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中考新政解读:非户籍生红利或减少

随迁子女录取 取消“双通道”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艳燕 12-20 00:00

  12月12日傍晚,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本次《征求意见稿》的适用对象是2024~2026年中考生,即现在读初二、初一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2023年中考仍延续现方案执行。《征求意见稿》对于现在的小六、初一和初二学生会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关键词1 随迁子女

  投档录取办法有调整 非户籍生红利或减少

  在随迁子女升学方面,《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的表述:

  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其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

  这个调整或让非户籍生红利减少,非户籍生和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让“非户籍”不再具有“保护”性质,学生要凭实力竞争。

  以2022年广州中考为例。2022年广州中考,户籍生和非户籍生的投档录取是这样表述的:

  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包括户籍生招生计划和随迁子女招生计划,分别对应户籍生和随迁子女投档录取。

  也就是说,2022年户籍生和非户籍生的录取是两条平行线,互不交叉,按照各自的计划从高到低录取。这样一来,部分省市属优质高中、中心城区优质高中出现非户籍生分数“倒挂”现象,即户籍生录取分数线高于非户籍生录取分数线。2022年广州全市有26所学校(校区)分数线出现倒挂现象,录取分数线在第一梯度以上的省市属学校中,仅有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以及铁一中学(白云校区)没有出现倒挂,其余11所学校(校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挂”。

  倒挂最厉害的是天河外国语学校,户籍生录取分数线为722分,非户籍生分数线为594分,相差128分。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非户籍生和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则会打破往年规则。

  什么叫“同时投档录取”?某升学平台创始人陈尚琪称,可以结合非户籍生招生比例为8%-18%来理解:把户籍生和非户籍生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按照分数高低出档,可能第一名是户籍生,第二名是非户籍生……当录到的非户籍生的人数满足最低招录下限8%后,那么非户籍生和户籍生就是凭实力竞争,分高者胜出。“这样的投档方式意味着不再可能出现大面积分数倒挂,第三批和第四批次的户籍生与非户籍生的录取分数基本一致了,这让非户籍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有一定的参考值,也有利于高中学校在教学进度上做到更好的把控。”

  陈尚琪表示,2021年是随迁子女执行8%-18%的弹性比例的第一年,以郊区某重点高中为例,2021年划定18%的招生比例,结果2021年随迁子女录取最低分数约620分,相比往年下滑60分左右,还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2022年调整为12%,分数又回到700+的高位,这样让家长无所适从。

  对此项调整,广州市招考办认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投档录取从“双通道”调整为并轨同步,遵循“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基本原则,有利于维护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解决录取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有利于各区各校选定招收随迁子女计划比例,更符合填报志愿和录取普遍预期,有效保障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升读公办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权益。

  关键词2 加分项目

  农村的纯二女户等被取消

  在对中考加分项目规范方面,《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表述为:

  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加分项目。

  对比新旧版,广州市除保留了国家规定的部队、公安警察和消防救援人员加分项目和分值以外,清理了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以及纯二女计生户的女孩等加分项目。

  

  加20分

  ●公安烈士子女 

  ●军人烈士子女

  ●作战部队、驻“二类地区”、“三类地区”、“二类岛”、“第三类岛”、西藏自治区以及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军人的子女

  ●或者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军人的子女

  ●“因公牺牲及残疾军人”的子女

  ●“受到表彰奖励”军人的子女 

  ●消防救援人员中烈士、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英雄模范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加10分

  ●残疾军人 

  ●公安英模(一级、二级英雄模范)子女 

  ●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平时荣获三等功的军人子女

  ●驻一般地区部队军人子女

  ●病故军人子女 

  ●复员退伍军人子女 

  ●台胞子女

  ●我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在初中阶段回国的子女

  ●户籍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因公殉职干部子女、烈士子女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持有人子女(含海外)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