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水清岸绿,榄核镇打造农村河涌治理样板

白鹭水边栖 螃蟹堤上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卓睿 09-01 00:00

  榄核镇水清岸绿。 南都记者 陈卓睿 摄

  近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了解到,该镇以“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为治水工作总目标,逐步推进拆除临河违建,治理生活污水,打造农村风景线等工作,着力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打造农村河涌治理样板。

  落实广州市总河长令8号令

  “榄核镇临河建筑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是我们开展河涌拆违整治工作的一大难点。”据榄核镇副镇长吴凤琴介绍。与南沙其他镇街相比,榄核镇辖区内的河涌分布纵横交错,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呈树枝状分布,共有河涌77条(含外江水道),绝大部分河涌岸边都有临河建筑。吴凤琴告诉南都记者,为扎实推进河涌整治工作,榄核镇抽调了河长办、水务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征收办的精干人员组建起“实施广州市河长令工作指挥部”。由指挥部牵头开展河涌整治,摸查河涌疑似违建数据,建立统一台账,进行数据分类,明确处置意见。

  目前,《广州市总河长令(第8号)》下达任务共720宗,均已通过采取拆除及截污形式全部完成整治。其中,榄核镇镇域范围内的墩塘大涌九比村段和大坳涌共55宗任务,拆除面积约3173平方米。

  

  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污水治理是提升城乡水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但管网铺设难度高、用地协调难、资金存在缺口,如何治理是一大难题。为补齐榄核镇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短板,南沙区水务局共投入资金110,444.15万元支持榄核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查漏补缺工程建设。目前,榄核镇包括大坳村在内共11条村居的农村生活污水查漏补缺治理工程已通过终验。

  在具体落实方面,榄核镇通过对违规污水管道实施截污纳管的措施,对村民违规排放的生活污水进行拦截,保证不让污水流入河道。同时将生活污水统一接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我们大坳村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集中的污水处理点。”吴凤琴说。污水处理点采用先进的MBR模式,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大大提升的同时不产生异味,对周边村民的影响降至最低。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汇入农田灌溉水渠,变成了滋养庄稼的“肥水”。

  

  全力提升水域公共岸线环境

  在完成河涌拆违工作后,榄核镇编制了58条河涌水域公共岸线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工作,通过采取底泥清淤、边坡修复、种植绿化等措施,对河涌进行沿岸生态修复及环境提升。记者观察到,榄核镇子沙村大黄头涌的生态修复效果显著,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为许多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河堤边螃蟹随处可见,不时有白鹭在水边栖息。

  同时,榄核镇还十分注重对河涌及其沿岸环境的日常巡护管理。一方面,根据河长制相关规定,区、镇两级党政领导担任区级、镇级河长,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级河长,各级河长定期对责任河涌开展巡查工作。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对河涌情况的监控,榄核镇同步设有巡河员,对辖区内河涌进行日常巡查。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实习生 宋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