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痛风10年 不规律治疗致双肾结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丽云 07-19 00:00

  配合中药封包治疗缓解手部关节肿痛。

  配合耳穴贴压、中药外敷等,患者得以快速康复。

  痛风是一种与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据报道,全国痛风的平均发病率为1.6%,西南地区则高达5%,且仍在逐年升高。痛风治疗具有整体性,包括降尿酸药物治疗、调整适当的生活方式和治疗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而这恰恰是许多患者容易忽视的问题。痛风的防治要科学,掌握正确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痛风10年不规律治疗致双肾结石,近日66岁的张先生(化名)后悔不已。“每次痛风要么在当地诊所开点药,要么随便吃点糖皮质激素止痛,10年来痛风反复发作不见好转,手脚关节还越来越红肿疼痛。”

  张先生10年前因出现足趾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高达700umol/L,诊断为痛风,但未规律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因为双手红肿热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活动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近日,张先生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

  医生检查发现,他右手第三掌指关节有一1*1cm痛风石,入院后查血尿酸高达598μmol/L,远远超出正常值的范围,双肾输尿管彩超提示双肾结石,且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张先生告诉医护人员,10年来自己每次痛风就在当地诊所开药吃,不痛了就不再理会,痛风反复发作已经不计其数。4年前不清楚什么原因开始出现四肢水肿,治疗后也没见好转。这2个月来反复出现关节疼痛,也只是随便吃点糖皮质激素止痛。因为近日实在疼痛难忍,才经人介绍来院就诊。

  

  无论痛风发作与否 都应限制酒精摄入量

  1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息息相关 出现高尿酸血症应予以重视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

  

  2

  清楚降尿酸时机 规范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痛风:血尿酸水平≥480μmol/L或≥420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发病年龄<40岁。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540μmol/L或≥480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

  上述情况均应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如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建议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发作,不建议停用降尿酸药物。

  3

  明确降尿酸治疗的目标,避免心中忐忑

  痛风:无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有上述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μmol/L。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无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水平控制在<420μmol/L;有上述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

  4

  掌握降尿酸治疗至目标值后停药的指征

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大部分患者需终生降尿酸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若低剂量药物能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痛风石的证据,可尝试停用降尿酸药物,但仍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维持血尿酸水平在目标范围。

  5

  无论是否发病都应该限制酒精摄入量

  有研究发现在24小时内饮用超过1~2份酒精饮料与未饮酒的患者相比,痛风发作的风险高出40%,且与剂量相关;即使接受了降尿酸治疗,过量饮酒者(每周饮酒量≥30单位)更易继续出现痛风发作。男性总体饮酒量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约合14g纯酒精)。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ABV12%的红葡萄酒145mL、ABV3.5%的啤酒497mL或ABV40%的蒸馏酒43mL。

  6

  科学饮食,能吃懂吃不乱吃

  建议避免的食物:应避免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及浓肉汤和肉汁等。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还应禁用含酒精饮料。

  建议限制食用的食物:①高嘌呤含量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②鱼类食品。③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如各种甜饮料、烘培糕点、蜂蜜、榴莲、芒果等。④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建议选择的食物:①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每日300mL。②蛋类,鸡蛋每日1个。③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500g或更多。④鼓励摄入低升糖指数(GI)的谷类食物,如藜麦、糙米、玉米、麦麸谷物等。⑤充足饮水,每日至少2000mL。

  建议选用中医辨证施膳:①急性发作期:宜选用清凉利湿的饮食,如绿豆苡仁米汤、金银花露等,也可常食百合汤、百合粥。温热的饮食应慎用,如辣椒、桂皮、姜等。②慢性期:可选择茯苓、薏苡仁、土茯苓等健脾清利湿热之品,如薏米粥(薏苡仁、土茯苓、粳米),忌用寒凉食物及性味苦寒之品。③痛风石患者:宜选择活血化痰散结之品,可食用茯苓山楂粥(茯苓、粳米、白芥子、山楂)。脾肾亏虚者:宜选择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桑寄生等健脾益肾制品,可食用益肾粥(熟地黄、萆薢、薏苡仁)。④高尿酸血症:宜选择陈皮、薏苡仁、茯苓、白扁豆、粳米等,可饮用龙须饮(玉米须、淡竹叶)、薏米粥。

  7

  重视体重管理,劳逸结合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缓慢减重达到并维持正常体重。每天保持适量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上,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杨湘薇)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刘庆钧

  图片: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