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做核酸采样流线图 大规模检测不扎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夏嘉雯 04-28 01:10

  社区设计师在绘制核酸采样点的流线图。

  经过两周紧张抗疫,4月22日,广州市恢复全域低风险,行程卡“摘星”。此轮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一大关键在于与疫情“赛跑”。自4月8日发现疫情,广州第一时间推进核酸检测,2天内完成1918万份核酸采样。快速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让广州应对疫情更有“底气”。在早些年已建立“街区城市设计顾问制度”的天河,迅速有序的核酸检测背后,除了一线医护、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付出,还有一群社区设计师的力量。在天河区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前夕,5位来自广州市规划院天河分院的社区设计师组成突击队,同时间赛跑,一天之内完成了天河区多个核酸采样点的流线图绘制工作。

  设缓冲区

  最大限度利用闲置空间

  4月11日,天河区前进街再一次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前夕,街道需紧急绘制12个核酸采样点的检测流线图。

  这个紧急的任务,最后转到了广州市规划院天河分院的手上。分院的5位社区设计师在当天临时组成突击队,立即赶往核酸检测点进行实地考察。此时,距离第二天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已剩下不到一天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段誉是社区设计师团队的一员,他介绍说,这次紧急任务之前,他们曾参与过天河全区21个街道核酸采样点分布图的绘制,但本轮疫情绘制核酸检测流线图的任务,对团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

  “刚接到任务时内心肯定是有点忐忑。但后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现场踏勘了十余处场地之后,与街道工作人员一一对接了他们的检测需求。”杨桃公园停车场是前进街设置的12个大规模核酸检测点之一。上一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时,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排队等候验码入场的人群一直排队排到停车场外面道路上,不但影响了交通秩序,同时也不利于人群疏散。而场地内却仍有大量剩余空间未有效利用。为此,街道方面希望本次核酸检测点的流线图设计对等候扫码入场的人群进行更加合理的引导,减少对周边的影响。

  在考察了整个停车场后,设计师们在入口处分开特殊人群和一般人群这两股人流,节省特殊人群的检测等候时间,同时将停车场内部北侧的闲置空间利用起来作为一般人群验码的排队缓冲区,将排队人群引入到场地范围内,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利用起整个场地,减少排队人龙与场地周边的交叉和影响。在确定基本思路后,他们当即在停车场现场绘制了平面草图与街道工作人员进行讨论,深化了诸如排队形式、物资存放区、隔离区等布置细节。

  因地制宜

  首要考虑便捷和效率

  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一份通俗易懂的核酸检测流线图非常重要。

  社区设计师团队需要分组对每一个采样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对多种快速引导人群有序完成核酸检测的备选方案进行探讨,同时考虑特殊人群绿色通道设置和黄码人员隔离引导,因地制宜地选取最优设置方案。

  短短一天时间,社区设计师们完成了12个核酸采样点的流线图绘制工作。采样点的流线图交付后,社区设计师们还与布置场地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保持线上联系,便于解答布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方案做出及时调整。与往常的流线图不同,此次的核酸检测流程图,天河社区设计师们采用了更简洁、更明显、更容易理解的箭头和标识来表达,帮助市民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理解检测点的场地布局,提高检测效率,为不同的检测人员提供便利。

  “绘制流线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便捷性和效率。”广州市规划院天河分院副院长姚睿介绍,在绘制流线图时,除了便捷性和效率,还需要根据相关防疫规范,控制队列间的距离,保障排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还要兼顾检测场所的通风性,防止密闭空间造成气溶胶传播,并设置相应的红码隔离区、黄码引导区。最后,要考虑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需要,设置绿色通道方便街坊群众快速完成检测工作。

  社区设计师

  让社区成为更美的“家”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设计师“临危受命”绘制流线图。实际上,近年来,广州的社区治理中,常常会出现社区设计师的身影。居住环境整治、活动广场空间改造、景观小品设置……他们通过一件件小设计,让每一个社区更为宜居,成为更美的“家”。

  南都记者了解到,天河区早在2017年就启动建立“天河区街区城市设计顾问制度”,将整个区划分为北片区、东片区、中心区三大街区,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品质化管理制度建设,建设“公园里的城市”。各街区城市设计顾问各有专攻,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美学、艺术设计、交通规划与管理、景观设计、旧城改造等领域,打造“专家领衔+全民参与”的建设新模式。

  以天河区前进街美丽村居综合环境整治为例,在前期,广州市规划院天河分院的社区设计师就注重搭建政府、专家、居民的桥梁,开展“我心中的运动健康社区与绿色社区”“我为社区建言献策”等活动,针对居民对社区周边缺乏儿童活动空间、绿化不足、道路狭窄等问题诉求,社区设计师及时响应,提供改造设计方案,打造科技农业园入口广场、桃园路两网融合垃圾分类回收点、黄埔大道东河涌景观节点等9处示范点,持续推进前进街的精细化、品质化建设。

  在全市层面,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设计师工作近年来也在逐步推进。《广州社区设计师工作方案》提出了三大目标,即共同缔造、品质建设、广州特色,目的就在于引领城市发展从“政府管理”向“共同治理”、从“鸟瞰视角”向“蚂蚁视角”、从“千篇一律”向“各具特色”转变。为此,广州策划了“社区事·专职做”“社区事·大师做”“社区事·街坊做”三项行动,推动社区设计师工作落到实处,项目覆盖变电站、公厕、垃圾压缩站、社区口袋公园、人行景观桥、碧道驿站等。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周晓丹 张泠昳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