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天“种”进生活里
截至3月30日广州今年已义务植树5.7万余株


白云区2022年植树月系列活动。通讯员 林园轩 供图
阳春三月,纳新吐绿,草长莺飞,生机盎然,正是植树添绿好时节。广州市自1981年开始推行全民义务植树,至今已有41年历史。今年广州市继续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截至3月30日已种植树木57191株。这当中,有你的一份力吗?
各区广泛开展义务植树主题活动
三月正值植树季,广州市全市域积极推进国土绿化,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街镇、学校、社区、企业、热心市民纷纷加入义务植树行列。
其中,从化区义务植树活动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种植树木数量最多,各街镇、部门、企业以义务植树形式种植细叶榕等树木3.9万株,建设榕树公园,积极推动水松的野外回归。天河区贯彻落实节俭务实的科学绿化精神,对外迁苗木回迁利用种植,在车陂涌碧道上接连种下从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回迁的榕树、大叶紫薇、盆架子、香樟等乔木共161株,其中胸径超过20cm的大树21株。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老城区,越秀区克服用地难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植树节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四进”活动,广泛发动、引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白云区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城市景观节点设计大赛、古树名木摄影大赛、古树名木定向打卡挑战赛、寻访白云古树短视频话题活动以及成立“绿色守护者”志愿队伍等活动。增城区将全民义务植树和巡林巡河相结合。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让全民爱绿护绿深入人心。
推进植树活动体系化多元化
除了积极做好义务植树的基础保障工作,作为全市义务植树工作的统筹部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推进植树活动的体系化和多元化。
越秀公园举行“公园+高校”战略合作植树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吴硕贤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数名教授共同参与,是继签署“公园+高校”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在树木保护技术与风景园林管理学术的交流延续。
为实现一名长期生活在广州的百岁老红军的心愿,流花湖公园在园内选定一株百年树龄的榕树作为红军树,并与其家人共植一株玉堂春,象征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红军革命精神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
增城林场联合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在白江湖森林公园举办了一场全民义务植树暨林长制宣传活动,将植树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用鲜花绿植为家添绿
为美丽广州添绿,可不止户外栽种这一种方法。近年来,广州通过屋顶绿化、桥体绿化、墙体绿化、窗台阳台绿化、立体花坛以及栏杆灯柱挂花等多种方式打造立体绿化,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环境。在长夏暖冬、气候温暖的广州,不少市民已习惯利用鲜花绿植把春天“种”进家里,为生活增添一抹活力的翠绿。
广州的气候暖,雨水足,日照长,即使在室内这种非自然环境中,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都能顺利地生长。常见的观花植物有长春花、长寿花、一品红、月季、茉莉花、牵牛花、美女樱、茶花、杜鹃等。天堂鸟、美丽针葵、发财树、金钱树等大家非常熟悉的品种也是岭南常见的观叶植物。
不过,居住房屋的朝向不同,植物生长环境也不同。比如封闭式阳台会影响开花植物的生长和花期长短,因此更适合种植观叶的植物,如绿萝、橡皮树等;朝南的阳台光照充足,就可以选择喜光植物,如长春花、茉莉花、牵牛花、月季等,反之朝北的阳台光照不足,就适合耐阴的植物生长,如文竹,各种蕨类。
数读
截至今年3月30日,广州义务植树已种植树木57191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量。选用树种以高山榕、大叶榕、小叶榕、木棉、木荷、红花荷、火力楠、乌桕、枫香等乡土树种为主,其中种植榕树4332株,利用回迁苗木1798株。
目前,广州现有林地面积428万亩,森林覆盖率41.6%,森林蓄积量1955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3平方米,综合公园38个、专类公园47个、社区公园112个、游园(口袋公园)888个;自然保护地面积115万亩,森林公园92个,湿地公园25个。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廖尹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