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间6次下海救回14人
广东63岁退休教师柯石磷获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退休后,柯石磷依然坚持义务教学。
6岁学会游泳,13岁开始下海捕鱼,16岁下井救人,22岁首次下海救人……海边出生,海里长大,柯石磷对大海的情感正如歌曲《大海啊故乡》里描述的一样。如今63岁的他,40年来6次下海救回了14人。他说,那是大海赋予他的能力与责任,“没这个能力你不能去救人,但我有这个能力而不去救,心里的坎可过不去”。
今年3月,中央政法委开展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来自广东揭阳惠来县靖海镇中心小学的退休教师柯石磷榜上有名,获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我知道他不会游泳,没这能力的人不能去救人,而我有这能力而不去救人,心里这道坎过不去。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柯石磷
01
海边长大的孩子,13岁下海“讨生活”
柯石磷出生于靖海镇东光村,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大海。家中有8个孩子,父亲当教师,收入不高,一家人生活颇为拮据。于是,哥哥们很小就学会下海“讨生活”。“海里什么都有,水产丰富,一下去就能捞到海胆、鲍鱼等等。”柯石磷说。
而他却是在池塘里学会的游泳,当时他6岁。“爸爸扑通一下就把我扔到水里,不想沉下去不想喝水,你就要手脚并用扑腾起来。”柯石磷也不知道自己游的是什么泳式,但从那时候开始,他慢慢学会了游泳,很快便“转战”大海。在他看来,在海里游泳,浮力更大更轻松,“可以在海上连续游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13岁那年,他也开始下海“讨生活”,暑假里几乎每一天都泡在海里。柯石磷笑称,他一天能赚好几块钱,而当时一般职工的月收入也不过十几二十块。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几乎摸熟了家门外这延绵超20公里的海岸线,也掌握了海水的规律。“每个月会有两次涨潮,通常意外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没意识到涨潮了,也不知道那些浪会有多大,以为会游泳有力气就行,但一下就会被浪卷走。”
柯石磷介绍,在改革开放以前,在海边的多是渔民等以海为生的人,“当时海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会游泳的,很少会有什么危险的情况”。后来,海边渐渐聚集了来游玩的人,隐藏的危险也随之而来。
02
第一次下海救人,掌握技巧最重要
过了20岁,柯石磷也逐渐不再需要到海里“讨生活”,但去海边溜达早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眼睛也还是会盯着海里,“有时候也会因为好玩而去捞鱼”。
第一次下海救人,发生在他22岁的时候。1981年,靖海老港口,一群游客正在海边游玩,途经此地的柯石磷发现即将涨潮,立刻呼喊他们赶紧往岸上跑。“当时有十几个人,涨潮来得太快,有些跑得快就没事,但有两个人来不及就被海浪卷走了。”
柯石磷见状,边喊着让海里的人别着急,边跃入海水中。“他们都是会游泳的,我就让他们等着我。”柯石磷游向他们的身边,顺着潮流把两个人逐一拉回到岸上。
虽然有娴熟的游泳技巧和丰富的下海经验,但救人还是第一次。柯石磷却说,当时并没有感到害怕,甚至没有过一丝犹豫。“只要掌握了规律,都是能游回到岸上,最关键的一点是被救的人一定要放松,而且不能碰到我。”柯石磷说,只要跟着他的指示,他有信心能顺利将落水者从海里救出来。
而这救人的经验其实来自于他16岁的遭遇。那天,还在读中学的他,在回家路上恰巧碰到一女生在村里的古井旁失足掉下。他来不及思考,立刻扔下书包,跳进了井里。当时那女生很紧张,一直拽着柯石磷。柯石磷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女生救上来。
“在这之后,我总结出了经验,得让被救者听我的指示,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而抓着我。”柯石磷说,这个经验在他此后的救人行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03
60岁的他仍下海救人,自己却被急流卷走
面对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柯石磷也遇到过惊险的情况。2019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刚刚做完手术的他和家人来到靖海镇绿洲海滩度假。由于身患痛风,柯石磷没有和家人一同下水。
那时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柯石磷想到这又是个涨潮的日子。突然,从海上传来呼救声,两个年轻小伙被涨潮带来的漩涡卷进了海里,眼见离岸越来越远。两位小伙子的母亲也在岸上哭着喊人帮忙。
柯石磷一开始还是有点犹豫的,因为他才出院不到4天,痛风致使他的一条腿走起路来还有点跛。这时一位与他同行的朋友找到了两个救生圈,准备下水救人。“但我知道他不会游泳,没这能力的人不能去救人,而我有这能力而不去救人,心里这道坎过不去。”柯石磷接过朋友手中的救生圈,义无反顾地走进海水里。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救援,60岁的柯石磷术后身体状况并不乐观,但他凭着多年的经验,顺着潮流还是游到了小伙子的身边,将他们分别套入救生圈内,再逐一顺着海浪将两人送回到岸上,耗时不过20分钟。
当他想游上岸时,不料被又一个急流拖回大海深处,远离了岸边。柯石磷发现,此时自己体力已经不支,若此时费力游回岸边反而更危险。为了保持体力,他选择仰泳漂浮在海面上。“当时已经有救援人员来到岸边,我就举起手,让他们不用担心,也是为了让他们能看到我在哪里。”柯石磷说,那时候虽然感觉到又累又冷,但并没有太多的担心,“我知道海潮会把我送回到岸边的”。
但这次的惊险却有点出乎意料,直到海边天色已完全暗下来,柯石磷依然在海水中漂着。漂浮约50分钟后,才在距离事发地500米左右的地方上岸。被搜救人员发现后。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柯石磷由于血氧过低,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又经过转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回想起这一幕,柯石磷却保持一如既往的气定神闲:“救人我是有信心的,只是,也要承认自己老了。”
04
“下次有人遇险,还是会下水”
2008年,柯石磷曾做过喉癌手术,那时候的他已经四次下水救人。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当时也曾一度禁止他走近海边,却拗不过一直在海边生活的柯石磷。2009年9月,柯石磷再一次奋不顾身潜入海中,将7名冲浪被困的年轻人带出急流,平安脱险。
这些年来,柯石磷并不知道自己救的是谁,也拒绝答谢,他说只要人平安就好。经过2019年那次惊险救援,家里人更是“明令禁止”柯石磷靠近海边,“太太让我别再吓唬她,得服老”。
但柯石磷却很难“听话”,每年的4月到10月间,他依然保持着到海边散步的习惯。“如果还遇到有人遇险,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下海救人。”在柯石磷看来,是家乡的海给予了他救人的能力,而他就有责任在他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