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检察发布公益诉讼五周年白皮书
“检媒共治天堂顶污染”入选十大精品案例

从化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山道上对污染垃圾拍照取证。(资料图片)

由包括检察官、南都记者、相关单位等代表组成的调研团队在现场调研。(资料图片)

南都记者、花都区公益诉讼检察官、花都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察看整改井盖情况。(资料图片)

南都记者携手花都区公益诉讼检察官、花都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共同回访。(资料图片)
2023年1月4日,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广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18.1-2022.12)》(以下简称《白皮书》),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公益诉讼工作。其中,2020年该院与南方都市报签署《公益诉讼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构建“检察+媒体+N”公益诉讼新格局的举措,被记入广州公益诉讼检察大事记。此外,南都“记者帮”与广州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紧密联动的多组报道案例也在《白皮书》中体现,其中,天堂顶垃圾污染治理案例入选十大精品案例。
十大精品案例之一:
检媒协力治理广州最高峰垃圾污染
2020年12月7日,南都记者与“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从化清峰侠走访发现,广州市第一高峰天堂顶,沿途登山步道垃圾散乱丢弃现象严重。随后南都记者将相关走访线索转至从化区人民检察院,该院立即启动核查程序,并正式立案调查。同月,该院向有关部门发出磋商函,督促各部门依法履职,并召开圆桌会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会上通报了整改进展情况,山上的垃圾已经清运完毕,并增加了垃圾收集装置、加派人员定期上山收运垃圾。南都记者受邀参与,建议因地制宜开展与隔山毗邻的惠州市龙门县跨区域协作。2021年1月,从化区人民检察院与龙门县人民检察院签订《关于在高山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加强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的工作意见》。
《白皮书》评价称,该案件办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尤其是媒体全程跟进、及时报道,将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转化为面向社会的“法治公开课”,有效普及生态保护理念,实现“办理一案、惠及一片、影响一面”的效果。
越秀检察联合南都
督促整治无障碍设施建设
2021年1月,南都报道了越秀区东风东路陵园西路口人行天桥的无障碍升降平台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月,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越秀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南都,邀请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政协委员、残障人士在内的各方代表进行现场调研,并举办”无障碍设施检察公益诉讼圆桌会议”。会上,建设单位表态将进行整改工作,各方还就现行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旨在通过各方努力推动广州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综合治理水平。2021年9月,升降平台均改造完,满足了残障人士和其他行动不便人士独立搭乘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白皮书》认为,无障碍设施检察公益诉讼圆桌会议推动东风东路过街人行天桥无障碍升降平台问题得到及时整治,该案例入选“检察机关无障碍公益诉讼成果展示”。
广州检察、花都检察与南都开展
“小井盖,大民生”公益诉讼行动
2021年2月,南都“记者帮”栏目联合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就花都区现有沙井盖线索开展“小井盖,大民生”公益诉讼联合走访活动,调研了花都区内井盖现状,对暴露的井盖安全问题予以梳理。报道刊发后,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向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现场宣告送达,第一时间联合部署井盖设施专项整治行动。次月,南都记者与花都区公益诉讼检察官、花都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联合开展“回头看”走访及召开座谈会,回访发现,此前报道中井盖缺失的问题有大幅改进。座谈会上,监管部门介绍,为方便进一步统筹协调井盖设施管理,花都区城管局一一对接各井盖权属单位负责人,组建了一个超百人的“花都区井盖设施管理群”,每个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井盖可及时处理,提高了各部门对井盖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白皮书》称,花都区院通过圆桌磋商、现场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形成“问题井盖2小时抢修机制”,得到高检院好评。
“检媒共治”协力督促整治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问题
《白皮书》介绍,广州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专项监督行动,推动相关行政机关整治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问题8.84万处,助推住宅小区新建或设置2.35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集中充电桩、充电柜。在该行动期间,南都记者分别与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南沙区人民检察院进行了相关联合走访。
2021年11月,南都记者实地走访花都区四个村社,发现多个街镇城中村出租屋区域普遍且长期存在“飞线充电”现象,随后将相关的公益诉讼线索提供给花都区人民检察院。花都区人民检察院为此成立专门办案组,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并联合南都记者实地走访。2021年12月,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区联合消防救援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向职能部门及相关属地街镇发出磋商函。次月,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区再次牵头组织召开协调会,推动建立了”飞线充电”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2022年3月,南都记者参与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区开展的专项监督”回头看”活动,发现曾存在”飞线充电”现象的区域相关问题已消失。
2021年11月,南沙区人民检察院与南都记者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对南沙区9个镇街的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涉嫌违法停放电动自行车的高层住宅小区采用拉网全覆盖方式明查暗访,发现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涉嫌提供非法改装服务、居民小区与商业广场存在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飞线充电、未配备消防器材、未设置防火隔离等问题。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牵涉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交叉等问题,南沙区院发出《磋商函》后,先后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召开磋商会议,形成以区市监督管理局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有效促进了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停放、充电的规范化。
采写:南都记者 黎玉莹