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究报告2022》发布,提出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

探路数智变革的“佛山样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路漫漫 12-28 00:00

  佛山智造。 南都记者 郑俊彬 摄

  当前,面临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不是企业的选修课,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的数智化转型探路经验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

  日前,普华永道与南方都市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佛山数智变革十大创新案例榜”和《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究报告2022》(下简称《报告》),基于历时半年的一线调研,两项研究成果首次全面解密佛山智造转型探路经验,找准企业转型困境与痛点,探寻数智变革可循之路径。

  南都记者近日专访普华永道在数字化工厂、ESG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融资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合伙人,深度解读《报告》并为佛山下一轮数智变革提供解决方案。普华永道中国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建议,佛山政府层面应更主动作为,助力企业推进数智化战略,通过在产业集群打造以及资本市场联通,把佛山建设为大湾区工业智造引领型城市,拓展“佛山智造”产业链在全球的延伸布局。

  佛山智造探路

  打造产业集群 联通资本市场

  普华永道中国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说,去年底以来,佛山各级各部门落实《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的统筹安排,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当前,9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超过3000家企业已开启数智化转型之路,已有194个标杆工厂、车间,预计未来五年,佛山将有80%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王斌谈到,佛山企业在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已开足马力,但在利用数字化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诉求上,仍需做多方面的开拓,从而实现企业短期降本增效的目的,从精细管理向精益管理提升,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部署。

  在王斌看来,疫情政策调整后,区域经济竞争以产业集群为代表,且新一轮机遇已经出现。“制造业的竞赛已不是城市间的竞赛,而是城市群的竞赛。”《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制造业进行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广东省工业增加值4.51万亿元,高于江苏,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工业增加值合计3.7万多亿元。但需要看到的是,长三角的上海2021年工业增加值1.07万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江苏省2021年工业增加值4.46万亿元,上海和江苏增速保持在接近10%,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包括五个产业,分别是新型显示、智能家电、泛家居和智能装备集群;位于长三角入选的多达18个,其中江苏省有10个,共涉及14个产业,覆盖领域更广、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其中新材料集群涵盖纳米新材料、磁性材料、新型碳材料等多个类别。

  王斌谈到,长三角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用好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优势助力科创和制造企业上市,多条经验都值得佛山借鉴,建议佛山积极探索跨城市群的技术和资本对接,为大湾区制造业补强产业链;以建设大湾区智造引领型城市为目标,用好港澳和广深的研发优势,撬动珠三角制造业城市资源,加快建成广东省制造业创新高地。

  佛山智造数字化

  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战略、集约化发展

  普华永道中国数字化咨询服务合伙人陈琦表示,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在佛山制造企业已经铺开。陈琦指出,实现数字化生产之后,佛山企业在管理环节的数字化以及战略层面的数字化两个更重要的改革环节上,还需在三个目标上进一步加强。

  首先,企业需从产品设计、生产、物流和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而使决策更加周密、精确、快捷,决策结果更加科学,同时也为智能化决策创造了条件。

  其次,解决企业数字化战略不清晰问题,需要高度统一思想、统筹规划。企业转型的战略重点将会决定不同的资源配置,不同企业在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现状,需要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建立与企业数字化程度相匹配的推进机制。

  最后,如果每个企业都各自做数字化,自己做研发创新,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建议佛山制造业企业采取“合众连横”的形式,例如企业在交易活动、经营管理、工业流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需要服务商把数据资源整合,促进各类数据的价值转化。通过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佛山可在大湾区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佛山智造资本化

  让资本和制造业来一场“双向奔赴”

  普华永道中国广州审计业务合伙人李晓蕾表示,2022年佛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新增1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上市公司的制造业发展目标。今年对佛山企业的调研中,李晓蕾明显感觉到佛山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经营发展、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李晓蕾认为,资本市场与企业是一种“双向奔赴”——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支持,有效推动了佛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在资本市场支持下,佛山通过整合上下游数据,实现产业链互补,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制造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IPO、再融资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不仅能获取长期资金,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也能拓展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其次,资本市场投资企业必须考虑的是企业自身发展的硬实力,包括数智化程度、研发能力和企业治理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资本眼中,这都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制造企业与A股的三个资本市场都存在较强的关联度,不仅是主板,比如北交所注重于“专精特新”,与佛山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在佛山制造业转型中发挥资本助推作用。

  佛山智造全球化

  探索通过数字化实现绿色化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说,制造业企业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参与方,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来迭代升级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资源循环利用乃至重塑商业模式,将ESG可持续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商业价值深度结合。

  在他看来,佛山制造企业正探索通过数字化实现绿色化,进而走向全球化。比如制陶被普遍认为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在本轮转型中却是最早走上数字化绿色化进程的。

  但需要看到的是,佛山不少企业仍存在节能技术创新不足、环保材料使用不多、低碳生产认识不深等问题。对此,倪清建议,佛山制造企业需持续以数字化推动绿色化改造,以满足全球化产品的ESG标准,这样更有利于提升佛山制造在全球供应链地位,同时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加快实现产业集群绿色化。

  数字化工厂转型

  可持续发展需覆盖全供应链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工业产品及服务行业主管合伙人沈宇峰认为,佛山企业的数智化变革取得喜人成绩,但当前数智化变革并未覆盖整个供应链,仍存在转型碎片化和局部化等问题。去年下半年,普华永道在包括德国在内的制造业强国对700多家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调研。沈宇峰通过对德国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分析,提出了两点值得佛山借鉴的经验:

  第一,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机制需结合自身的行业属性、战略诉求与发展阶段,进行定制化的设计与实施。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与阶段性发展诉求各有不同,一刀切的单纯标准化产品实施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在部分领域损害企业价值,定制化设计数字化架构以及相匹配的管理机制,才能帮助企业聚焦主要矛盾、实现核心诉求。

  第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更多具有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关注。同时,企业也需同时关注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解决方案,需要正确的流程和正确的人员技能组合来协助实施落地与稳定运作,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