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超八成受访电动车主已上牌,无牌上路行驶开罚支持率近九成

超五成受访者认为电动车违规违章现象严重,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安全隐患较大,超四成受访车主曾违规行驶,两成私改过配件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谢小清 11-28 00:20

  扫码阅读完整报告

  南都民调中心近日发布了《公众电动自行车使用习惯及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22)》,此为报告下篇。本篇重点调查电动车使用群体的安全意识及车辆登记上牌情况等。报告显示:公众电动车使用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停放安全和充电安全隐患相对较大,半数受访车主曾违规停放过电动车,主要是放在家里;六成受访车主有过不规范充电行为,主要是刚骑完车就立即充电及充电时间过长;骑车出行载人现象普遍,机动车道占道行驶问题严重;两成半受访车主私改配件,主要是电池、电机和避震器。目前超八成受访车主已登记上牌,无牌上路行驶开罚支持率达近九成,但为进一步降低电动车安全风险,近八成受访车主表示会守交规、注意出行安全,七成受访者希望监管部门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

  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安全隐患较大

  从全体受访者反馈来看,当前电动车违规违章问题较为突出。全体受访者中,有22.75%认为电动车违规违章现象非常严重,31.35%则认为比较严重,24.92%认为一般,仅19.97%认为不严重。相较而言,更多非骑行受访者认为电动车违规违章现象严重,占比达74.41%,高出受访车主两成左右。

  具体到车辆安全、出行安全、充电安全、停放管理等四个维度。车辆安全方面,68.04%的受访者认为安全,27.03%的受访者认为一般或不安全;出行安全方面,66.49%的受访者认为安全,31.55%的受访者则认为一般或不安全;充电安全方面,65.81%的受访者认为安全,31.69%的受访者则认为一般或不安全;停放管理方面,62.56%的受访者认为安全,34.59%的受访者则认为一般或不安全。可见,电动车的停放管理和充电安全更受公众关注,更多受访者认为停放安全和充电安全隐患大。

  停放安全隐患:两成受访车主曾家中停车

  此前多地接连发生因违规停放电动车导致自燃、爆炸事故,引发社会关注。为了避免更多悲剧发生,《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以及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室内场所停放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其电池充电;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其电池进入电梯轿厢。

  统计发现,有电动车的受访车主中,半数违规停放过电动车。具体到各类场所,停放在家里的受访车主最多,占22.59%;其次是公共门厅,比例为19.6%;各有17%左右的受访车主停放过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地方,还有16.67%曾将车停在安全出口。对此,不少受访车主解释道,一是家里或工作地附近没有专门的电动车停放区域,只好将车停在一些禁停区;二是偷车现象很常见,将车停在家里或是楼道方便管理,也方便充电。本次调查中,有127位受访车主表示有被盗经历,占9.91%。

  充电安全隐患:骑车后马上充电行为多见

  电动车的充电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62.37%的受访车主有过不规范的充电行为,其中最多受访车主是刚骑完车就立即充电的,占31.54%;充电时间过长问题也较为严重,部分受访车主充电时间超过10小时,比例为25.37%;21.55%曾在户外暴晒等高温环境下充电,18.5%整车推回家里充电。

  因充电等问题发生意外事故也有不少,有4.18%的受访车主反映曾在电动车充电或行驶中遇到过电池自燃爆炸等情况。从受访车主反馈的情况来看,发生事故的场景主要包括:车辆在阳光暴晒下的户外充电,疑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车辆整晚充电未拔插头,疑因充电时间太久导致起火;车辆停在楼下充电时,疑有其他住户阳台晾晒衣服滴水,导致电线短路;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电压不稳导致起火等。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二手旧车的受访者发生充电意外事故的比例更高,比使用一手新车的受访者多近一成半。

  出行安全隐患:存在机动车道违章行驶问题

  交通出行方面,车主交通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根据《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城市市区道路上不得载人,但安装有固定安全座椅的,可以附载一名身高一点二米以下儿童。在其他道路上载人不得超过一人。但从本次调查来看,80.64%的受访车主骑电动车时载过人,就戴头盔的比例来看,有16.32%的受访车主不重视戴头盔,偶尔、很少甚至不戴头盔,不重视戴头盔的搭车人也有29.97%,比车主要多一成人。

  除了上述行为,43.44%的受访车主还有过以下交通违规行为,25.31%曾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选择比例最高;其次是不按红绿灯通行,有过该行为的受访车主占16.95%;逆向行驶问题也比较突出,占16.46%,还有13.67%是无牌行驶的。调查中有78位受访车主表示遭遇过交通事故,占5.44%。

