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夏天在广州滑雪,冬天去东北集训

南方热“雪”少年逐梦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艳燕 03-08 00:00

  番禺执信中学冰球队日常训练展示。

  →滑雪中的小文。

  滑雪中的高翊凯。

  每天早上7:20起床、吃饭、出发。小文,是深圳一所国际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原本已在寒假进行了22天冰雪运动训练的他,趁着延迟开学的空档,在东北开启新一轮的滑雪训练。他和妈妈将来的计划越加清晰,夏天在广州滑雪,冬天飞东北,如果疫情好转,也会考虑出国滑雪。

依托“冬奥热”,冬奥运动项目对于广东的孩子,不再是可见不可碰的“荧幕专属”,而是摸得着、可参与的“深刻体验”。尽管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但是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进校园”依然迫切,“学什么”“在哪学”“谁来教”仍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筹划。

故事

孩子的选择:滑雪好帅!

  在深圳一所国际学校读二年级的小文,虽然生活在终年无雪的南方,但他已经是一个滑雪好手。小文与滑雪结缘于5岁,7岁那年暑假,小文进了广州融创青少年竞技队,正式开始竞技滑雪之旅。之前,小文曾经一家人在日本、张家口体验过度假式的滑雪;今年寒假,正式进入滑雪集训。在东北集训营期间,他每天8:30出发去雪场,早上2小时,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2小时,每天晚上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2021年我在雪时间达到35天,雪感也比小时候强一些!”他兴奋地说道。

  滑雪,是一项迷人的运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时也是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小文坦言自己有时候也会害怕,但是“摔多了我反倒越来越勇敢”。“最关键的是,我每次上雪,一定是全副武装,专业的护甲、护臀、护膝、头盔,一样都不会少,它们的陪伴给我滑雪时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花都学校的高翊凯今年读五年级,他的冰雪运动开启于三年前。2018年时值平昌冬奥会,高翊凯参加了“我的冬奥梦”双语小记者英语演讲全国选拔赛,获得北京区决赛二等奖。当时在比赛准备过程中,高翊凯被雪上滑翔的运动员迷住了,“滑雪好帅!”从此心中埋下一颗“滑雪”的种子。

  巧的是,一年后,华附花都学校与高山滑雪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始了校内滑雪队选拔。高翊凯通过了选拔,第一次参加“筑梦冰雪,相约冬奥”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就获得了越野滑雪男子组800m短距离第八名。

  目前,高翊凯的滑雪训练频率是每周两次,放学之后跟随教练到学校的滑雪训练馆练习滑雪。除此之外,每年冬天高翊凯都会参加滑雪冬令营,前往东北集训。高翊凯谈到在真雪场的训练显得格外兴奋,他认为在雪山上能够滑得更好,“以前我只能滑60km/h,但是参加了集训之后,我能上到80km/h甚至更快!”

  

父母的考虑

站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

  

  相对于孩子单纯的“耍酷”,父母对滑雪有更深刻的看法。

  小文的妈妈蔡女士称,自己对单板滑雪的了解最初来自于肯道尔国际山地电影节。“在有关滑雪的影片中,看到了人们走出钢筋水泥,远离电子世界,在山野之间纵横驰骋,用身体享受速度,我是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生命之光。”蔡女士表示,只要孩子想玩,不怕摔,就支持他玩。后来父亲出于儿子的运动安全考虑也开始学习双板滑雪,在雪山上的陪伴能让人更加心安。

  在滑雪过程中,父母都惊叹于孩子的转变。蔡女士称,在高速滑行中,有时会达到70km/h,孩子不仅克服了对速度的恐惧,而且在变化的地形和人流中及时做出判断,调整滑行速度和姿态,这需要很灵敏的反应。这项运动对于孩子人格塑造和身体大脑发育都是很有意义的。

  对此,翊凯妈妈也有同感。“高山滑雪不仅仅锻炼孩子的体能、技巧,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细心沉稳的心态。”翊凯妈妈表示,之所以选择滑雪,还希望能够让孩子站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

  现 状

越来越多学校探索“破冰”之策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催化了大众对冰雪运动的需求。据公开资料,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而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2025年将达到5000所。广东省现有包括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等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共26所、示范校2所。

  相较冬季北方的冰雪优势,在不下雪不结冰的南方怎样让孩子们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在广东,多所学校组建陆地轮滑冰球队,开展旱地滑轮,有条件的学校还实现了“轮转冰”,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运动带来的速度与快乐。

  

花都组建青少年滑雪竞技校队

  

  去年11月,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与广州融创雪世界携手举办“广州市花都区冰雪运动进校园暨校队组建启动仪式”,广州花都区遴选出一批“校园冰雪运动推广试点学校”,组建青少年滑雪竞技校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花都学校、秀全街乐泉小学等18所花都区中小学校入选。每所试点学校选出10至15名学生组成青少年滑雪竞技校队,并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精英挑战赛之校际联赛。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表示,接下来将组建滑雪区队,探索把冰雪运动项目纳入“体教融合、区队校办”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园冰雪运动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形成“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的立体发展格局。

  

番禺执信中学建成首个校园真冰场

  

  在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校内,有着广东省首个校园真冰场,面积接近500平方米。以自建的冰场为基础,学校将滑冰课纳入日常的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保证每人每学期至少有一次的上冰学习。

  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国际教育部主任张洁表示,早在十多年前,番禺执信中学已开展了冰雪运动的相关项目——轮滑球。2011年,学校成立了轮滑球队,是广东省第一支少年轮滑球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轮转冰”,发展出一支冰球队。

  当然,校园冰雪运动的普及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长的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曾经教过小文的寒秋教练介绍,年轻人是滑雪的主要人群,而自从“冰雪进校园”活动后,参与冰雪运动的年龄层开始下沉,越来越多家长带着小孩子来滑雪,也有学校组织学生来滑雪;以家庭为单位来体验滑雪和玩雪的也越来越多。

  冰雪运动对于青少年而言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能,提升肢体协调性,提高御寒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滑雪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我身为教练,尽可能在安全前提下,让他们感受到滑雪的乐趣,提升滑雪技能。”寒秋教练说。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实习生 欧阳子妍 谢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