴后继的建桥史。
从第一个桥墩开始,经过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历时359年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此后,又经过数次战乱烧毁、洪水冲击、特殊年代的改造,直至2007年,才被重修恢复了原貌。
采访过程中,余小洁对于广济桥的“高龄”年轮如数家珍,她说:“古代每位潮州州官都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广济桥的惠民行动中,潮州府有多少财力就投入多少,财力足以建造一个桥墩就建造一个桥墩,总之桥是州府的‘命脉’,因为最初作为交通功用,广济桥不仅联通了潮州两岸,还是古代闽粤的交通和经济大动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济桥那些年也是联通内外的动脉。”
这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的价值远远超越一座建筑本身。
加入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余小洁的心愿是“为广济桥恢复古貌,并且保护起来,活化起来”。200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广济桥的修复方案,2003年动工。古桥依照明代的样式进行修复,2003-2007年之间,高龄的广济桥在静默中整装,迎来她新的高光时刻。2007年6月18日,按照广济桥的发展顶峰模式,即明代的造型修复成功,修旧如旧,重新开放,重现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智慧。
横跨江面的石板,曾是几百年来潮州人渡江的必经之路。那形态各异、彰显着潮州古建筑之美的亭台楼阁,曾是潮州先民叫卖贸易的“桥市”所在;那朝闭夕启的梭船浮桥,曾是潮州人通往世界的重要关卡。
集合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桥,广济桥的价值远远超越一座建筑本身。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