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不爱我的妈妈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翟誉晓 06-21 00:42

  今年5·12护士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联合举办“我的家人是‘大白’”主题征文活动。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医护人员致敬。活动主办方收到了千余篇投稿。经过初选、审核、复评,计入网络投票权重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及若干优秀奖。今天刊登的是三等奖作品。

  ◎作者:翟誉晓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高二 ◎指导老师:刘法江

  2022年4月早上八点多,睡眼惺忪的我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宝宝呀,妈妈要马上出发前往大源去做核酸检测了,不知道几点能结束,万一回来晚了,就辛苦你自己解决晚饭哈。妈妈爱你呦,嗯嘛!”我听到这心里咯噔了一下,突然清醒了:“这么快!这么突然吗?大源?!那不是广州第一例确诊病例的发现地点吗?天哪,这风险是不是有点高呀……”我心里的小鼓开始敲个不停。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原本应当是踏青好时节的广州,原本是车水马龙的白云,原本是在课堂学习知识的孩子们,如今只能居家学习。我看着街上的行人神色匆匆,终于挨到傍晚,太阳仍在散发余热,闷热的天气让我心烦意乱,妈妈怎么还不回来?

  我的妈妈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的一名普通的护士,昨晚她下班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她报名参加单位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了:“幸好还差三个月,现在终于赶上了。”

  我一脸诧异:“什么三个月?”

  “科室领导建议45岁以下的同志报名呀!宝宝我还有三个月才到45岁呢!”

  看着她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我实在是不忍心打击她,也不想搭理她。

  她是不是忘了自己已经做过三次手术?她是不是忘了自己一个星期前还在挂着吊瓶挣扎着上班?她是不是忘了两年前就开始生病的我?她是不是忘了她对这个家有多重要?如果一旦发生感染或是其他原因需要隔离的话,我们俩该怎么办呀!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就是——我可能不是我妈亲生的,应该是捡的或是充话费送的。不然,她怎么下了班还时常抱着手机不放,不停回复病人发来的信息,眼神都难得落在我身上一秒?不然她怎么会做个饭还戴着耳机在接听病人的电话,上一秒还在吹胡子瞪眼地训我,下一秒在接到病人电话的时候,变得笑靥如花……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终于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妈妈终于回来了!

  我和狗狗一起冲向妈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疲惫不堪的面孔,耳边传来妈妈嘶哑的声音:“宝宝,妈妈今天太累了,就不给你做晚饭了,你自己简单吃点吧,我先去休息了。”我一肚子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委屈和埋怨被生生憋了回去。

  晚上妈妈打开了我的房间,亲了一口我的额头。我又愤怒又担心地拉住她,“妈妈,你明天能不去前线了吗?”

  她说:“宝宝,疫情不退,我不退。”

  我的泪水充满了眼眶,她耐心地和我聊了起来。在和妈妈的沟通中我才知道,原来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武汉新冠暴发,每一次妈妈都有报名参加志愿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这成为她心里的一个结,她一直觉得愧对党员的称号。如今,她能成为“大白”中的一员,是妈妈近20年的夙愿,难怪妈妈会欣喜若狂,难怪她会不顾一切坚持报名。

  我仿佛看到了她穿上防护服的样子,看到她眼睛里透出的几分坚毅。原来妈妈并不是不爱我,只是她心怀“大家”。原来妈妈并不是不关心我,而是她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给了其他更需要她的人。

  “因为疫情防控,妈妈不能好好陪在你身边,但还好我的女儿很懂事,是你让我更加坚定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我怀着作为“大白”女儿的自豪,默默地到街道报名,加入到防疫志愿者储备群里,希望我也能像妈妈一样,在疫情面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妈妈,是抗疫中的一员,是巾帼战士中的一员,是“大白”中的一员。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坚强勇敢、无私无畏的逆行者身影永远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我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到时候,我和妈妈就可以出去踏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