  车辆安全隐患:改装电池电机避震器较多

  车主对自有电动车进行加装和改装的行为也并不少见。25.22%的受访车主坦言有改装过自己的电动车,其中14.6%的受访车主找车行/维修店改装,10.62%则是自行改装。交互分析发现,日均骑行里程越长的受访车主,改装过车辆的越多,每天骑行距离超过50公里的受访车主,车辆改装的比例超四成。

  受访车主改装更多的是车辆主要零件部位。37.15%改装了电池,占比最高;其次是电机和避震器,占比分别为36.53%、36.22%;32.51%则是改装了刹车,30.65%改装了轮毂。

  八成受访车主已登记上牌

  目前多地开始通过多种举措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广州、深圳等地已启动电动车上牌工作。本次调查显示,84.31%的受访车主表示已登记上牌,14.21%表示正在处理中,但也有1.48%表示还没有上牌,主要原因包括目前所骑的车辆为二手车,不符合国标不能上牌,等换新车再去上;人太多,约不上号,需要等候;所在地方目前还没有上牌要求。

  今年10月1日起广州对未登记上牌仍上路行驶的电动车进行处罚,高达九成受访者表示支持。谈及原因,比较多的受访者谈道:一是促进提高上牌率,更加规范化;二是上牌方便管理,利于溯源追查,维护公共秩序。

  车主骑行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近年来,电动车安全事故频发,要降低电动车的安全风险,车主和监管部门均责无旁贷。79.99%的受访车主表示会遵守交通规则,戴头盔不搭载,注意出行安全;68.9%的受访车主表示会定期检查维护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50.14%的受访车主表示会打算加装后视镜等,方便查看后面路况。

  不少受访者也希望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以减少电动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70.99%希望监管部门强化电动车骑行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68.13%希望打击不合格车辆及配件的生产销售链条,62.48%建议生产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59.90%期待完善电动车充电、停放等相关配套设施。

  明天前可向

  广州市公安局反馈意见

  为加强电动车管理,让未来广州规范电动车管理有法可依,广州市公安局日前发布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广大市民可在11月29日前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提出意见和建议。

  1.信函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1726号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法制大队“《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征集组”收(邮编510640)。

  2.电子邮件:gzjjfzdd@126.com

  调查小结

  纵观本次调查结果,随着城市交通环境的拥堵加剧,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机动灵活、轻便经济的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调查中,即使购车成本多在4000元内,每年保养费用多在700元内,仍有超八成半受访者已购电动车,省时省力、不堵车、性价比高是使用主因;骑行频率、时长也比较高,使用场景也较为广泛,不仅适合上学通勤,还能用以逛街购物、接送孩子等,满足了公众方便出行的需求。

  但随着电动车大军的不断壮大,城市安全隐患日益凸显。根据受访车主的反馈,两成私改过车辆配件,半数停放过禁停区,六成有过违规充电行为,骑行时载人现象很常见,超一成半受访车主、近三成搭车人不重视戴头盔,机动车道违章行驶的交通问题严重……为加强对电动车的监管,多地开始实施电动车上牌工作,超八成受访车主已上牌,近九成受访者支持对无牌上路行为开罚。

  电动车使用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公众也提出更高的期待,希望多管齐下,不断提升电动车领域治理水平。从生产角度,加强生产源头环节安全质量管理。从监管角度来看,一是强化流通销售环节执法查处,严厉打击出售“三无”车辆电池行为和非法改装等;二是规范末端使用环节安全管理,提高公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三是公众电动车骑行需求大,应与时俱进完善充电、停放等基础设施。但治理需要多方努力,除了生产方、监管方,更要依靠车主自身的文明素养,提高电动车出行安全、使用安全文明意识,共建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调查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于10月14日至21日展开,通过网络推送等方式共回收1077份有效问卷。从年龄段来看,00后受访者占23.49%,90后受访者占41.86%,80后受访者占20.24%,70后及以上受访者占14.4%;从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占56.78%,女性受访者占43.22%;从学习工作状态来看,上班族最多,占62.02%,其次是自由职业者,占22.21%,学生占13.34%;从月收入来看,月收入5001-8000元的受访者最多,占33.92%,月收入8001-10000元的受访者占20.18%,月收入3001-5000元的受访者占19.36%,月收入超1万元的受访者占11.1%,月收入3000元以下受访者的占15.43%;从居住地来看,北上广深的受访者占33.99%,其他省会/直辖市的受访者占26.2%,其他地级市的受访者占21.8%,县级市/县城的受访者占12.32%。

  B03-05版: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消费舆情与公众生活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谢小清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实习生 王清娜 何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